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人间主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均可发展为败血症。现状(一)形态鼠疫耶尔森菌为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菌体长1~1.5μm,宽0.5~0.7μm,G-,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不活动。(二)培养兼性需O2、厌O2菌。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的最适温度:28℃~30℃,最适pH:6.9~7.2,24-48h形成典型的小菌落。(三)抗原荚膜FI抗原:抗原性较强,特异性较高,有白细胞吞噬作用。毒力V/W抗原:V抗原是蛋白质,可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机体产生保护力。(四)毒素外毒素(毒性蛋白质)内毒素(脂多糖):较其他G-菌内毒素毒性强,能引起发热、DIC、组织器官内溶血、中毒性休克、局部及全身施瓦茨曼反应。(五)抵抗力抵抗力较弱,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在潮湿、低温与有机物内存活时间则较久,在痰和脓液中可存活10-20天,在蚤粪中可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1.传染源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鼠疫患者、带菌者其他动物2.传播途径鼠蚤叮咬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空气传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少数人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受染。3.易感人群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使易感性降低。4.流行特征流行情况人间鼠疫以非洲、亚洲发病最多(80%以上),其次为美洲。亚洲以印度最严重。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和青藏高原。流行性由疫区通过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人间鼠疫与鼠间鼠疫的关系野鼠→家鼠→人类季节性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隐性感染鼠疫的类型(1)腺鼠疫(2)肺鼠疫(3)败血症型鼠疫(4)轻型鼠疫(5)其他: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炎型鼠疫、扁桃体鼠疫等(1)腺鼠疫最为常见,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约占70%)、腋下淋巴结(约占20%)、颈部及颌下淋巴结(约占10%),多为单侧。病程第一天即有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疼痛剧烈,病人常处于强迫体位。治疗及时,淋巴结肿大可逐渐消退;治疗不及时,1周后淋巴结化脓、破溃,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为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2)肺鼠疫病死率极高。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腺鼠疫患者。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咳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仅可闻及少量散在湿啰音或轻微的胸膜摩擦音。︱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肺炎改变。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黑死病(3)败血症型鼠疫多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呕吐、皮肤黏膜出血、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最凶险(4)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鉴别诊断(一)腺鼠疫1.急性淋巴结炎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3.兔热病由免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动体位,预后较好。(二)肺鼠疫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三)败血型鼠疫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治疗(一)一般治疗及护理1、严格隔离消毒患者严格隔离,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彻底消毒。2、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流质饮食,或给予葡萄糖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二)病原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1、链霉素成人0.5/次(首剂加倍),im,q4h,1~2天后改为q6h。疗程一般7~10天。2、庆大霉素成人8万U/次,im/iv,每日2~3次,疗程7~10天.3、四环素成人每日2g,分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好转后减量,疗程7~10天。4、氯霉素成人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脑膜型鼠疫尤为适宜。对小儿及孕妇慎用。(三)对症治疗烦躁不安或疼痛——镇静止痛;心衰或休克——强心和抗休克;DIC——肝素抗凝;中毒症状严重——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腺鼠疫淋巴结肿——一般不需局部处理,已软化者可切开排脓;结膜炎——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四)解除隔离及出院标准腺鼠疫——淋巴结肿大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痰培养(隔3天1次)6次阴性;败血症型鼠疫——血培养连续3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预防接种者——12天。预防(一)管理传染源灭鼠、灭蚤,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病人,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分开隔离。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鼠疫患者的尸体用袋严密包扎后焚烧。(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国际交通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进行严格检疫并灭鼠灭蚤。对可疑旅客应隔离检疫。三)保护易感人群1、加强个人防护参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和高筒靴、戴面罩、厚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等。2、预防性服药磺胺嘧啶,1.0/次,bid;四环素,0.5/次,qid,均连用6天。3、预防接种对象——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加防疫工作人员及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非流行区人员应在接种10天后方可进入疫区。3、预防接种疫苗——鼠疫活菌苗方法——皮下注射,6岁以下0.3ml,1~14岁0.5ml,15岁以上1ml。——划痕法,6岁以下1滴,7~14岁2滴,15岁以上3滴。保护时间——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后免疫力降至最低,应每年接种1或2次。国内相关产品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BY-2630R肺鼠疫耶尔森氏菌F1荚膜蛋白抗体(N端)鼠疫菌诊断噬菌体鼠疫菌诊断血清鼠抗鼠疫F1蛋白/鼠疫耶尔森氏菌荚膜抗原F1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