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历史1979年,意大利医师IgnazioRoiter首先报告了一个家族中的两个女性死于严重的失眠,1984年该家族的一个男性也死于相同疾病。1986年,发现本病是一种可以遗传的、完全的失眠症(heritabletotalinsomnia),随后被命名为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familialinsomnia,FFI)。1992年,Manetto等报告1例FFI病例,其大脑皮质呈海面样变,病理学特征符合CJD。1995年,日本九州大学第一次将FFI脑组织接种于实验动物脑内并获成功,提示FFI属于可传播性海面状脑病。发病机制常染色体显形遗传性朊蛋白病。PRNP基因178密码子突变D178N:Asp→Asn正常时,Asp-178与Tyr-128之间形成氢键防止β-片层结构的形成。但FFI病人的亲属也可以携带该突变但始终未发病,甚至存活至60岁以上。临床表现起病年龄不一,30~60岁,平均50岁。病程7-36个月。临床表现:—失眠,惊恐发作和恐怖症期,约4个月。—幻觉和惊恐发作明显,持续约5个月。—完全不能入睡伴体重下降,约3个月。—痴呆,木僵,约6个月,最终死亡。临床表现早期表现:失眠、头痛、惊恐发作、恐怖症幻觉、梦幻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阳痿、括约肌功能障碍、发热、心动过速、势力模糊、多汗、流泪和唾液增加)、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和吞咽困难。临床表现晚期表现:失眠进行性发展,接近完全性失眠,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原始反射、病理反射、肌痉挛、呼吸障碍(呼吸急促、反常呼吸和窒息)、构音障碍、情感淡漠、体重下降、皮质下痴呆、强直、肌张力不全、运动减少、奇异姿势(bizarregestures)、缄默症、木僵、昏迷和突然死亡。24小时周期节律紊乱,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褪黑素电生理学检查FFI患者睡眠EEG随病程长短有两种类型,其共有的特征是睡眠纺锤波减少和出现K复合波。—病程1年内,正常的睡眠类型完全消失,但是在1分钟之内出现周期性变化,表现为REM睡眠类型。—病程较长的病例表现为全部睡眠(REM和NREM)时间减少。晚期病例正常睡眠类型完全消失。神经生理学检查注意力进行性下降,晚期出现警觉损害和记忆损害,语意性、逆行性和程序性记忆保留完整。智力水平和恰当的社会行为相对完整。正电子扫描技术(PET)PET检查发现FFI患者丘脑代谢低下,同时可以伴有整个皮质(包括小脑)代谢低下。-短病程FFI患者(M/M)可在丘脑中显示显著的不协调的代谢低下。-长病程FFI患者(M/V)可在前颞叶、丘脑中发现显著的代谢低下。丘脑代谢低下与丘脑变性、胶质增生有关。FFI诊断标准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年发病,秉承6~32个月2.临床表现:不能治愈的失眠,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记忆力损伤,共济失调/或肌阵挛,锥体束或锥体外系症状3.睡眠EEG活性下降或丢失4.选择性丘脑区代谢减低5.选择性丘脑萎缩6.PRNP基因:D178N,1~5为可能FFI,6和其他任一诊断可以确诊。病理丘脑:显著神经元缺失(中间内侧核、背内侧核、腹前核),中度星型胶质细胞增生,可见变性轴索,海绵状改变不明显延髓下橄榄核:轻度神经元缺失、胶质细胞增生,海绵样变不明显内嗅区:不均匀分布海绵样变、神经元缺失病理小脑:颗粒细胞轻度缺失,分子层轻度萎缩,局限性海绵样变,蒲肯野细胞减少、萎缩大脑皮层:改变多不明显,与病程相关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均不易检测到prpsc,检测阳性率仅为50%左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