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选择题题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6、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7、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8、根据恩格斯的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10、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1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经验主义C.不可知论D.二元论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3、依照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其惟一特性是()A.外在性B.可感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15、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6、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A.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B.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C.时间和空间D.实践和社会17、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相对主义1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形而上学19、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无限性C.否认时空的可变性D.否认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20、“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2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22、《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3、下述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之基本观点的是()A.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C.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D.人不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24、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25、下列观点中反映规律的根本特点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C.不废江河万古流D.人定胜天26、《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27、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29、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30、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3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32、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3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34、“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35、“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6、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37、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38、“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39、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0、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41、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43、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44、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A.1000元B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