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核心考点 核心突破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1/27核心素养﹒核心考点﹒核心突破——2018届高考备考策略聚焦核心素养锁定核心考点实现核心突破•01:59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质性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素养落实到新课程标准中•6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核心素养的结构探讨学科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结构示意图知识与规范知识与规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想文化修养思想文化修养语言语言素养素养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语言规则语言规则语境语用语境语用文化积淀文化积淀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思想修养思想修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的教学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四、优化内容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基本特点“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一体:为什么考四层:考什么四翼:怎么考核心素养落实到高考中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作者: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1日第3版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必备知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题目考查的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指导学生,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往往体现在那些“难题”上,比如语文的现代文阅读。综合性教学应对:综合实践活动。应用性教学应对:结合具体学科,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何帮助,以及怎样将知识和实际相联系等。创新性教学应对: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使各类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2020/1/272017年大纲修订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二是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三是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现素养导向。中学语文教学,要狠抓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项核心素养的训练,既要抓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思考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要重视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思考的指导,要重视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的指导,要重视考生思维推进的表达能力的训练。——高考评卷组组长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对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设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基础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它侧重考查的是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种学科核心素养水平。2020/1/27172016年全国Ⅱ卷语文:以环境为载体,设置任务,考查核心素养(1)个人体验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个人阅读体验,能够彰显个性化言语特点和表达方式。在这样情境中,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读后感、文本解读,人物评述、价值观评判等。(2)社会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文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强调语体本位,讲求在具体的场合中语言运用的准确和得体性,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思维性。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调查报告、活动策划案、演讲稿、设计访谈问题、邀请函等。(3)学科认知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对语文学科本体内容的探究,牵涉到如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篇章建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类情境下的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品味、艺术手法分析、形象鉴赏、文章主旨及相关问题的探究等。聚焦核心素养锁定核心考点实现核心突破试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课本试题的改编课本试题的嫁接课本试题的创新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教材1.命题思想和原则2.考试内容和要求3.考试形式和结构4.题型示例与解答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考纲1、强化“三种意识”考点意识题型意识得分点意识对于每一个考点,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考查的比重,通常有哪些题型,每种题型通常有哪些设问方式,怎样解答,高考评分细则如何。2、研究考试内容考试内容(2)能力要求(行为目标、能力目标)(1)知识内容(内容领域、知识点、考点)语文《考纲》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内容领域(知识点)行为目标(能力)数学知识点关注考纲的能力要求的变化。3、研究考纲变化关注考纲内容增减变化。关注考纲的“题型示例”的变化。2017年高考试卷使用情况:(一)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福建、山东(高考英语/文理综改用“全国卷”,英语并恢复“英语听力考试”,其他学科自主命题)(10)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重庆、辽宁(11)03、新课标全国Ⅲ卷适用地区:贵州、广西、云南、四川(4个)(二)海南省: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1)(三)自主命题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新高考)、浙江(新高考)、江苏(5)1/27/20201/27/2020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高考真题高考命题方向:“一体四层四翼”与“一点四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依法治国、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四个方向。高考命题方向:一点四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依法治国创新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2017年高考试卷评析语文2017高考语文试卷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体现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彰显语文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试卷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背诵、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等。专题注重考查学生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古诗文阅读中考问考生“戏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考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既有戏谑友人,又有夸耀自己;既有自信自夸,又有无奈自嘲;既有诙谐分享,又有对现实情况不尽人意的感慨。情感表达复杂丰富,需要考生综合考虑后判断作答。试卷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对学生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能力有了新的要求。现代文阅读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给出了三个部分的材料讨论博物馆的功能,但第9小题只问了博物馆的科研功能是什么。这就需要考生在三段材料中迅速筛选有效信息,从中提炼出两点科研功能。考生不仅要了解天下大事、国家时政,也要关注生活,脚踏实地。从论述类和文学类两段阅读内容看,不管是《留住乡愁》,还是《我们的裁缝店》,都较好的体现了高考关注现实、生活的正确价值倾向,促使考生养成勤于思考,体察生活细微感受,激励青年培养爱国、爱家、爱生活、爱工作,不断学习,努力成长为国之栋梁的情怀。从考生答题总体情况看,语言文字题基本上能按照题目要求仿写、补充完整句子,由于命题针对性强,考生能较好地领会考查的知识要点。在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方面,虽然大部分考生能掌握基本阅读技巧,但在思维拓展性方面有待加强。如古诗阅读,大多数考生能体味诗人有“自夸”色彩,但对更深层次的情感发掘不深,这样就拉开了差距。而文言文翻译不够准确,今后在教学中应予加强。此外,今年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考生对例如“状元”、“上元”等文化知识的精确理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切近社会热点,注重价值引领。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恢复高考对于我国教育和整个国家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这一命题思路正是高考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的体现。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人人参与“高考”,但绝大多数考生又未系统思考和梳理过,这在经验储备相对公平的基础上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每位考生都可以见仁见智,在较为广阔的空间里写作。这次命题采用了给副题拟正题和二选一的方式,体现了选择性。“我看高考”指向理性思考,“我的高考”指向感性体验。这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由于作文命题明确,不易产生歧义,没有过于宽泛的延展性,大多数考生作文都能符合题意。不少考生能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理性探索高考改革之路,也能由此引发贯通古今和创新性发展的思考。研究方法之“做”考题•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不仅仅做当年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