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一、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改写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着作,它的写作背景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已经由它的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提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确立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要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重在思想建党。这是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大的历史背景。从具体国家建党情况看,在欧美各国中最早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成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德国的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反动政府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企图宣传一些庸俗的折中主义,以抵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而从德国党本身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又受来自工人运动内部的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影响。这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杜林以社会主义的“改革家”面貌出现,他拼凑了一套所谓包罗万象的“终极的真理”和最终形式的理论体系,企图以其假社会主义理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从而瓦解工人运动。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扞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维护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国工人党是在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其他机会主义者也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混入革命队伍,散布各种错误思想。为了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成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帮助它同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堕落为宗派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之后,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从《反杜林论》中抽出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于1880年分期刊登在《社会主义评论》第3—5期上,原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版德文版单行本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的发表,在各国无产阶级中引起了普遍而巨大的反响。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相学习,把它当做同机会主义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党的建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着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1880年给该书写的《法文版前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之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这一着作主要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着作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二、内容讲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由五部分组成:马克思写的l880年法文版前言、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1892年英文版导言和正文三章。这里对正文部分作以介绍和讲解。第一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肯定了他们的积极思想成果,批判了他们学说中的空想成分,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必须首先使它摆脱唯心史观的支配,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历史局限性欧洲无产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在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除了存在着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外,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立。在每一次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中,都爆发过反对剥削者的早期无产阶级的独立运动,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在16、17世纪,有莫尔和康帕内拉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18世纪有摩莱里和马布利的表现为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19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大量弊病,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关于理性王国的学说宣告破产,这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提出他们的社会主义学说。但是象启蒙学者一样,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看作偶然发现的人类理性和永恒真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那时,大工业在英国刚刚产生,在法国还完全没有,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还很不发展,解决这些冲突的手段还没有从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展现出来。所以,他们只能从头脑中发明新的社会制度,并且幻想通过宣传示范去实现这种社会制度,从而注定这种学说一开始就是空想的。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和他们的学说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在1802年就看到法国革命不仅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而且是贵族、资产阶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他还提出了一切人都应当劳动的思想。1816年,圣西门已经有了关于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这种观点的萌芽,而且明白地表达了“废除国家”的思想。?傅立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是他学说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内容。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恶性循环”中运动,贫困是由过剩产生的,这里他已对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他第一次提出了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尺度的思想。傅立叶最伟大的地方表现在他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他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并且断言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上升和下降时期。?欧文从法国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所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理论;认为新的强大的生产力是改造社会的基础,是大家的共同财产,应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他还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的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他系统地制定了消除阶级差别的方案。?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从而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他们在对未来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他们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含有某些辩证法的见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了这些积极的思想成果。?三、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理性的体现,这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曾经长期地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被他们看作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他们每个学派的创始人对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解释又各不相同,因此,这些学派创始人的比较温和的批评意见、经济学说和关于未来社会的观念只能被混合为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即首先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冲突和阶级斗争进行深入的考察。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92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论述了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批判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一、古代辩证法和近代形而上学的产生,黑格尔哲学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局限?辩证法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古希腊就已经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甚至“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古希腊辩证法认为: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这种原始的、素朴的辩证法世界观实质上是正确的,并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古希腊辩证法的局限性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这种局限性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辩证法逐渐被形而上学所代替。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要认识事物的细节,就不得不把这些细节从各种事物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另一方面,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人们研究这些细节提供了应有的材料。于是,人们开始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进行研究。这种做法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法从自然科学中被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正和负绝对互相排斥;原因和结果处在相互对立之中,等等。这种观点看似合乎常识、极容易理解。但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它的片面性、狭隘性、抽象性就显现出来,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中。例如,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所以,每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正和负的关系,正如它们是彼此对立的一样,它们又是互相渗透和不可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关系是不同的,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的,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已经同自然科学达到的成果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因此,要精确地描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即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运动、它们的变化、它们的产生和消逝等方面去考察它们)才能做到。近代德国哲学一开始就是以这种精神进行活动的。它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他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的事物和过程的反映,相反地,现实的事物及其发展只是某种“观念”的体现。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所以,黑格尔的哲学中实际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它以历史的观点作为基本前提,即把人类的历史看作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其本性而言是不能因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结束的;但另一方面,它又说它自己就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全部内容。从这个角度看,黑格尔的体系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流产。二、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旦了解到近代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的荒谬性,就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这是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19世纪30-40年代,随着大工业和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要求有一种新的思想理论作指导,这是现代唯物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同于18世纪那种纯粹形而上学的、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它在本质上是辨证的,是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它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一切哲学的缺陷。以往的哲学,包括黑格尔哲学,都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沿着狭小的圆圈循环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自然界同样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天体上的有机物种一样是有生有灭的;至于循环,即使能够存在,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向上发展的循环过程。以往的哲学,产生在科学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哲学家们为了说明世界,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