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心学国学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一、了解、感知传统文化孔子10、“已所不欲,勿施与人”是谁的名言?孟子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弟子规》8、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古道西风瘦马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下一句京剧、国画、中医9、我国的三大国粹是赵州桥5、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是颧雀楼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上的是哪座楼?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习俗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春节贴春联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习俗?张择端1、传统文化的含义一、了解、感知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形式含义(内容)影响地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落魄泰伯庙,收魂抵陀寺”指的是无锡春季举行的什么活动?庙会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在历史上是苏南一带沪宁之间规模最大的庙会是:三月二十八惠山东岳庙庙会(惠山庙会,或叫“老八谢)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寄畅园号称无锡历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馆的是:惠山古镇清明桥古运河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大阿福具有浓郁的吴地文化特色,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经典曲目:双推磨、珍珠塔等锡剧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尚德”典出孔子赞誉泰伯“至德名邦”之语。该牌坊至今立在无锡梅村。吴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3280多年前吴泰伯为让贤三弟季历,偕弟仲雍从陕西南奔太湖之滨的无锡梅里,“断发纹身”,入乡随俗,发展生产,饲养畜禽,开渎筑城,立国“勾吴”,开创吴文化,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发展了江南经济。无锡的城市精神:“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合作探究一】材料一:“尚德”典出孔子赞誉泰伯“至德名邦”之语。从古代“胸怀天下、针贬时弊”的东林党到近代“以诚为本、实业报国”的荣氏家族,再到当代“艰苦创业、共同致富”的华西村等一批典范,无不体现出“尚德”和“务实”这两个重要的精神元素。今天,它已经成为无锡的城市精神:“尚德务实,和谐奋进”。材料二:《龙文》这首歌由台湾音乐教父小虫操刀作词作曲,两岸歌手合作,传达出团圆的愿望。歌曲在节目中一经播出就倍受观众喜爱,网络点击量破千万,各种翻唱也在网上流传。这首歌的风行因为非常有感染力,它唱出了“根植在大家心底的浓厚传统文化情怀”,“听到这首歌觉得很感动,为我们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为我们生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而自豪”。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了解、感知传统文化3、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孔雀东南飞》故事梗概: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勤劳贤慧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呼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合作探究二】(1)你对焦仲卿的孝是如何看待的?古代的孝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说说你所知道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1)你是怎么看待的焦仲卿的孝?古代的孝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焦仲卿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而软弱。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愚孝,但焦仲卿生活在东汉末年,儒家文化已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孔夫子的“孝道”深入人心。因此焦刘之死是历史的必然,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又被逐渐推广到整个社会。(包袱)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正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财富)二、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作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双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二、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3)说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极必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材施教”、“化名成俗,其必由学”“有志者事竟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从四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女子无才便是德重男轻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缠足贞节牌坊封建迷信厚葬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一个民族、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二、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3、传统文化的特点一、了解、感知传统文化二、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作用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继承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①传统文艺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仅存在于历史中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2.联合国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A.被联合国赋予了新的内涵B.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对当今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D.具有两重性,精华与糟粕并存C3.“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右侧漫画《悟空故里》警示我们()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发展传统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尊重客观事实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在发展经济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B4、(2010年江苏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解析】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题干表明了这一点。B说法片面;CD项与题意无关。5、(2011北京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6、(2011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7.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2011年4月3日,由陕西汉服爱好者组织的西汉三陵宗庙祭礼隆重举行。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古老民俗礼仪。此次议程包括射礼和宗庙祭祀,其中以射礼为主,采用中国传统乡射礼议程。射手所穿礼服叫玄端,上身黑色代表天,下身红色代表地,专门在祭祀时穿。现在汉服已经超越了汉族服饰的界限,作为载体,它体现的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融合。一位围观的老者感慨道,现在中国传统民俗消失得太快,所幸有这样的民俗倡导者,那些“80”后、“90”后才能够认可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精粹,从而在记忆深处打上中国元素的烙印。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射礼”“宗庙祭祀”等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3)①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文化社会、个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要一分为二地辩证认识。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摒弃。(10分)③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根基,我们必须反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接收的错误倾向,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答案:1)他们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2)都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等。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利于激励人们的精神,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则对人民的思想有腐蚀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出现的“读经热”、“四书五经热”、“国学热”。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的作用。(1)传统文化里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它的作用应该辩证分析,不能一概而论。(2)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利于激励人们的精神,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则对人民的思想有腐蚀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