心理诊断与技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要变态心理学概述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常见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概念:变态心理学(abnomalpsychology)又称异常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或变态行为表现为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如何定义心理异常2.心理异常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1.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3.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精神病学:1.医学的分支学科;2.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3.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异常: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心理障碍: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有可能包括器质性改变。心理疾病:从医学角度理解心理异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来反应心理异常。心理失调: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确定什么是变态三种人体状态1.基本态:是一种常态,包括觉醒、睡眠和警觉态等;2.异常态:疾病危机和临死态;3.特殊态:处于常态和异常态之间,一般人不易达到,如催眠、气功和特异功能状态。通常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之为变态。变态心理学的现代解释生物医学模式:把躯体疾病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心理学模式:侧重于从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反面,也就是心理学层面来解释变态行为。社会文化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可能引起变态心理,而变态心理是社会病理学的反应。生物-心理-社会文化模式变态心理学的任务探讨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弄清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提供判别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和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科学分类;用发展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给予合理解释和阐明。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5世纪-16世纪:17世纪:19-20世纪:对心理异常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命题:1.潜意识、2.性冲动基本判断: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2.力必多的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生殖期;3.人的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4.人格构成:本我(快乐原则行事)、自我(现实原则行事)、超我(道德原则行事);5.防御机制: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行为主义解释巴浦洛夫: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冲突、强有力且异乎寻常的刺激人本主义解释存在与责任的冲突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2.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的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的肩负责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转;3.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标准化区分1.医学标准: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2.统计学标准: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3.内省性标准:病人内省标准、观察者内省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从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李新天(1991)心理学区分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精神症状:异常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精神障碍症状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又称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症状出现不受意识的控制,一旦出现则难以通过主观控制令其改变或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多不相称。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多数情况下患者因症状而感到痛苦。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以及内容等,还可能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人格特征、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精神症状的基本要素性质:症状的表现性质和归类。频度、强度:每天出现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对患者对其他精神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等。持续时间:症状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如果是间断性的,间隔时间和发作时间?症状分析的基本方法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维度分析:自我观念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感知性格能力气质兴趣、世界观需要、理想意志过程人格特征动机、信念个性倾向性情感过程认知过程个性特征心理过程人的心理(心理现象)包括人的心理精神症状分类常见症状:一、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二)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三)注意障碍:程度方面、稳定性方面、注意集中方面(四)记忆障碍:增强、减退、遗忘、错构和虚构、潜隐记忆(五)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六)自知力障碍:二、情感障碍三、意志行为障碍四、意识障碍(环境、自我)精神障碍综合征第一单元: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感觉增强(过敏)1、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心因性幻觉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类反射性幻觉机能性幻觉真性幻觉假性幻觉幻触、内脏性幻觉幻听、幻视错嗅按幻觉体验分类幻嗅、幻味按感觉器官分类错视、错味错听、错触幻觉错觉2、知觉障碍幻觉定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知觉表象真幻觉假幻觉当时有无相关的客有无无无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映象的清晰、鲜明高低高高或中等和生动的程度当事人是否感到映否是否否象是自己意志产物当事人是否感到映否是否否象是自己意志产物映像来源有无明确有无有无定位机能性幻觉、错觉、反射性幻觉鉴别机能性幻觉错觉反射性幻觉涉及感官同一感官同一感官两个不同感官知觉形式两种知觉:一真一幻一种知觉两种知觉:一真一幻知觉的内真实知觉与虚幻知觉只有歪曲的真实和虚幻知觉各自在联系各自独立,同生同灭知觉(真实独立,同生同灭。