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课程温馨提示请各位同学注意记好笔记请各位同学注意按时上交作业请各位同学注意按时出勤谢谢合作!主要讲授内容美学美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美感美育第一讲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A.G.Baumgarten1714-1762)的《Aesthetic》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正式建立。鲍姆加登被誉为“美学之父”。人类审美的历程1.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期2.美学思想的积淀期3.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完善期美字的三种含义1.“雉尾做头饰的舞人形象”——美与妆饰等艺术有关2.“羊人则美”——美与图腾巫术活动有关3.“羊大则美”——美与人们的味觉快感有关美学与美学史的关系美学原理关注的是今日的美学理论,而美学史则关注的是以往历史上的美学理论。当前的美学原理的建立是以对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西方重要的美学史研究著作:《作为哲学科学的美学史》(1858齐默尔曼);《美学史》(1892鲍桑葵);《美学史》(1939库恩、吉尔伯特);《美学史》(1962-1967塔塔科维兹);中国重要的美学史研究著作:《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当代西方美学》(朱狄);《美学散步》(宗白华);《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朱光潜、蒋孔阳、马奇)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洪毅然)三、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感经验(李泽厚)四、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周来祥)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美美感美的创造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从历史上来说,20世纪以前的西方,美学基本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美学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主干,最重要的美学理论往往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关于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的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而美学则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即美的规律。哲学与美学之间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关系美学不同于艺术理论,主要表现在表现在:(1)二者研究范围的大小不同(2)二者研究的内容上不同(3)二者的功用不同美学的多种形态(1)从宏观的研究方法来划分,可以分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即“哲学美学”和“科学美学”;(2)从微观的角度、层次、途径、方法来划分,可以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和科学美学;历史美学又可以分为审美意识史、艺术风格史、美学史,科学美学又可以分为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实用美学又可以分为文艺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各文艺部类美学、建筑美学、装饰美学、科技-生产美学、社会美学、教育美学等。美学的微观分类结构图美学历史美学哲学美学科学美学审美意识史艺术风格史美学史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各文艺部类美学建筑美学科技-生产美学等﹁美学﹂辅助阅读书目⑴《西方美学史》(上、下卷),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⑵《美学史》,(英)鲍桑葵著张今译,广西师大出版社⑶《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⑷《美学三书》,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⑸《美学原理》,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⑹《中国美学史教程》,王振复,复旦大学出版社⑺《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⑻《西方哲学史》,罗素⑼《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⑽《当代西方美学》,朱狄第二讲什么是美本讲主要讲授内容: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视域,对关于美本质问题的观点进行重点梳理,从而加深对“什么是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的理解“什么是美”问题的最先提出柏拉图在其《大希庇阿斯篇》中天才地将“什么是美?”和“什么是美的东西?”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区分,从而揭开了后世两千多年对美的本质探求的序幕,这可以说是他对美学的最大贡献。柏拉图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Aristokles),427B.C-347B.C,后改名柏拉图(Platon);其学园叫阿卡德摩(Academy),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学校,是后来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前身。亚里士多德致柏拉图的悼词岿岿盛德,莫之能名;光风霁月,涵育贞明;有诵其文,有瞻其行;乐此盛世,善以缮生。希腊三贤与希腊七圣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七圣:泰勒斯、梭伦、奇伦、毕阿斯、克莱俄布卢、庇塔库斯、佩里安德柏拉图的学园的主要活动一是培养奴隶制度的上层统治者和提供政治咨询;二是积极开展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三是积极开展哲学问题的探讨。总体评价:学园是当时研究哲学、科学、政治,崇尚文学艺术的学术团体,它开创了整个西方世界凭理性探讨学术的优良传统。