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治安状况调查报告(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兰州市高校周边社区治安的调查报告摘要: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可被视作特殊的社区,这类社区具有社会功能上的双重性、校园内部的小社会性和社区建设依托的特殊性等特征。对高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具有公共行政管理、文化形态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性质。对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进行长效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积极开展有关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明确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和体制,重视形态管理建设,建立与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目标相一致的长效运行机制。关键词:高校周边地区;社区治安;长效管理高校环境作为人类社会整体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受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广义地看,高校环境是高校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高校环境通过创建一定的物质形象、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搞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不仅对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而且对生活在高校周边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安宁,以及对地区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一、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特点(一社区性质的双重性从居民、地区、共同关系、社区组织、社区意识等社区构成的五大要素理解高校及周边地区环境,可以将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高校内外的“居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所以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在文化形态方面对于其他社区会有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又有与一般社区相同的性质,校内外的居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与一般社区居民同样的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所以,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所形成的社区具有文化社区和一般社会的双重属性。作为文化社区,它对于城市其他社区具有文化辐射的影响作用;作为一般社区,它同样需要接受管理,社区居民也需要接受与其他社区相同的生活服务、安全服务和教育服务。(二校园内部的小社会性高校既是人们集聚其间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特殊区域,又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单位,更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具有复杂人际关系的社会群落。无论教育改革使得高校在办学形式、学生来源、人员结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生怎样巨大的变化,校园的小社会性质一直没有改变。作为小社会的校园,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一起工作、生活。发展中的校园中,基建项目不断,施工人员常年在校内施工,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实行多渠道办学,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师生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间的交往,构成复杂的社会性的人际关系。高校管理机构的行政性质,高校管理的向前进层制,教学科研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但校园并不完全是封闭化的特殊社区,校园与校外是密切沟通的。校园内的建筑施工人员更是些暂住人员或流动人员,另一方面,教育改革,校园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使得校外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地介入校园生活。校园是一种特殊的小社会,同时又是大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形象评价采用社会标准,这些标准以社会需要为基准建立,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标明一个高校的地位,另外,高校管理应该采用社区———社会型管理模式,这是由高校具有的小社会性所决定的。显而易见,高校因其文明程度使得其更容易成为“居民”具有一定社会心理归属感的场所,较为容易形成自主性的组织,而“我们有较为急迫的必要在较为宽广的领域中发展具有自主性的市民组织”。(二社区建设依托的特殊性我国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法定性社区和三级社区组织体系,根据多年借鉴国外“社区发展”的基本理念,结合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明确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口号,逐渐建立了“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落实(市、区、街、居”的新体制可以看出,街道、居委会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依托。但是,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建设具有比较特殊的社会依托。首先,校园内部社区建设基本上独立于市区街道政府行政部门,主要以高校自身的管理机构为依托,根据高校的建设规划和管理计划而确定。二、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的性质定位(一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的有效活动,高校作为教育单位,归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但高校校园的社区治安主要归属于地方治安行政部门管理。从社区治安的角度看,高校治安既包括人的安全,也包括高校资源的安全,高校是社会教育资源的载体,社会教育资源属于国家和公民所有,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是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其管理者行使的是公共行政职能。高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就是要通过正确处理高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使高校及其周边地区保持平稳安全,保障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保障校园内外工作的人们及其所拥有的财产安全,生活正常有序。高校及其周边地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总有治安问题存在的可能。高校社区敏感性强,一旦出现问题不良影响广泛,更需要减少或杜绝各类治安问题的发生。有效的管理是治安问题防控的关键,所以,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问题的防治需要进行治安管理。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都是公共治安秩序管理的主要区域是整个社会治安工作的一部分,搞好校园内部及周边地区的治安,可以为教学、科研、建设等项工作创造优良的环境。高校要树立积极预防的观念,防止和克服社会治安与己无关的认识,不断清除诱发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二高校周边社区治安管理要重视文化安全的管理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校园“居民”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效仿,因而形成一定的文化风尚。