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礼仪2015年3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一)概念价值就是指某一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价值观是我们在处理价值过程中持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个包含着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等等丰富内容和诸多要素的价值认同的整体系统。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二)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1、奴隶社会的价值观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天生就不平等,人的富贵命运由上天决定,人人都要服从上天安排,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等价值观念。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里面就提出过,世界上有些人有天赋自由的本性,另一些人则天然成为奴隶的价值观念。(二)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2、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子有亲,君臣有意,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仁慈、善良。“义”:正义,正直。“礼”:礼仪、礼节。“智”:智慧、才智。“信”:诚信、信用。今译:世界和平统一,社会安定团结就是“仁”;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义”;关心家庭、关心国家、心怀天下是“礼”;懂得力量强弱的恰当使用是“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看重自己的诺言是“信”。(二)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3、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资产阶级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相对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更多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期: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八十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耗资千万的某大学校门朴实无华的哈佛大学校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要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二、为什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性规定;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是支撑国家的文化支柱。一个国家的向心力,很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冷漠:小悦悦事件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分配形式、利益关系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越来越多。信仰缺失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官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官员与公众对求签等四种迷信活动的信任程度(%)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价值观的分歧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情色的暗示,物欲的追求,低俗的描写,无聊的调侃。--大量无效和有毒信息充斥媒体--宣扬变性宠物文化垃圾泛滥《人民日报》(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实现和谐社会。(三)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精神崛起思想崛起文化崛起九个大国崛起核心价值观的崛起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三)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是一个国家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性质和奋斗目标,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诉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文化和道义的制高点。一个国家有大有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有强有弱,但是在价值观上小国可以有大作为,小国也可以有大影响。世界的文明进入中国,中国的文明也走向世界。但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文化大国、文化创造大国、文化产业大国,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地位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任何社会处于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党和国家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造成思想混乱、社会动荡,乃至亡党亡国。(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地位苏联解体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联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混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二)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