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哲学观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比较第三章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前言•关于哲学•哲学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第一节中西哲学的比较•一、总体世界观的比较---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天人有别)•二、哲学内容比较---人生哲学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三、哲学的精神---道德和艺术精神与科学和宗教精神四、哲学的方法--直观体验与逻辑分析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一、总体世界观的比较•天人合一•魏晋玄学:“天者何,万物之总和;人者何,天中之一物”•董仲舒: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天人合一•“天”的三层含义:神灵天、自然天、道德天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道家•人与宇宙通为一体,人与物互不外在。•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庄生梦蝶”•人生的目的是如何做到合乎自然法则,而不是去认识和征服宇宙。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儒家基本命题“天道与性命”的关系,历来主张二者统一•孔子“吾十而有五...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万物皆备与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程朱:“天理”--“人性”•陆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下无心外之物”“人性”--天理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社会观:“天”是人格化、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天人合一”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董仲舒“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人道与天道一致;•“皇天无亲,唯德是福”“天”干预人事,人与天感应沟通,人能察天意,遵天意•“君权神授”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孔子讲君子畏天命,汉代董仲舒讲天是人的主宰。中国哲学为何没由此产生虚幻空洞的神学?•天人感应贯通,人神交流合作。人能以自己的德行、诚意来争取神的帮助。•“愚公移山”•“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脚踏实地的农业民族行动信条、不虚妄、不浮躁;实用文化理性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天人合一,因此研究天道只需过问身边的人道即可,不必追究离人过远的自然天或神灵天,自然科学和宗教不发达是有内在原因的。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一、总体世界观的比较•天人二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希腊哲学家热衷于哲学本体的探讨,同时不懈寻找人与自然的质的区别。•西方自希腊开始就十分突出人与天的分别,把天人之分看做是知识和智慧的起点,人自觉为人的起点。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圣经.创世纪》“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蔬菜一样。”•人的智慧开始于人走出同自然浑然无别的混沌状态,包含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导致两种结果:•1、理性精神•2、宗教精神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二、哲学内容比较•中国人生哲学•孔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敬鬼神而远之”•道家•墨家、法家•禅宗佛教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都将哲学问题探讨落实在人生层面,致力于人如何追求理想的人生,致力于怎样成人、成德、成道、成圣、成佛、成仙。•当然不同流派对人生的认识也不同,态度也不同,道家明智、明哲;儒家刚健有为、中正。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形而上学、认识论•所谓“形而上学”•巴门尼德:存在。being认为通过感官获得的是现象世界,不叫存在;现象背后的超验本体才是存在(本质)。只有靠理性思维来把握。哲学就是关于“存在”的理性思维体系。•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这就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中国人根据《周易》,译为“形而上学”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历代西方哲人对形而上学的探讨•柏拉图“理念”;康德“物自体”;•黑格尔“绝对精神”;马克思“物质”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课堂讨论•1、中国的道不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吗?•2、西方哲学不也探讨人道、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吗?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认识论--对认识的认识•主客二分的前提下,重视认识论的研究,详细探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系列关系问题。使西方求真求知的特点即认识功能非常突出。即为求知而求知。•这一点中国文化并不能完全理解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三、哲学的精神比较•中国:道德精神、艺术精神•中国文化追求道德生活,不同流派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却共同追求道德精神,确立内求内立的人生观。生命的意义在于建立内在的道德自我,不在于经营外在的客观世界;人生的价值在于成全光明磊落的精神自我,而不在丰富繁多的物质生活。(内在真实的道德精神)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中国:艺术精神(境界追求)•不是表现为理性认识的结果,而是体悟境界,追求精神自我的美。道家追求美的生活,儒家同样要与艺术精神结合。•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易传》与天地同流,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序•“仁,立于礼而成于乐。”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西方:科学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人是理性的动物,了解--揭示--控制--主宰。•人的积极意义在于向外探索,建立外在世界的主宰,从而物质世界繁荣和强盛。•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数学和几何推理。西方哲学与科学很难分开。•“是什么、为什么”;瓦特、牛顿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宗教精神•亚里士多德把真理看做是对神的把握•“哲学丑闻”•不能够穷尽全部宇宙知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神秘感,对宇宙神秘力量的敬畏。