柏拉图关于美的思考1黄金是美2有用就是美3得体就是美4有益的就是美5美的少女就是美6子女替父母举行隆重丧礼就是美7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就是美柏拉图总结语:美是难的“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西方探求美的本质的路径“两线”为:理性主义美学与感性主义美学“六角”为: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上探求美的视角从客观的精神世界探求美的视角从主观的心意状态探求美的视角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的视角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求美的视角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探求美的视角视角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以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为代表以荷迦兹为代表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在和谐”、“美即是数”西方美学是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开始的毕达哥拉斯是最早提出“哲学”、“哲学家”这些概念的人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和谐来自对立(有限--无限、奇--偶、一--多、左--右、雄--雌、静--动、直--曲、明--暗、善--恶、正方--长方是产生万物的十对本质),其美学思想中含有辩证法的因素荷迦兹W·Hogarth,1697-1764,英国民主主义者、启蒙主义思想家,著名画家,风俗画的奠基人,杰出的艺术理论家《美的分析》发表于1753年,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分析的美学专著,在这部书中提出了构成美的六项原则:“适宜”(Fitness)“变化”(Variety)“一致”(Uniformity)“单纯”(Simplicity)“错杂”(Intricacy)“量”(Quantity)提出了蛇形线最美的观点视角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以柏拉图和黑格尔的观点为代表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83,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美的命题的含义1美和艺术以理念为内容,是表现和认识绝对理念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美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可以认识的2抽象的理念不是美,美是理念在可感的具体形象中显示出的艺术形式3美是理念的内容与感性的形式二者的辨证统一对黑格尔的美的定义的评价克服了在美的本质认识上柏拉图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和康德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肯定了美和艺术的思想性,高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具有辩证法的合理的内容但他的“美”是精神性的,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实是美和艺术的源泉,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视角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以伊壁鸠鲁、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康德等为代表伊壁鸠鲁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306B.C.在雅典创立伊壁鸠鲁学派(又名花园学派),该学派与斯多亚学派、怀疑学派一起并称晚期希腊-罗马三学派美是快感奥古斯丁Augustins,350-430,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第一个将希伯莱、希腊和基督教文化融为一体的思想家美学专著:《论美和适宜》、《论音乐》美在秩序;美在上帝托玛斯·阿奎那“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这一定义的三个关键点:①美是通过感官使人愉快的东西②并非所有使人愉快的东西都是美的③美是不涉及内容、功利和目的的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提出了一整套“批判哲学”的体系,这一体系基本上由他的三大批判著作所构成:《纯粹理性批判》(1781,研究“知”)《实践理性批判》(1788,研究“意”)《判断力批判》(1790,研究“情”)而《判断力批判》则是研究审美问题的。审美判断四契机说1美是主观的,是无利害的快感2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3美不凭对于人的某一主观目的表现而存在4美是一种必然的使人愉快的对象,美感具有社会性(------《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对康德的美学思想的评价1、揭示了审美问题的极端复杂性;2、纠正了经验派美学关于美感等于快感和理性派美学美等于完善的片面性;3、突出了美的本质和特性问题,从而使这一问题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主张将美的问题同人的全部心理和人类整体联结起来考察,这是有益的。视角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亚里士多德、狄德罗的观点为代表亚里士多德“美在于某些特定关系”创建了吕克昂学园漫步学派或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车尔尼雪夫斯基﹚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启蒙理性美学的代表“美在关系”“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借助我们的感觉而觉察到的。”关系的含义及所指向的美单一事物其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它产生“真实的美”,即“外在于我的美”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它产生“相对的美”,即“外在于我的美”事物与人的关系,它产生“关系到我的美”对美在关系命题的评价强调了要从主、客体两方面来理解“什么是美”,从而避免了单一化理解“美”的倾向对“关系”的理解还比较感性、直观、抽象,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的层面过于笼统。美在关系,但并非所有的关系都能产生美。如,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能产生美,但主客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就不能产生美视角五: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经济学家、美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前最高水平的唯物主义美学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又译《生活与美学》,1855)、《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莱辛,他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活动》(1856--1857)、《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1860)车氏的美是生活的命题“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定义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对美是什么进行总的规定,即“美是生活”第二层,进一步对决定美的本质的生活予以说明,规定了社会美的本质第三层,换一个角度从对象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规定了自然美的本质美是生活命题的长处1揭示了美的物质客体性和现实客观性2揭示了美的相对性和变易性3接近了关于美的阶级论观点的高度4强调了现实中的美,批判了黑格尔的关于艺术美高于现实美的片面观点美是生活命题的不足1停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对美的理解尚停留在生物学的意义上2缺乏辩证法观点,贬低了艺术和艺术美3命题内部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矛盾,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矛盾,艺术、艺术美与现实、现实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