无论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还是其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角度,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的好坏都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应该重视文化安全方面的管理。从治安管理角度看,文化安全主要是指文化设施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人物安全和文化物品安全等方面。当然,高校本身即是文化设施。从安全保卫的角度看,高校内的场馆设施、教学科研设施及设施内的各种文化设备,应该是治安保卫的重点目标。高校内文化活动频繁,文化活动不仅会造成校内人员的活动规律变化,还会促进校外人员大量进入校园,给治安保卫工作带来新的内容。高校的专家学者是社会的财富,一些文化人物在社会上有很高知名度,作为公众人物,对他们的保卫工作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三、高校周边社区治安需要长效管理治安长效管理是指在综合考虑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条件,按社会管理的整体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以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优的治安管理效果。治安长效管理机制是具有持续效应、综合效能的一种社会管理机制,需要具有前瞻性、规范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管理方式上应该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条块协调、标本兼治。长效管理应该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时空概念,对管理提出数年、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跨度内健康、有序发展的高要求;二是质的概念,使管理更突出其有效性,即管理要突出效果,产生效益;三是扩展的概念,其内涵从单一的市政管理扩大为广泛的综合的城市管理。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正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既不等同于原来意义上的治安行政部门的职能管理,也不是一般治安管理的简单延伸,不仅有时间、空间的新。(一高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必要性首先,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治安长效管理是高校和社区稳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要创造良好的效益必须有稳定安全的环境,高校内外的师生居民也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环境才会有安宁的工作和生活。其次,高校治安的特殊内容需要长效管理。高校是特殊的文化社区,对高校的行政管理,不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治安管理,都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形态。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进行全方位的长效管理,才能真正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长期发展,持续取得优良的效益。最后,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长效治安管理有利于促进城市(或市镇的长效治安。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既是社区也是更大社区的组成部分,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安全是城市(或市镇稳定的重要条件。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实现了长效治安,对于整个城市(市镇的长效治安既具有示范作用,也具有促进作用(二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可行性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效管理已成为城市(市镇建设的基本理念,受到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长效治安管理,易得到各方面的理解支持,这是顺利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其次,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为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落实(市、区、街、居”的体制容易在高校及周边环境管理中发挥作用。高校自身的行政组织在这一治安管理体制中能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双方结合容易形成治安管理上的合力。最后,高校师生组织纪律性强,日常活动的区域范围相对固定,师生群体的自我认同和相互识别使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成为特殊的社会和社区,这种社区人群结构的特殊性有利于治安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四、建立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机制(一积极开展有关高校周边社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长效管理正在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但目前对长效社会管理的目标、体制、运行机制等认识比较模糊,从理念到理论再到具体实践,建立长效治安管理机制,需要认真探讨的内容还很多。应该积极开展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成功模式,结合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特点,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机制。(二明确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和体制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效治安管理,其目标就是要达到高校社区和高校周边地区社区的长效治安,即实现高校周边社区的长久稳定安宁,保障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长期稳定安宁的环境,保障高校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和周边社区居民长期都有稳定安宁的生活环境。为了达到这样的长期目标,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能取得优良效益的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在公安行政部门的分工分层管理体制下,政府教育行政与治安行政的相互配合,治安行政与高校行政的相互配合,校内治安管理与校园周边治安管理的相互配合,应该是高校及其周边地区长效治安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内容。(三建立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一个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合理的管理体制,而且也需要有健康的组织气候。组织一方面受组织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组织中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归根结蒂,要靠具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者具体的组织实施。笔者认为,长效治安管理必须重视对形态管理的建设,这种建设主要通过机制体现出来。机制不仅可以保障管理制度也可以使管理者的自由裁量受到有效的制约。对高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的形态管理,主要应抓好文化形态和环境形态的管理。文化形态的治安管理效能的积极发挥,容易使各项治安管理制度管理应从文化形式的组织入手。在这里,限制不是恰当手段,提供多样化的、适应“居民”健康发展的文化选择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对校园及其周边社区,应积极倡导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师生和其他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形态的管理则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来倡导和实施,其物质性特点和物质与文化的交融性更具有操作性和明示性。校园环境和社区环境中的建筑面貌、设施设备、场所场地、道路树木等等,管理的文明化、条理化和规范化,都有利于实现治安长效管理的目标。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