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实践与国民经济核算——讲课提纲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孙庆国2007年7月26日2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近17%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54168亿同比增25.9%上半年贸易顺差为1125亿美元上半年GDP为106768亿元同比增11.5%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4%)3目录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三、统计改革问题的思考4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一)统计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和人们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统计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对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统计体制、统计标准、统计制度和方法进行了大力改革。统计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二)主要统计数据是可信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主要结构国际、国内在使用统计信息的同时,对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及可信度非常关注,统计数据究竟可不可靠,能否反映中国的实际?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1、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市场经济利益机制多元化;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社会诚信度和配合度下降;统计制度方法不能适应。6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2、对主要统计数据的基本评价对宏观主要数据的评价:尽管存在质量问题,但总的趋势和主要结构是对的。对微观数据的评价: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有虚有瞒,过去以虚为多,当前以瞒为多;对消费方面的统计数据,偏小为主要倾向;对投资方面的统计数据,由于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不同,或偏大或偏小;对人口相关统计数据,偏小为主要倾向。此外,统计数据的质量变化呈现出一些周期性变化。7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3、统计指标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除了专业统计之间的重复指标;◆撤消了多数过时的统计指标;◆增加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指标;◆经济、社会和科技指标“三位一体”;◆统计指标标准化。8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4、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必要的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等方法”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建立人口、农业、经济普查◆已建立粮食、棉花、油料、大牲畜、耕地面积、农业中间投入、城乡住户、农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建筑业价格、劳动力变动、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限额以下商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抽样调查◆已建立超级汇总和重点企业直报制度9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5、逐步建立了基本调查制度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机制基本的统计调查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反映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稳定、持续发展的一面;专项调查,具有灵活、快速的特点,反映了经济、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变化的一面。10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6、加强了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内部和政府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工作▲制定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开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清理工作;▲建立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的公开发布制度;▲提出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应互为补充,形成科学、系统、协调一致的政府统计体系的目标。11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7、统计技术手段的改革加快现代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步伐,由过去的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手段,逐步改变为计算机、网络在线为主的工作手段。12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三)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1、卖方市场已变为买方市场;2、总量扩张式的结构调整已转换为以提高质量与效益的结构调整;3、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转变;4、由政府独家承担风险变化为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风险。13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金融体制改革由间接融资为主逐步变为直接融资为主•社会劳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政府职能逐步调整5、建设全面小康社会6、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建设和谐社会14一、中国统计的总体状况(四)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统计基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2、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簿弱,急需加强3、统计工作的透明度仍需提高4、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仍未理顺5、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差距6、社会统计比较薄弱7、资源环境核算有待建立8、统计管理体制和调查方法有待完善15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建立起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2年至1984年,采用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阶段;★1985年至1992年,MPS和SNA(国民账户)体系共存阶段;★1993年至今,与联合国新SNA体系框架接轨阶段。16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资产负债核算17(一)GDP的概念、意义和局限性1、GDP的概念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18常住单位定义: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1)经济领土定义: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范围:①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②位于国际水域,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③在国外的领土“飞地”;④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19(2)经济利益中心定义: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基本条件:①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如住房、厂房;②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③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年。20生产活动(1)货物和服务货物是存在需求并能够确定所有权的物体,货物的所有权能够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之间交换。服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为特定的对象提供的。服务的提供之时,就是向消费者或用户交付使用之时。(2)生产活动生产就是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21(3)生产范围1)所有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2)生产者用于自己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3)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一定时期核算期:一般指一年或一个季度。最终成果不包括中间产品,剔除重复计算。22国民总收入(GNI)国民总收入也即过去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等于各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之和,计算公式为: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23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再分配的最终成果,它等于各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之和。计算公式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净额242、GDP的重要意义美国学者和官员对GDP的评价(1)萨谬尔森(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象,它能够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收缩还是在膨胀,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还是处于通涨的威胁之中。25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GDP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2)马丁·贝利(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及时的和准确的GDP或GNP数据,我和其他人怎样谈论美国经济和商业周期。26(3)罗伯特·鲁宾(前美国财政部部长)GDP核算向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了美国经济的健康情况的极其重要的特征。今天,我们制定出较好的经济政策,因为GDP核算使我们较好地了解政策的作用。我们应当为实现GDP核算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保持我们的统计基础建设跟上迅速发展的经济。27GDP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1)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2)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3)失业率——奥肯定律:△u=-0.5(y-2.25)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83、GDP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战略目标1)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战略目标2)十六大制定的战略目标3)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战略目标29(2)规划、计划目标1)“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22个,其中与GDP有关的指标有6个,包括两个经济增长指标,两个经济结构指标,两个人口资源环境指标:①两个经济增长指标GDP: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翻一番,年均增长6.6%。30②两个经济结构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40.3%提高到2010的43.3%,5年提高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3%增加到2%,,5年增加0.7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14个百分点.③两个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312)年度计划目标①GDP:增长8%左右②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③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到1.45%324、GDP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1)GDP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联合国会费比额=一国GNI占世界GNI比例×(1-宽减率)宽减率=(世界人均GNI-该国人均GNI)÷世界人均GNI×85%(2)GDP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世界银行关于收入等级的分类及其优惠政策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要向基金认缴一定的份额,成员国在基金的份额决定其在基金的投票权、分配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及向基金借款的份额。各成员国份额的大小由基金理事会决定,综合考虑成员国的GDP、黄金与外汇储备、进出口额、出口额占GDP的比例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几种新的份额测算方案的特点:(1)对GDP、经济开放度、经济波动性、储备资产进行加权;(2)GDP有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完全按市场汇率计算,完全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按两种方法混合计算。(3)在国际组织的地位和发言权345、GDP的局限性(1)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3)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活动(4)不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356、基本计算方法(1)生产核算的基本方法1)现价核算生产法:生产法GDP=Σ(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收入法GDP=Σ(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支出法: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362)不变价核算缩减法:利用价格指数对现价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进行缩减外推法:利用物量指数对基期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进行外推37(2)使用核算的基本方法1)现价核算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出口进口382)不变价核算①构成项目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出口进口②基本方法缩减法397、GDP数据的变化(1)经济普查年度GDP数据的变化1)GDP总量的变化:从136876亿元上升到159878亿元,增加23002亿元,提高了16.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21298亿元,提高了48.7%2)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从31.9%上升到40.7%,提高了8.8个百分点408、GDP数据的变化对若干重要比例关系的影响(1)宏观税负(2)M2/GDP(3)对外贸易依存度(4)单位GDP能耗(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6)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7)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8)研发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