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将本节课文预习一遍后,填写下表。(1)预习后,还有哪些问题?--------------------------------------------------------------------------------------------------------------(2)我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课前预习,发现问题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2.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重点)3.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重难点)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人口的迁移阅读教材P8至P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居住地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③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一、人口迁移的定义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者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国内人口迁移:A1→B1、C1→A2国际人口迁移:C1→D不属于迁移的:A1→A2、C1→C2人口的空间变化•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时间特点迁入地迁出地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二战后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旧大陆(欧亚非)亚非拉等新大陆(美洲、大洋洲)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人口的空间变化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时间影响因素特点流向古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大批迁移迁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国家有组织、有计划从东部城市派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农民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自发迁移,流量增大内地→沿海;山区→平原;农村→城市;贫困地区→发达地区;出现大规模“民工流动”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小练:判断对错(1)上海市小红来重庆上大学不属于人口迁移。()(2)加拿大是传统的移民国家。()(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人口的空间变化•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们仔细阅读P10、P11的案例2和案例3,同一组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然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第一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美国第二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美国第三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美国第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南北战争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城市环境改善与老工业区的重建人口的空间变化•2.我国古代第一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我国古代第二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我国古代第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出上诉因素以外,还有那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现象:等。从以上案例我们可知:人口迁移受战争、经济、政治、个人意愿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人口迁移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难以忍受金人的统治,“靖康之难”达到人口迁移高潮戍边、逃难、避税、经商人口的空间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因子机制例子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类迁移。美国老人向“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了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水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早期的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随其早期开发利用而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人口的空间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相对于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以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婚姻家庭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迁移,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人口的空间变化政治因素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尤其重要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我国朝代的更迭和都城变化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起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当今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人口的空间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空间变化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迁出地推力迁入地拉力人口迁移推拉作用能否由A地区迁移至B地区,要看A地区“推力”(离心力)和B地区“拉力”(吸引力)的大小,而这两种“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1)分析上表可得出,推动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B.各国资源分布的差异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下表反映了世界2001--2005年人口迁移情况,回答下列1,2题D随堂小练:人口的空间变化(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其经济发展D.对于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C人口的空间变化•三、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出地:农村内陆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迁入地:城市沿海东部地区发达地区民工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影响1.缓解流出地区人口压力2.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3.导致农村地区土地荒芜、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影响1.弥补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2.提高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3.加剧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原因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小练:(2014·广东高考)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C人口的空间变化归纳总结影响迁入地影响1.缓解流出地区人口压力2.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3.导致农村地区土地荒芜、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迁入地影响1.弥补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2.提高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3.加剧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堂练习•(2016年,浙江文综)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关于我国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DC人口的空间变化•(2015年,山东文综)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3.4题。•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CA人口的空间变化•(2013年,新课标1)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5、6题。•••5.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6.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人口年变化率/%DA人口的空间变化反思与总结学完本节后,反思自己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预习后,所存在的问题是?------------------------------------------------------------------------------------------------------------------------------(2)预习后,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3)我还存在哪些困惑尚未解决?------------------------------------------------------------------------------------------------------------------------------(4)我将如何解决这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