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角灯的得名来源于东莞的本地方言,过去千角灯一直放在赵家祠堂中,只要赵家有人生了孩子,就会把灯拿出来点上。添人称添丁,而添角与添个发音相同,其意义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它通过血缘纽带把人们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上,实现时间与空间、内在与外在、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和谐之境界。相传千角灯原为东莞赵家所独有,东莞赵氏曾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让之后,南宋迁莞。千角灯做工非常考究,元初赵家开始扎制千角灯,每10年扎作一千角灯制作工艺次,每次制作需耗时10月之久,只有东莞赵氏宗祠才悬挂。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作为本家族添男丁开灯仪式之用。灯不断重做,但24条灯带是宋代皇族遗物,一向由皇裔赵家珍藏。千角灯的制作代代相传,直至1967年文革灯带被毁才停止。经过专家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中国其他地方没有千角灯这种千个角、千个灯的独有工艺灯。并因为它历史悠久,体积巨大,工艺精湛,而被称为千古一灯。东莞千角灯——中华第一灯东莞千角灯形式和特点•东莞千角灯,是广东省东莞市特有的一种花灯。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千角灯集纸扎、剪纸、绘画、刺绣等优秀民间传统工艺于一体,其具有工艺精湛,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玲珑剔透、色彩艳丽,:古香古韵,造型卓绝,流光溢彩,富丽华贵的特点。实为民间工艺瑰宝。千年古灯夜灯千角灯整个粉色的灯身都是镂空通花,看起来玲珑剔透。灯呈八面体的柱状,八个角上是昂首盘旋的8条巨蟒,从每条蟒身上垂下3条黄色的灯带,每条灯带两面有14幅图案。夜色中的千角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灯外点点火焰一样的灯光与灯里的灯光相互辉映,整个灯通体透明,灯上的图案栩栩如生,灯带上的仿明清山水图案在夜色中显得特别清晰明亮。•千角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盏5个部分。灯顶有8条栩栩如生的立体彩龙飞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200多个大小不一的浮凸立体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的骨架,聪明才智、鬼斧神工地创造了这民间工艺精品。过去,千角灯之珍贵还在于上面的24条灯带。制作工艺特点和结构•千角灯附有灯带24条,上绘有花卉及人物图案。该灯为纸扎工艺,其要求是一定有一千个角,整个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盏五部分。灯顶部分主要是用铁丝扎作八条立体彩龙的骨架和圆形的大宝顶。灯体部分则主要是有三角形和四方型的立体结构拼接而成。灯顶八大角上有八条立体呈腾飞状态的彩龙,八角中每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灯带从上往下分为八格,每一格双面都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图画。特别是千角灯的灯体结构,有200多个大小不等的浮凸立体等边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梯形。•扎作千角灯的骨架是最关键的部分,主要采用铁丝和竹蔑扎作成主体框架,并将已制作好的三角形和四方型的立方体以及灯座用棉丝按照一定结构和顺序绑在上面,要求力学和结构非常精确,若处理不好,整盏灯的重量支撑不均匀,就会变形和不稳定,甚至裂开。扎好骨架装好配件后,还要根据整体效果,修正各种配件的形状,力求各种配件受力平均。千角灯的灯带(悬挂千角灯)•灯顶八大角每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一共24条,12条大的,12条小的,每•条灯带长度是一样的,大约3米左右。大的灯带宽30厘米左右,小的灯带宽20厘米左右。灯带从上往下分为八格,每一格双面都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图画。•灯带的材料是一种叫“织棉”的东西。经调查,“织棉”其实是宋绵。宋绵最初是用来装裱宫廷书画的一种材料,色彩靓丽、鲜艳。