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温州康宁医院妇产科女性生理特点女性的外生殖器构造复杂,皮肤、黏膜皱褶较多,既有汗腺、皮脂腺,又有前庭大腺和宫颈、阴道的分泌物,还有月经来潮。前毗邻尿道口,后有肛门,因此更容易患阴道炎。概述:常见病原体及临床类型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病因:阴道毛滴虫引起。适宜温度25-40摄氏度PH值:5.2-6.6的潮湿环境,月经前后,阴道PH值升高,滴虫得以繁殖。能消耗阴道上皮糖原,阻碍乳酸生成;还可侵入尿道膀胱等。传染途径经性交经浴池、衣物等间接传播临床表现症状:稀薄的泡沫状白带,混有细菌时有异味。外阴瘙痒、灼热尿道感染症状。体征:阴道粘膜充血或散在出血点。黄白色或黄绿色泡沫样白带。诊断、治疗诊断:临床表现+分泌物检查。治疗:1.全身治疗:甲硝唑、替硝唑2.局部治疗:甲硝唑栓剂3.性伴侣(夫妻同时治疗)4.随访:月经干净后查白带(-),连续3次为治愈;治疗失败者可增加剂量。5.合并妊娠治疗标准、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夫妻同治月经干净后查白带为(-),连续3次为治愈。白带转阴后巩固1-2个疗程方可停药。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因:80%-90%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10%-30%妇女带菌。PH:4.0-4.7多见于:妇女、糖尿病患者,大量雌激素、广谱抗生素应用及免疫缺陷者。传染方式自身传染:内源性传染,口腔、肠道、阴道交叉传播。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间接传染:衣物(极少)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灼痛、充血、水肿,常伴有抓痕。尿频、尿痛、性交痛。白带增多,呈白色稠厚凝乳或豆渣样。粘膜红肿。糜烂或浅表溃疡。诊断分泌物检查,找到孢子或假菌丝。顽固者可采用真菌培养。治疗治疗:1.消除病因。2.局部抗真菌药:碳酸氢钠洗液、咪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等栓剂。3.全身用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复发病例:局部与全身联合。连续3-6个月。性伴侣:有症状者同时治疗。合并妊娠:局部治疗为主,7日疗法效果佳,禁用口服唑类药物。治愈标准及注意事项近期治愈:停药三天,连续查白带常规均为阴性。治愈:近期治愈后连续2次月经前复查白带常规为阴性。合并妊娠:宜局部治疗至妊娠8月,以防宫内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主要病原菌:家德纳菌、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其中厌氧菌数量可增加100-1000倍。病因: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减少,致病性厌氧菌及加特纳真菌大量繁殖。大量使用抗生素碱性液体过度灌洗阴道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精液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分泌物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诊断1.均匀、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阴道壁。2.线索细胞阳性。3.阴道分泌物PH值>4.54.胺臭味试验阳性。以上4项中有3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同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病因:常见于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妇女,也可见于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多为5.0-7.0,嗜酸性的乳酸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临床表现外阴灼热不适、干燥、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阴道粘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有时间浅表溃疡。检查见阴道呈萎缩性改变,上皮皱襞消失,萎缩,菲薄,可伴有性交痛。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但应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诊断。阴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下见大量基底层细胞及白细胞儿无滴虫及假丝酵母菌。血性白带者,应与子宫恶性肿瘤鉴别,需常规作宫颈刮片,必要时行分段诊刮术。对阴道壁肉芽组织及溃疡,需与阴道癌相鉴别,可行局部活组织检查。治疗原则抑制细菌生长:阴道局部应用抗生素如甲硝唑200mg或诺氟沙星100mg,放置于阴道深部,1次/日,7-10为1疗程。补充雌激素:可局部给药(0.5%乙烯雌酚软膏局部涂抹),也可全身给药(尼尔雌醇)。增强阴道抵抗力:针对病因,补充雌激素是萎缩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生活预防1.注意经期卫生,正确使用消毒过卫生巾、卫生纸,勤洗,勤换内裤,内裤洗后要放在日光下晒,睡前用温清水洗外阴。防止时装性阴道炎。紧身的牛仔裤及形体裤,透气性差易使细菌繁殖。防止性病性阴道炎间接感染。游泳、桑拿,洗浴时要特别注意。注意性生活卫生,在性伴侣患有生殖道炎症时,尽量避免性生活或使用避孕套隔离,以防被感染。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它们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而患上霉菌性阴道炎。孕妇不能随便使用任何冲洗剂,孕期免疫力下降,经常会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如果患了霉菌性阴道炎,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