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知识精要与学法指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精要与学法指导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渡口外国语学校黄文全邮编:617067一、知识精要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马关条约》后帝国主义向中国资本输出,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一系列企业,发展本国工商业,努力挽回中国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企业利用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时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大战后,帝国主义加大对中国企业的挤压,最终被帝国主义企业吞并。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发展概况:①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2.民族工业发展特征: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大体是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三、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极大地促进商品的交流。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四、文化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的外文报纸,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后来,中文报纸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五、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二、重点难点剖析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发展阶段和形成原因及影响。①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2、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认识。“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内因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外因是一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黄金时代”是非常短暂的,第一,日本和美国的资本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战胜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便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样中国刚刚有了发展的民族工业又陷入了停滞状态。荣氏企业的兴衰便是明显的一个例证。3、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的认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③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4、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极大地促进商品的交流。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蒸汽为动力的近代交通工具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交通工具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历史。人们在感受其方便迅捷等优点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这些外来事物。三、中考链接“经济和社会生活”单元的部分内容是根据新课标出现的新内容,还有部分内容虽然散布在原来教材的各个课文里,但很多是大纲要求不掌握的,只有极少的内容是大纲要求掌握的,但查询了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发现考查这部分的很少,几乎为前几年考试的盲区。新课标增加了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内容,提高了这部分历史的目标要求。这里虽然是过去中考历史的盲区,但它是今后历史中考新的发掘处和关注点。因此,我们对这部分内容不能抱有老眼光,对它继续漠视,要认真掌握,努力备考。可能涉及的知识点:状元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主张提出的背景和通过其结局的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阶段、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认识和民族工业特征),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掌握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和有线电报的开始架设),《申报》的创办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在情感价值方面,四、能力情感价值1、通过张謇等民族资本家兴办企业,以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2、通过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的掌握,认识到它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3、通过感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4、通过感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改造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5、通过感知辛亥革命后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有关改造史实,认识其历史的进步性。对比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发展,虽然感觉其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五、中考试题回放1、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00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试题剖析】此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理解和运用能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通过表格内容,我们发现试题是利用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规模的对比,实质是考查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原因。其原因有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中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该试题考查的是主要原因,所以答案应为C。【答题提示】C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本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A大生纱厂图片集,B《新青年》杂志,C反映清政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求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D《洋务运动史话》。请你帮助担任导演的小鲁同学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派给有关演员作参考。(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1)小赵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应将分派给他;(2)小张同学将扮演状元实业家张謇,你应将分派给他;(3)小李同学将扮演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你应将分派给他;(4)小王同学将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你应将分派给他。——200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试题剖析】近代化的起步是今年和今后几年的一个热点。新课标在处理近代百余年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其中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这一主题为历来中考的重点,近代化这一主线在新课标里尤为系统和鲜明,考查将会更加频繁,方式会更灵活多样。该试题考查的是近代化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和变革。【答题提示】(1)D;(2)A;(3)C;(4)B。六、典型例题剖析1、读图回答问题:(12分)图一: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图二: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1)图一这张曲线增长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4分)(2)列举近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写出两位即可)(2分)(3)当时我国民族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2分)并说说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些行业?(4分)【例题剖析】此题是一道识图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识和识图能力。根据图一信息我们知道曲线显示的是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发展情况。命题者重点是考查“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图二能准确显示命题者的要求,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命题者主要考查的是导致民族工业如此特征的原因。【答题提示】(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内因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外因是一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等。(回答其中任意两个均可)(3)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公用事业等。答出其中的两个均可得2分。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企业资金少,技术薄弱。能回答其他有理的答案均可得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1)上文出自谁的什么著作?(2)清政府最早修筑的是哪条铁路?(3)你认为铁路的修筑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例题剖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程度较大的习题,这种习题,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历史材料有较强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本题不追求具体的知识,重在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查。【答题提示】(1)郑观应的《盛世危言》。(2)唐胥铁路。(3)提示:便利了交通运输,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同时也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言之有理均可)3、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材料二: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读了上述材料,请你思考: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你有什么感想?【例题剖析】这是一道跨度大综合归纳程度较高的材料型问答题。这种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问答问题。同时进行了情感教育。【答题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