传统的宋绵和用来做书画锦盒、旗袍等物品的面料一样,只是其工艺采用全手工编织,色彩以矿物质印染固色而成,色彩、韧性和拉力都比后世的宋绵好。装裱界也有用韩国棉代替宋绵。千角灯的灯盏•以前的千角灯使用油灯,一只千角灯有一千只油灯,每次熄灯、给油灯加油都由专人负责,稍有不慎,整盏千角灯就可能被烧毁。而且油灯容量有限,每加一次油,只可点三个多小时。而新的千角灯改油灯为电灯,并由电工根据千角灯特点专门设计变压小灯泡。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个硕大的灯体,搬运装卸不便。为了使千角灯能够赴沈阳参展,•让其更大更美,更便于装拆保存,东莞市及莞城区的领导,在挖掘东莞的千年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尝试民间艺术的商业化运作,为其搭建展示的平台,大胆地将传统工艺的制作手法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在第一盏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新改良,在第二盏灯的制作上注入现代灯饰的崭新元素。灯光效果设计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EL冷光源新型技术,紧贴画面底部作为灯带照明光源,用750W节能灯作为主光源,用LED灯模仿油灯的效果,采用自动控制和电子集成技术模仿火苗的效果,最后使灯光效果实现了与古代的油灯相仿,既显得“古香古色,清疏淡雅”,又具有不发热、功耗低、省电和安全环保的特点,效果逼真;线路设计巧妙构思,将所有线路全部暗藏在灯体内。(右图是千脚灯的图案)东莞千角灯历史渊源•在广东,凡添了男丁的人家,都会在男丁诞生后的开春时节(一般是正月十五前后)举行灯会。而东莞千角灯的制作仅是东莞赵氏家族所独有。据有关史料和《赵氏族谱》记载,赵匡胤的小妹赵美容(皇姑)因逃难定居东莞。她凭记忆中皇宫灯的样式,指导莞城艺人扎作“千角灯”,并亲手绣上“二十四孝图”的灯带24条,称为“皇姑带”(文革时已被毁)。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语音相同,寓意“百子千孙”传宗接代的意思。同时,用一千盏灯组合成一盏彩灯,独特的创意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是民族灯文化的瑰宝,现时千角灯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传承状况•据《赵氏族谱》记载,千角灯是东莞赵氏家人制作的,每十年制作一盏新灯,其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留传,只由师傅口传身授,制好后于正月悬于莞城赵氏宗祠内,供人瞻观。十年后其灯破旧,再重新制作。所制作的灯,一定有一千个角,每个角点燃一盏灯。原用油灯盏,后用煤油灯,1949年后改用电灯。每年春节,人们观看千角灯,企求添丁,成了莞城风俗。1937年(民国丁丑年)东莞诗人杨鹤宾《东莞竹枝词》载曰:“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千角灯1953年在东莞县物资交流会、1957年在广州市文化公园、1963年在东莞县展览馆、1965年在东莞可园展出,由莞城“新插华”纸扎铺,(后由工艺厂)的工人师傅所制,展出时由赵氏家族借出“皇姑灯带”,观者如潮。可惜这24条宋朝皇室遗物,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个宽达3.5米,高达4.5米的千角灯。24条灯带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当年9月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不少香港同胞闻声而来。2005年千角灯在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社会价值•千角灯的得名来源于东莞的当地方言,过去千角灯一直放在赵家祠堂中,只要赵家有人生了孩子,就会把灯拿出来点上。添人称添丁,而添角与添个发音相同,其意义是取千角千灯人丁兴旺,千花本同树,千角本同根的谐意。它通过血缘纽带把人们整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这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上,实现时间与空间、内在与外在、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和谐之境界。传说故事据有关史料和《赵氏族谱》记载,东莞赵氏是由赵匡胤二弟赵匡义(宋太宗)一脉传下来的。相传,赵匡胤的小妹赵美容(被称为皇姑)因赵匡义“金匮之盟”遭灾,逃难散居东莞躲避战乱,嫁给一赵姓男子过上了平民生活。