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能源与社会进步4.1能源与社会文明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能源支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4.4万年前就已出现。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1)利用能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采猎文明——人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人类为了生存,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形成了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仅能维持个体延续和繁衍的低水平物质消费方式。人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柴薪·马车·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基本相对和谐柴薪是第一代主体能源。人类学会用火之后,首先用树枝、杂草做燃料。人口数量增加、活动范围增大、出现过度开垦与砍伐。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4.1能源与社会文明4.1.1社会文明的进化过程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不和谐状态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和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消耗,造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人与自然不和谐状态十九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电气时代,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绿色能源·能源革命·未来文明——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状态(2)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绿色文明追求目标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生物化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200年内逐渐耗尽。20世纪60年代以来,“能源革命”的呼声日渐高涨,其目的是以绿色能源,包括新能源(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色能源将有望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黄土)工业文明——黑色文明(煤炭燃烧)未来文明——绿色文明21世纪人类发展的目标:追求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亦即绿色文明。绿色文明的本质是一种社会需求,它一方面是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是要满足人类持久的自身的胜利、生活和精神消费的生态需求与文化需求。(1)什么是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1)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发展的过程。工业化20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2)英、美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按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分类。如下:①“起飞”前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靠增加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投入实现-又称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2.1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②“早期经济增长”阶段: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原因是靠用工业中的机器操作代替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实现。为此,机器制造业和作为机器制造业基础的其它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段制造业等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投资驱动,M.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称作“投资驱动阶段”。③“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实现。M.波特把这个阶段称为“创新驱动阶段”。④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个时期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IT)或信息通信技术(ICT),信息化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年份产业英国美国1700农业工业服务业562222---1820农业工业服务业3733307015151890农业工业服务业1643413824381998农业工业服务业2267232374(1700~1998年)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国香港0.215.584.3美国1.424.474.2德国1.123.971.0中国台湾2.031.067.0日本1.431.866.8新加坡0.134.465.5韩国4.441.454.2印度21.427.050.6中国大陆15.251.233.62001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净产值占GDP的比重(%)186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970年英国英国美国美国美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苏联美国德国德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法国法国德国历次工业革命后各强国工业化排序:(2)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对比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留下了种种遗患;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耗。表4-1~表4-4列出了17个主要先期工业化国家2000年的一次能源(油、气、煤、水、核)的产量和消费量、人均占有量的比较。(续)(3)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人均消费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能源消费量美国最大,达8.19吨标准油当量(toe),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5.86倍;就连消费量最小的希腊和意大利,其人均消费量也有2.8吨和2.9吨,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2倍和2.07倍,17国平均人均能耗是世界人均能耗的3.95倍。17国能源消费以优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四小龙)和香港等地区在二战后,短短30~40年间内就已经达到先期工业化国家相应的工业化水平,令世界瞩目。这给世界上还属落后群体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也促使我们反思并重新理解工业化进程。这几个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能源产量却极低。见下图。4.2.2新兴快速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但是,这些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对矿物能源的消费量却大得惊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7%,人均一次能源平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6倍从经济水平的角度对比资源禀赋、生产与消费三者的关系,表明国家(地区)矿物能源的贫富、生产能力与消费水平高低并无直接关系。能源禀赋差、产量低、消费水平高的“透支式”的消费模式是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共同特征(1)能源总储量不足,保障程度不高在储量下降、消费猛增的形势下,不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占有量来看,中国许多资源的储量已无大国地位。我国现有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世界总量的16%,石油1.8%,天然气0.7%。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加和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占世界化石能源总储量的比例不足11%。与占世界人口21%的人口比例相比较,中国已发现的主要能源的储量不是丰富,而是相当贫乏。4.2.3中国的能源消费(2)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需求压力巨大与人均GDP一样,主要能源的人均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与主要能源的人均消费量具有可循的相关关系。表4—7中国人均能源占有状况及与几个主要大国的对比。表4—8中国主要能源人均产量消费量及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3)能源结构问题突出,优质能源短缺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不理想,如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太小。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例。4.2.3中国的能源消费(4)单位产品能耗高【中国能源消耗与工业七国(G-7)的比较:G-7国家每创造1美元的能源消耗(1993年不变价)如下:美国:16×106J;日本:6×106J;德国:9×106J;法国:9×106J;意大利:8×106J;英国:13×106J;加拿大:2l×106J。平均值11.7×106J。中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69×106J】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G-7国家平均能耗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是中国的必由之路!(4)高能源消耗引致生态环境恶化正如胡锦涛原总书记所说,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习近平总书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消费结构的国际分析比较化石能源占人类一次能源消费的90%左右。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大约占2/3左右。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比重较高,使用较清洁的和优质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比重较少;二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能耗水平较高,利用率低。4.2.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比较在能源消费行业结构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运输业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平均约占30%。美国:750辆/千人;中国:100辆/千人【在许多工业化国家,运输部门排出由人为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2%,碳氢化合物的40%,颗粒物质的13%以及硫氧化物的3%。】(靠电力、液化天然气、酒精、太阳能等)新能源驱动的汽车在整个汽车行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能源结构包括能源保有结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而生产结构主要受资源的保有结构制约,因此能源结构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保有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2000年,世界平均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40%左右,天然气占24%,煤炭占26%;发达国家平均为:石油占42%,天然气占24%,煤炭占20%;按照我国的统计数据能源消费结构为石油占23%,天然气占2.5%,煤炭占67%左右。】比较结论: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虽然与发达国家差异很大,但已趋先期工业化国家之势。2)20世纪,先期工业化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从煤炭到石油,从石油到天然气的能源结构调整过程。3)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典型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类似。4)我国的资源结构能否保障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的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的比例均不足10%,最大可采总量也只有200亿吨油当量,而且这些资源也不可能全部采出。因此,在没有新型能源出现并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之前,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调整将面临长期巨大的压力,优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将日益依赖进口。(2)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上的重要的区别还在于能源的消费量和能源效率上。从商品能源的消费量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以及俄罗斯、东欧是最大的商品能源消费者,这些国家合计占世界人口的22%,但是他们却消费了全世界商品能源的82%。按人均计,高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量比低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量高15倍。全球平均每年每人消费量是560亿焦耳。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800亿焦耳,中国为220亿焦耳,印度为80亿焦耳,尼日利亚为50亿焦耳。1973年,石油危机,OPEC石油禁运+提价发达国家开始注重节能和能源多元化。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下降了1/4~1/3甚至更多。矿物燃料是有限的,对石油依赖性很强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和利用节能技术,在不提高能耗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达国家能耗的降低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低能耗产业——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发展中国家的能耗情况:发展中国家大约拥有世界78%的人口,却只消费18%的商品能源。对于某些国家木柴仍是最主要的能源(如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尼泊尔、尼日利亚、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