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认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构成。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原因。掌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及处理二者关系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意义。第五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辩证关系第三节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第五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重点和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原因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3、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及选择标准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基础,是经济形态的本质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内部结构是指一种所有制形式内部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外部结构通常简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居于支配地位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该所有制结构的性质。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外部结构而言。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3、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选择标准一定社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选择所有制结构时,必须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劳动者利益标准,而不能是别的什么标准。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三种不同的模式。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之前的新民主主义,即过渡时期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个结构的特点是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第二个阶段: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第三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逐渐完善的所有制结构,即现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必然性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而且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显著特点。这种多元的生产力状况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具体到我国的国情和实践而言: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原因在于:第一、是由我国生产力总水平不高、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状况决定的。第二、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第三、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原因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全民所有制,也称国有经济)。二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内容公有制经济在物质内容上,包括全体人民和劳动群众拥有所有权的自然资源、土地和各种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自然资源和土地所有权是公有的,是排斥私人所有权的。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含义(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公有资本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3)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实际上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现阶段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原因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推动、引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在于:(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2)公有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公有制适应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公有制是决定社会主义劳动者获得主人翁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从1989年到2001年,虽然国有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亿元增加到14652亿元,年均增长11.6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3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389亿元,年均增长10.22%;平均每户实现税金从100万元提高到7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每年9115元提高到54772元;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7033亿元提高到39588亿元。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截至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99.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国有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一、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类型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各类所有制经济,即在性质上不是由自主的联合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事生产,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1、个体经济这种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城乡个体劳动者所有,并以个人或家庭独立生产经营为主,自食其力。具有灵活多样,广泛适应的特点。2、私营经济这种经济的特征是,私人投入资本,占有需要社会化生产的生产资料,使用并支配众多雇佣劳动者,以私人资本增值为经营目的,依然存在剥削剩余价值的关系。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3、外资经济外资经济本质上也是私营经济,但这种私人经济的资本所有权归外国国民,不属于中国民族经济范畴。4、混合型的非公有制经济这种经济是上述几种私有制经济的派生形式,主要有私人资本控股经营的私人合伙制和股份制。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在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上,要注意两个区别:一是把非剥削性质的个体经济与存在一定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区别开来。二是把属于中国民族经济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同非民族经济的外资经济区别开来。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做了明确的界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次次突破,使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拓展的空间里飞速发展。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发展不平衡,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实现的,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一致的。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反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私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2007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实有经济主体户数3292.84万户,私营企业突破500万户,达到551.31万户,个体工商户2741.53万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7253.11万人,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44倍;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5496.17万人,增长了393倍。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790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650.9万人,增长9%。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到5776.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280.2万人,增长5.1%。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出“快”的增长势头,而且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大量资金投入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2007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资金总额(包括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个体工商业的资金数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1223.92亿元。同时,私营企业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户均注册资本达到170.27万元,注册资本超过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超过5000户,达到5734户,私营企业集团6412户。这些上规模的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集团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了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增强了私营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辨证关系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和实质既然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就必然涉及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就必须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