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专题探讨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近代化历程)课件制作:二十二中工作室制作人:颜建立一、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或曰现代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化的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它从来就是一个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所谓近代化,不仅是经济上的资本主义,且在意识形态上,尤其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①近代化的实质内涵是资本主义化。②近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二、近代化的基本内容:一、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①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它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具体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制约和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的近代和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②因此,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近代化,使之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因此,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的不断的抗争与探索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或完成这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懈的奋斗史,而列强之所以不能灭亡中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三、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由于各国所处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各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启动有着不同的方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经过了一个更为曲折的发展进程,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化而日益深入.但是中国的近代化是一种畸形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不是中国社会母体自身运作的必然结果,而是在外力的压迫下,将西方的近代化嫁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近代化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经济上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洋务运动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的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创办了先进工业;培养了新的科技人才;发展了工人队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办了新式学堂,对沟通中西文化,学习西方科技起了重要的作用;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不少人回国后成为各界的栋梁,留学教育对封建传统的教育是一个突破;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手工作坊或旧式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的。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缫丝、火柴等轻工业及小型采矿业,机器制造业很少;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部局。中国的工业化举步维艰。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这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从器物层次递进到制度层次的一次发展,它是对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升华要求在思想和政治领域进行全面变革,用君主立宪来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用资产阶级新文化去改革封建的旧文化。戊戌变法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所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高度看,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戊戌变法:近代化的转折。是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升华。(二)、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慈禧太后及满朝大臣守旧势力占绝对优势。又康梁等虽办报办学校鼓吹变法,然其时民气未盛,影响力不大,且整个变法过程急躁,求于百日间更改数千年的全部的政治制度,引致蹈王莽、王安石之覆辙。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探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支撑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新的经济因素尚在量变阶段,因而支持变法的政治力量过于弱小,变法未触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封建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因而封建顽固势力特别强大。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的挫折,但对清朝封建专制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2、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20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和飞跃。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座巍峨的丰碑,是一次飞跃。这是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次,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政府,而且结束了几千年大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了不起的功绩。第三,辛亥革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新的社会观念,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是人民民主精神高涨的起点。第四,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总之,辛亥革命是以巨大的历史功绩载入中国史册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不敢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幻想取得帝国主义和各种封建势力的支持,以致顶不住帝国主义的压力和立宪派及旧官僚的进攻,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这样,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反帝反封建是在“建立共和”的欢呼中失败的。以上是从近代化史观出发(超越革命史观),在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近代化的三个重要阶段。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选择取舍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从器物层次递进到制度层次是一个曲折、渐进的发展与深化的过程。(三)、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期间,开设新式学堂,以“格致之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模式。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维新变法期间,办新式学堂(如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主题(抗争和探索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推翻外国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推翻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同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成近代化。概言之,近代中国抗争和探索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成一个独立的近代化(现代化)的国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影响的结果。但在富强和独立两大任务的关系上,从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乃至资产阶级革命派,基本思想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1、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最先出现在交通运输业,其主要原因是A当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最为落后B精政府要向外国列强夺回沿海贸易权,以达到“制夷”的目的C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清政府的运河漕运,当务之急是加以恢复D中国传统海运受外国航运冲击而衰落,兴建新的海运企业有利可图答案:D2、清政府颂布法令,明确打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最早是在A洋务运动中B甲午战争后C清末新政中D一战期间答案:C思考题: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有哪些表现?结果如何?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经济上:①洋务运动,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趋于没落。因为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企业受到封建顽固势力、外国势力的束缚和压迫。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到190世纪末,虽有初步发展,但力量较小,在社会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半过程中,不能独立地发展。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的镇压而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育上:洋务运动期间,开设新式学堂,以“格致之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模式。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维新变法期间,办新式学堂(如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思考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继洋务运动以后,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又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其共同之处和各自显著特点是什么?从以上几方面你得到什么启示?三个阶段(略);共同之处: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特点(略)启示:启示(1)近代化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而应是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是正是这样的一个渐进的发展与不断深化的过程。(2)只有先实现国家的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中国就不能富强,因此中国近代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思考?近代中国人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有何特点?特点:1、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2、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这是因为外国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的现实。3、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学立宪到学共和,就有许多层次。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的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大阶级地位大差异。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大政治和经济,这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封建统治。5、都是探索先国家富强而后独立。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发展资本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共和思想,都体现了上述的特点。6、各阶级探索近代化是被迫的迎战,而不是主动的前进。不是自己母体自然运动发展的结果,而是把西方的先进的东西嫁接过来的。(一)建国前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化的探索(争取民族独立):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为二个阶段):事实上,早在在明末清初我国就有了资本主义的因素。但是,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尤其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掠夺,使中国丧失了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最佳时机,尔后走依附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又是死路一条。因此,开辟一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是历史赋予共产党人崇高而又艰巨的伟大重任。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①制定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目标和党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②“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革命阶级联合的重要性;中共“三大”正式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③大革命失败后,纠正错误,实行工作重心的转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④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努力争取和平民主。⑥全国解放前夕,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有农村转入城市,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正确方针。(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化的探索(争取民族富强):1、建国后,毛泽东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以往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甚至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探索不同毛泽东没有选择西方现代化之路使旧中国走上资本主义,而是直接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选择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现代化的载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如何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长期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和结合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