以知觉已经消正常知觉为前提融在错觉中)真性幻与假性幻觉的鉴别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性质幻觉的一般特性幻觉的一般特性来源客观空间主观空间(脑内、体内等)形象如同真实所感之物所见所闻稍逊于真实体验之明确生动感知途径必须通过实际感觉器官不通过感觉器官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鉴别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知觉对象有没有有反映性质整体上完全错误虚幻部分歪曲或错误举例将石头看成老虎凭空看见老虎将小石头看成巨石常见于意识障碍、紧张幻听常见于精癫痫恐惧等特殊心理神分裂症,幻精神分裂症状态、昏暗等特视常见于谵妄殊视觉环境状态视物变形症(显大、显小)3、感知综合障碍空间知觉障碍时间知觉障碍非真实感窥镜症二、思维障碍思维奔逸思维不连贯病理性赘述思维迟缓思维中断象征性思维1、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逻辑障碍)思维贫乏思维插入语词新作思维散漫思维被夺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破裂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被害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关系妄想变兽妄想特殊意义妄想被窃妄想思维障碍2、思维内容障碍(原发与继发妄想)物理影响妄想非血统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悉感钟情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回忆、计数、穷思竭虑、怀疑、对立妄想妄想的定义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我有切身关系的脱离现实的坚信,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典型妄想的三个特征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妄想是一种坚信或确信;妄想是自我卷入的;妄想是个人独特的,而不是任何集体共有的信念;原发性妄想: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继发性妄想: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1、注意障碍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记忆增强记忆减退(近记忆、远记忆)2、记忆障碍遗忘(顺行性、逆行性、心因性)错构虚构(柯萨柯夫综合征)精神发育迟滞(轻、中、重、极重)3、智能障碍痴呆(真性、假性)真性与假性痴呆真性痴呆:1.全面性痴呆:智能活动各个方面均受损害,影响全部精神活动,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和自知力缺乏。大脑弥漫性损害,可见于阿尔采默氏病、麻痹性痴呆。2.部分性痴呆:记忆力减退、理解力消弱、分析综合困难;人格保持好、定向力完整、自知力部分缺乏。大脑病变只侵犯脑局部,如大脑血管周围组织,常见于脑外伤后、血管性痴呆早期。假性痴呆:1.刚塞尔氏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对简单问题给与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开玩笑或故意做作的感觉。2.童样痴呆: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3.抑郁性假性痴呆:严重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功能的降低,类似痴呆早期症状。患者有抑郁体验。四、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是对自身精神状况的认识能力。完整的自知力不但能觉察或识别自己是否有精神方面的异常,也能正确分析和判断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自知力是判断精神障碍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疾病痊愈的重要指标;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疾病的特有的表现。第二单元情绪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程度变化焦虑(惊恐发作)恐怖情绪障碍情感迟钝性质变化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爆发情感脆弱脑器质损害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障碍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矛盾意向运动性兴奋(协调、不协调)、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状态(紧张性、抑郁性、心因性、器质性)违拗症(主动性、被动性)意志行为障碍蜡样屈曲(空气枕头)缄默行为及运动障碍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意识障碍朦胧状态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漫游症谵妄状态梦样状态意识障碍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转换精神障碍综合征幻觉综合症精神自动症综合征精神障碍综合征Cotard综合征遗忘综合征(记忆减退、错构、虚构、定向障碍)紧张型综合征(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情感性综合症(躁狂综合症、抑郁综合症)幻觉-妄想综合征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精神障碍(通用)分类《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简称CCMD-3(2001年),共10大类。《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简称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为第5章(1992年),共10大类。《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简称DSM-IV-(1994年),共17大类。ICD-10与CCMD-3比较ICD-10CCMD-3F00-F09器质性精神障碍0器质性精神障碍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妄想型障碍精神病性障碍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碍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F40-F49神经症性、应激性及4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躯体形式障碍障碍、神经症F50-F59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5心理生理障碍的行为综合症F60-F69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F70-F79精神发育迟滞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F80-F89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F90–F98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待分类的精神障碍(1)通常在婴儿、儿童或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障碍(6)情绪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人为性精神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别认同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提及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DSM-IV分类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概念(CCMD-3定义)

1 / 1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