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简介一、研究宗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岭南文化艺术进行系统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挖掘、激活岭南文化艺术资源,提炼岭南文化艺术品质,提升岭南文化形象,大力推进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应用,为广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新窗口、探索新路径,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为广东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二、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开展岭南文化艺术研究,包括文献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田野调查、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研究领域包括:岭南音乐舞蹈、岭南美术、岭南传统工艺、岭南语言文学、粤剧粤曲、岭南民俗信仰、岭南建筑文化、广州城市史、《广州大典》等。(二)主攻方向1、岭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调查、发掘岭南文化艺术遗产,探索其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建构岭南文化艺术资源数据库,对岭南文化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等。2、岭南文化艺术资源的活化利用探索如何创新性地开发、转化、利用岭南文化艺术资源,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相关文化行业产业的创新发展。3、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播与推广研究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创新话语体系,构建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播体系,做好对外宣传与推广,实现岭南文化艺术“走出去”的目标。三个方向的具体研究方案另行拟定。三、建设目标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将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建成一个在文献集成、人才汇聚、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研究基地,并力争申报成为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校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四、组织架构(一)组建思路1、整合学校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与传播学、建筑学等一级学科的研究力量,以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十三行研究中心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主要依托,以人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支撑,统筹学校跨学科、跨学院的学术资源,组建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2、借助中国艺术研究院,吸纳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美术馆、广东省粤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图书馆、广州市方志办、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等的部分研究力量,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携手,充分发掘、利用岭南丰厚的文化艺术资源,实现岭南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培育、壮大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培植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增强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文化软实力,为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等做出重要贡献。(二)组织与管理机制为取得多方面的支持,吸纳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人才,统筹人才队伍与团队建设、项目运行、学术交流、经费使用、资源配置等,建议以广州大学为主导,成立下述相关组织或机构:1、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学术指导、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由中心负责人与校内外在岭南文化与艺术研究方面确有造诣和成就的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校外岭南文化艺术研究的名家担任。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另拟。2、组织管理架构(1)研究院院长,由广州大学分管科研工作副校长担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各项工作;(2)执行院长,由人文学院和广府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担任,配合院长负责学术资源的统筹、协调与配置,研究规划的制定、研究任务的安排、学术成果的评议、研究人员的绩效考核等;同时负责组织人文学院的专家开展岭南语言文学、民俗信仰方面的研究及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工作。(3)副院长1名,由音乐舞蹈学院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组织音乐舞蹈学院的专家开展岭南音乐与舞蹈方面的研究及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工作。(4)副院长1名,由美术与设计学院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组织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专家开展岭南美术、工艺的研究及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工作。(5)副院长1名,由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组织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开展岭南文化艺术传播与推广工作。(6)办公室主任1名,由十三行研究中心负责人担任,协助院长具体落实研究院的科研规划、科研任务、学术活动的开展、网站的建设、科研成果的评议、研究人员的绩效考核等;同时负责组织十三行研究中心与人文学院历史系的专家,开展岭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五、研究团队为确保岭南文化与艺术研究院的宗旨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履行本研究院的职能,更有效地落实本研究院的发展规划,拟组建一个以校内研究人员为主(30人左右)、同时聘请部分校外兼职人员(2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团队:1、“岭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团队约20人。牵头人:人文学院负责人2、“岭南传统艺术资源的活化利用”团队,约15人。牵头人:音乐舞蹈学院和美术与设计学院负责人3、“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团队,约15人。牵头人: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三个团队组建方式以专业知识结构与科学研究方向为原则,制定能够充分发挥兼职人员研究优势、调动积极性的机制,切实加强团队人员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以协同开展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