皇姑赵美容凭记忆中皇宫灯的样式,指导莞城艺人在赵氏宗祠扎作“千角灯”,并亲手绣上二十四孝图的灯带24条,称为“皇姑带”。“皇姑带”的灯带被赵家世代珍藏,并随“千角灯”悬挂于东莞解元坊之赵氏宗祠。平乱之后,皇帝张榜寻找皇姑,这位皇姑就让她的丈夫拿着自己随身佩戴的一条绸带去见皇帝。凭着这条绸带,皇帝兄妹相认了,因此这条绸带被称为皇姑带。由此,宋朝的宫廷彩灯艺术就流传到了民间,一代代相传至今。此灯一般在春节期间悬挂于赵氏宗祠内,直到元宵节。后来赵家将此传统保留下来,代代相传,直到“文革”被毁。千角灯重现•2004年初,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为了重显千角灯这一民间工艺瑰宝,邀请原莞城工艺厂87岁的张佛和84岁的尹全老艺人制作千角灯,两位老艺人在耄耋之年,领着两家人,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制作,终于制作出一个宽达3.5米,高达4.5米的千角灯。24条灯带由莞城画家共同绘制,当年9月14日在人民公园博物图书馆对外展出,不少香港同胞闻声而来。2005年千角灯在沈阳展出,获得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金奖第一名和中华第一灯光荣称号。发展至今•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比赛上,由莞城文化服务中心编排的参赛节目《挂灯带》获得千角灯为素材《挂灯带》获金奖。值得一提的是,舞蹈融入了莞城独有的千角灯文化。《挂灯带》的命名来源于一个故事。据有关史料和《赵氏族谱》记载,赵匡胤的小妹赵美容(皇姑)因逃难定居东莞。她凭记忆中皇宫灯的样式,指导莞城艺人扎作“千角灯”,并亲手绣上“二十四孝图”的灯带24条,称为“皇姑带”(“文革”时已被毁)。这个群舞将古代女子,织、绣、挂等肢体动作以舞蹈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对岭南地区传统古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006年,千角灯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福建泉州花灯、浙江仙居花灯、浙江海宁灯彩以及青海潢源排灯一起,以“中国灯彩”为名入选国家遗产名录美术类。•千角灯现价格为200—500元(价格可面谈)•千角灯的生产地主要是东莞莞城•现继承人是张金培的孙子张炎燊50年后重现•高6.5米,宽5.5米的千角灯,远望去就像一座灯山,一堆锦绣,富丽堂皇,炫人眼目。近观其灯则装饰纷繁,千姿百态。灯形八角,自上而下,由宝顶、灯身、灯脚三部分构成。灯身之外,饰以灯带、灯柱。•宝顶上八条栩栩如生的彩蟒,飞出灯身之外。鳞角玲珑,张爪飞动,口含红珠,身挂24条灯带。蟒与蟒之间,配以灯檐八座。颤动的绒球,彩色各异。象征瓦当的三圈彩色重檐,周长不同,高下有序。三圈重檐之间,在粉红地上,装贴着桃花、蝴蝶图案。宝顶和灯身交接之处,用雕出不同图案的朱红通花,结成8个画框。镶着8幅花鸟、游鱼、淡雅的国画。画框与画框之间,用8个朱红通花等腰三角雕框连接。巧妙使灯檐向下收敛,与稍小的灯身相连。仰观可见其画,远视可见其龙。•灯身为千角灯主体。中间八角柱体向上下斜收,形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下两个斜体,各用不同图案的朱红通花的正方画框,镶嵌八幅花鸟、游鱼、山水国画。花卉则带露盛放,雀鸟则朝阳鸣唱,游鱼则戏水闲翔,山水则天水空蒙,树石凝碧。再用正、倒的朱红通花等腰三角雕框连接,使之向上,向下斜收,与中间八角柱体的灯身相接。中间八角柱体灯身,用扎有门楼和通花门旁的画框,镶嵌着八幅富有年画气息的彩画,如《风调雨顺》、《欢庆丰年》、《双喜迎春》、《福禄寿星》、《富贵吉祥》、《麒麟送子》、《三星拱照》等,营造出一种吉祥喜庆,欢乐热烈的气氛。正方喜庆画幅之旁,配以竖立长方的花鸟画。这样,富有喜庆气息的民间风格和淡雅文人画风和谐结合,雅俗共赏。画幅上下,饰以正反的等边三角形的朱红通花雕栏。灯身•灯身的雕花,图案有五种:双金钱、梅花金钱、梅花盛开、梅开二度、十字顶梅。错综复杂,互相映衬。•灯身之外,饰以灯带、灯柱。灯带原为宋皇姑所绣,今不可复得,这次展出,重新制作。灯带每组三条,由内到外,长渐短,大渐小,共八组。用黄地双面绣花镶着168幅花鸟画。参差错落,彩色缤纷。灯柱八支,均匀分布于八角,绕以碧叶彩花,与朱红色为主的灯身相辉映,金碧辉煌。•千角灯本可立放地上,灯柱支撑全灯,后世由立改吊,灯柱作为装饰。灯脚在彩穗之下,缀与千角灯形近的小灯,原意是灯灯相续,代代相传。千角灯灯光一亮,玲珑剔透,光艳夺目,金碧相映,熠熠生辉,重现宋代宫灯的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09旅游管理一班•叶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