•罗素:“哲学是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它像科学求助于理性;又像神学,伸向那不能为确切的知识所肯定的未知世界。”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思考:•1、西方哲学下有无道德?•道德建立在宗教信仰之上。•2、中国有无宗教信仰?•有,但不追求外在超越,宗教精神包容在道德精神中。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四、哲学方法比较•中国:直观体验、领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可能在求助于科学的理性思维,只能求助于只管的心灵体悟;道德人格不能够靠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获得,只能在直接的体会和直观的力行中达到,所以中国哲学自然讲求悟解、神会、修身、践履。•不留痕迹,有时难以用语言表达•实践理性,排斥纯粹的方法、理论,经世致用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道家:•庄子只用比喻来描述得到的生活,老子讲到也从来是无法明确定义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儒家:•对理想人格也很少有抽象理论规定,只能在心领神会和身体力行中把握。•佛教禅宗:“说即不中”“前不见古人......独怆然而涕下”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西方:抽象的逻辑分析、系统的演绎推理•西方的思想体系中,概念、命题都存有明确的定义说明,每一个观点都有必要的分析和证明,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哲人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为使命。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比较–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西方人主张天人相分,–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中国人重视自然经济,重视集体;西方人重视商品经济,重视个人;–中国人崇尚和合,西方人热衷征服;–中国人追求精神生活,西方人追求物质生活;–中国人喜爱内向型文化,西方人喜爱外内型文化;–中国人重视综合直觉,西方人重视分析研究;这就是中国人的仁性文化与西方的知性文化的不同之处。第一节中西哲学的比较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第二节中西哲学的融通与结合•1、天人合一与天人有别的结合–天人合一以天人有别为基础,则不是盲目的浑浊–天人有别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则不会无限制的破坏自然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第二节中西哲学的融通与结合•2、直觉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结合–直接方法很难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逻辑方法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第二节中西哲学的融通与结合•3、哲学追求的融通–注重道德忽视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探索–极大丰富的物质满足,难以有强大的精神境界。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①中西哲学的天人合一与天人之别有何不同?•②中西哲学的基本内容分别是哪些?•③试述中西哲学方法论的不同。•④中西哲学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融通?谢谢合作!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一)儒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先秦:•①儒家哲学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哲学思想有三大理念。即仁、礼、中庸。•②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仁政之道”、“性善论”、“四端论”。•③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而不是“仁”,突出表现为“外王”,他还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命题。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2、汉唐•①两汉神学与反神学•②魏晋玄学与反玄学•③隋唐佛学与反佛学–3、宋明理学–4、清代实学与进化论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二)、儒家哲学的几个主要观点–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易传》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人合一”几乎为儒家各派哲学家接受,由于出发点不同,天人合一的具体解释又存在差异,甚至根本对立。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孔子:畏天命德配天地———仁学–孟子:天为一切美德之本,是人类道德的终极根源–董仲舒: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天人同类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2、贬恶扬善的人性论•性善论:人性本善,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孟子、陆九渊、王守仁、周敦颐、王夫之•性无善恶论:后天的习性有善有恶,先天的本性无善无不善。–告子、何晏、王安石、龚自珍、梁启超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善恶混论:人之性有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杨雄王充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②、天是不假人力的无意志的自然状态,天命是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人性论是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而贬恶扬善是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理论特征,这使中国哲学打上了仁性文化的深深络印。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3、社会本位的道德思想•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远远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国在家中,家国同构,国家民族宗族利益至上。–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知与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儒家哲学•围绕知行关系,中国哲学先后有知易行难说(孔子),生而知之说(孟子),学而知之说(荀子),知先行后说(程朱),知行统一说(王夫之)。中西文化比较exit2020年1月26日10时57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又称老庄哲学,道家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事物本源、本质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