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一条街,乾隆下江南时亲提的御碑,72条暗弄堂……运河边的塘栖古镇留存着大量的珍贵古迹,5年后,随着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的完工,这座古镇将成为申遗样板、世界级旅游综合体的运河名镇,而广济桥到乾隆御碑段样板工程将在国庆节率先亮相。目前工程正处在“老运河”两岸古建筑保护修缮阶段。其中水北明清一条街、三条半弄和市南街区三个历史街区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其中水北街是一大亮点,她全长1386米,沿街的明清建筑有700米左右,古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塘栖古镇留存的最大明清建筑群,既有广济桥和乾隆御碑等文物古迹,又有众多文化名人涉足之处。7月初,该街200多米的样板段内的广济桥北堍的西转角楼已率先开工,经过对其屋面、望板、防水卷材、盖瓦、二层保温楼板及板壁、一层排门板的修缮,老石板的铺设,围墙的修复,西转角楼修缮工作已于7月24日完成。•塘栖镇是个历史文化名镇,其饮食文化也有着其悠久的历史。过去镇上有不少人从市饮食点心行业,塘栖的点心过去一直以品种多质量佳而小有名声。其水晶糕、梅花糕、定胜糕、火炉饼名声在外。这些做点心的大都有个店铺,也有的没有店铺,在街面上占一只角,卖粽子、梅花糕、做烧饼之类。从前还有种卖“敲梆馄饨”的,挑了付馄饨担子,敲个竹梆,走街串巷卖馄饨,白天晚上都有。粢毛肉圆是塘栖一道别具特色的佳肴。粢毛肉圆以鲜肉、糯米为主料,糯米淘净后用温水浸泡三小时,捞出沥干,将四与一之比的瘦肉有肥肉剁成肉茸,掺以辅料葱、姜未、黄酒、盐、味精,加水少许与一半之糯米拌匀,用手搓成乒乓大小的圆子,逐个放在盛有糯米的筛子里滚动,使之表面均匀地沾上糯米,放入蒸笼蒸,但蒸熟后,糯米形如珠珠,粒粒坚起,大大地触动你的食欲。•塘栖枇杷是余杭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传统特色果品,其优良品种软条白沙和大红袍的品质与风味均为全国第一。塘栖枇杷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因品种优良,品质上乘,风味独特,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唐书·地理志》中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塘栖枇杷在塘栖镇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据史书记载,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塘栖在明清时名列江南十大名镇之首,有“江南佳丽地”之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清光绪《塘栖志》中记载:“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返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塘栖板鸭,又称“塘栖熏鸭”,系将河鸭杀白,用优质的松木屑烟熏,再经下锅烧煮而成。塘栖熏鸭的特色是色泽红亮,造型美观,味鲜肉嫩,清香可口,深受各地食客欢迎。塘栖板鸭历史较为修久,早在民国初期,这板鸭就是原杭县的一大传统特产,闻名遐迩。现在的塘栖板鸭,从做法上分,有烟熏和不烟熏两种。其中不经烟熏的“锦良板鸭”更为出名,它系原塘栖熏鸭厂职工严锦良先生创制,在原来塘栖熏鸭的基础上,根据现在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加入了自制配方,使得口感更入味,得到了食客一致好评,每天供不应求,为这传统特产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