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欧洲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一)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三)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二、东欧国家“回归”欧洲三、多极化趋势中的欧洲(一)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加强(二)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自从蒙古帝国灭亡以后,欧洲成了全球力量的所在地和争夺全球权力的主要斗争的焦点。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百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局面宣告结束,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重心转移到美国。欧洲从自然地理上分为西欧、南欧、北欧、中欧和东欧。从政治地理上则划分为西欧和东欧(渐成历史)。西欧系指冷战时期的所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东欧则指除去资本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之外的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包括了自然地理上东欧的大部分和中欧的一部分。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一)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1、1945年至50年代初是西欧经济的恢复阶段。2、50到70年代初是西欧国家快速发展时期。3、70年代,是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滞胀时期。4、80年代西欧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5、9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衰退。6、1994年以后进入低速增长和反复期。2005年欧洲经济只增长了1.7%,2006年12个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被预测为2%。(二)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经济,欧洲国家只有联合起来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才能振兴欧洲,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抗衡苏联的威胁。因此,战后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过程如下:1、1951年,根据1950年的“舒曼计划”,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该条约于1952年7月正式生效,欧洲煤钢联营(或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2、1957年,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史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3、1965年,上述6国在布鲁塞尔签订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组织合并,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对外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1967年1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4、1973年,英国与爱尔兰、丹麦三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共九国。5、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共同体的第10个成员国。6、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时加入,使欧洲共同体扩大为12个国家。欧共体的特点:第一,建立关税同盟第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第三,创立欧洲货币体系。创建“欧洲货币单位”——埃居第四,建立欧洲统一市场。实现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三)欧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1、欧洲联盟的诞生东欧剧变给欧洲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聚会,讨论如何进一步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问题。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1992年由12个成员国的外交和财政部长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欧洲联盟条约》的主要内容:一是对欧共体条约进行修改,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二是将成员国之间在外交事务上的政治合作机制上升为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三是建立成员国之间在司法和内政事务方面的合作机制。由于《欧洲联盟条约》使欧洲一体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质的飞跃。条约上述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欧洲联盟的三大支柱。欧盟的主要机构职能如下:决策机构是首脑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执行机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国(任期半年);咨询机构是欧洲议会。2、欧洲联盟的三次(总共六次)扩大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和奥地利三国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由12国发展为15国。瑞士、挪威提出申请了,但被全民公决否决。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扩大,增加10个中东欧国家,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欧盟,欧盟从而完成了历史上的第六次扩大。这样欧盟成员国共有27国。另外土耳其准备加入。欧盟4.8亿人口、疆域400多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约等于美国经济总量。它是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2003年欧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2.5万美元,与美国1985年的水平相当。德国占有其中1/3经济总量。3、欧元的发行1999年1月1日,欧洲银行发行欧元,欧元开始以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流通。2001年底以前是欧元的过渡期。2002年1月,11国推出欧元现钞,本国货币与欧元同时流通。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等11国首批加入欧元体系。2000年希腊加入,2007年斯洛文尼亚加入,现欧元区共13国。还有14国不是欧元区国家,其中包括英国。二、东欧国家“回归”欧洲政治地理上的东欧包括8个原社会主义国家,即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马尼亚。东欧各国8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民主德国5500美元;南斯拉夫4200美元;匈牙利3600美元;保加利亚3300美元;捷克斯洛伐克3200美元;罗马尼亚2800美元;阿尔巴尼亚500美元。1989年,发生了伴东欧剧变,随波、匈的变化,东欧其他国家出现了“多米诺效应”。东欧剧变的形式分为:共产党主动向反对派让权,使政权旁落;共产党改变性质导致政局剧变;个别国家以暴力推翻了原有政权。其结果是政治上实行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向资本主义转轨。90年代,东欧剧变后,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休克式疗法”治理通货膨胀(哈佛大学萨克斯的“休克疗法”)。二是推行国有经济私有化和农业私有化。三是实行向西方国家全面开放市场的政策。东欧经济经历了急剧倒退,到缓慢回升的过程。有些国家倒退到70年代的水平。关于东欧国家的外交走向问题,总体上是“回归欧洲”,即回归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亲近西欧国家和美国。请大家看教材P138-142。但是大家要注意到,今天的原东欧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比西欧国家还要亲近,这在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都能表现出来。三、多极化趋势中的欧洲(一)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加强1、组织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1995年、2004年和2007年三次扩大,已经扩大为27个国家的组织。欧元区国家达到13个。2、政治联合的加强欧洲政治联合的目的,早期是抑制德国,防止使欧洲重蹈战争覆辙。现在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中逐渐成为一极,并从经济一极向政治一极过渡。正在向联邦国家迈进.欧洲政治联合的表现:第一,欧盟首脑会议定期化和制度化。第二,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第三,超国家权力的逐渐形成。2004年6月18日,欧盟成员国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讨价还价,终于在布鲁塞尔峰会上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的最后文本,只有25国一致批准,该宪法才能自2006年11月1日起生效。不过已经暂时失败。欧盟到底是国家集团,还是联邦制国家,还没有定论。但实际上欧盟不再是一个松散的国家集团。它已经拥有部分超国家权力。3、军事防务合作的发展8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与美国之间在一系列安全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和矛盾。使西欧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建立欧洲防务的重要性。原西欧联盟2000年成为欧盟的防御机构,负责阐明并执行欧盟关于防务的决定。现在欧洲军团达到6.2万人。欧盟的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一支超级军事力量。欧盟将于2007年初组建13个能部署到世界上任何热点地区的快速反应战斗分队,现有13个,每个1500人。欧洲人已经认识到,缺乏独立的军事防务,欧洲全面一体化将很难完成。目前美欧就此问题的矛盾已经公开化,跨大西洋军事同盟已经出现裂痕。(二)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1、欧盟东进战略:体现在组织上的向东扩展。2、对俄战略:既安抚俄罗斯,又想改造俄罗斯,使其融入欧洲社会。3、亚洲战略:逐渐提高亚洲在其外交中的地位。4、对美战略:合作为主,斗争为辅。5、非洲战略:重点是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注:以上内容请看教材P142—147、P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