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DH】2015-201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 习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难字。(6分)箪.()蹴.()羹.()死亦我所恶.()不屑.()弗.()fúdānwùcùxièɡēnɡ2.重点词语解释。(12分)(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3)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同时得到苟且(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6)贤者能勿丧.耳()(7)蹴.尔而与.之()(8)乞人不屑..也()(9)万钟于我何加..焉()(10)妻妾之奉.()(11)是亦不可以已.乎()(12)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假如,假使这样丢掉用脚踢;给予因轻视而不肯接受有什么益处侍奉停止,放弃3.通假字。(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乡”通“向”,从前4.一词多义。(6分)(1)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2)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3)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他)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件事)(4)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5)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6)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给予)5.古今异义。(4分)(1)一箪食,一豆.羹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名称(2)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3)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可以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今义:能够(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使古义:假使,如果今义:让,派6.词类活用。(4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感激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7.重点句子翻译。(10分)(1)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此之谓失其本心。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我)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天性。一、课内阅读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D9.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10.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影响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5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二、比较阅读【甲】《鱼我所欲也》【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入侵的胡人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⑥止:停留。⑦全:保全。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子可去.()(2)岂荀巨伯所行邪.()(3)不忍委.之()(4)遂.班军而还()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吗”离开丢下,抛弃于是,就12.翻译下列句子。(6分)(1)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道义的国家!13.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4分)荀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朋友。14.甲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的思想。(4分)舍生取义三、课外阅读景春①曰:“公孙衍、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③。”孟子曰:“是④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⑤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⑥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⑦!’以顺为正者,妾妇⑧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⑨,立天下之正位⑩,行天下之大道⑪;得志,与民由⑫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⑬,贫贱不能移⑭,威武不能屈⑮,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何谓大丈夫【注释】①景春:战国时人,推行合纵连横之术。②公孙衍:即魏人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的策士,用连横之策得到秦王的重用。③熄:战争平息。④是:这样。⑤丈夫:成年男子。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此指加冠。⑥女:通“汝”,你。⑦无:不要。违:违背。夫子:这里指丈夫。⑧妾妇:妇女。⑨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⑩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来比喻“礼”。⑪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⑫由:遵循大道走。⑬淫:惑乱。⑭移:改变。⑮屈:使……屈服。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父命.之()(3)往之.女家()(4)此之谓.大丈夫()到……去,与“往”同义连用怎么教导说,叫16.下面句子中和“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意义不相同的两项是()(5分)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诚宜开张圣听D.帝感其诚AD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争。富贵不能惑乱一个人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志向,威武不能使一个人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18.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大丈夫应有的行为?(6分)文章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和“不得志,独行其道”(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阐述了大丈夫应有的行为。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