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色建筑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年来的成就三年行动计划地方标准规范重点特色案例一、二、三、四、近年来成绩斐然——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作,共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30项,其中3项获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率先全面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制度,制定实施《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和《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率先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省财政累计安排8500万元,各地政府每年也安排专项资金3500余万元,累计带动全社会投入建筑节能超过200亿元,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省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工作,累计争取资金达63469万元(不含宁波);——率先出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两市六县一镇”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区域示范,累计实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使400多万户城乡居民用上太阳能热水器;——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编制了《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大批地方标准;——率先开展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我省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被列入国家示范项目,浙江大学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得到了住建部和教育部的高度评价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强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加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间健康、舒适程度,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计划》明确,通过三年的努力,绿色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新建建筑绿色水平明显提高,建筑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计划》指出,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树立建筑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切实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和资源消耗。全面推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推进全省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计划》还明确三年实施计划的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绿色适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地方标准、规范及规程金都·高尔夫艺墅东区杭州市综合办公楼节能改造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案例一:金都·高尔夫艺墅东区金都·高尔夫艺墅东区项目是由浙江金盈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属杭政储出〔2007〕37、38、43、44号地块,位于杭州市转塘镇北部。东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15193m²,总建筑面积(不含地下车库及架空层绿地)292693.59m²。项目分三期即四个组团建设,均为高层建筑。1.节能与能源利用。本工程住宅用电标准为每户6kW~10kW。电采用放射式供电。设置一集中电表箱。每户住宅内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空调插座外,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灯具及光源均选用高效节能型(包括镇流器),光源采用电子节能灯,荧光灯采用T5管,带电子镇流器,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以利于节能。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采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制方式,除电梯前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红外声光感应延时自熄控制,并且采用低能耗电气设备。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住宅供水采用竖向分区,低区、中区、高区加压供水均由设在地下室的集中生活水泵房加压供给。加压供水设备采用带变频调速的供水设备。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方面,最大程度上体现简约、实用的原则,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1.47%低于2%。此外,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80%采用商品砂浆,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污染。4.室内环境质量。居住空间开窗视野良好,且各栋建筑均能获得较好的日照条件,每户至少有一个主要功能空间(卧室、起居室、客厅、书房等)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采光方面,主要功能房间的外窗与其房间地面的面积均大于1/7。5.运营管理。运营中安装水、电、燃气分户和分类计量收费;具有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为水泵房、强电间和弱电间。6.绿色建筑成效。运营中安装水、电、燃气分户和分类计量收费;具有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为水泵房、强电间和弱电间。案例二:杭州市综合办公楼节能改造杭州市综合办公楼建造于1985年,是杭州市政府重要的行政办公场所,涉及行政事业单位33个,办公人员逾1000人。综合楼占地面积9302m²,其中主体建筑为两幢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2.36万m²。2005年综合楼改造工程开始逐步进行,至2010年初在室内外环境的改善,能源、水、材料等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多项绿色改造。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结合运营管理特点选取成套的绿色创新技术,有效地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节能管理模式。1.室外环境改造。综合楼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有限,庭院面积仅4560m²,停车压力近年不断增长。通过合理规划,采用空间复合、时间控制等多种手段,改造后综合楼的停车位数量增加到原来的240%。2.节能改造。外墙、屋面、外窗、可再生能源利用、炊事设备、热水设备、节水器具、电气自控系统、电梯节能等方面均进行改造,能耗实时监控系统,节水,节材。3.运营管理。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改造工程通过安装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建立起有效的节电、节水管理机制。实现对综合楼各进驻机关单位用电用水情况的24小时连续监测和自动统计记录。4.绿色建筑成效。综合楼改造主要关键节能技术的经济回收期基本在10年以内。通过各种手段的综合利用,综合楼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5.经济效益。综合楼的低碳改造,作为一项多方面多内容多角度的综合性工程,始终强调技术手段的可操作性与适宜性,强调利用投入产出性能较好的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案例三:宁波诺丁汉大学1.物理结构描述。整个建筑看上去像一个倾斜的塔楼,北边完全封闭以防御冬天的寒风,其他三面封闭以保持建筑拥有足够的光线。整个建筑的外层由网状的玻璃幕墙包围。2.环境设计策略。该建筑的设计通过高性能围护结构、暴露的蓄热体、日光及太阳能控制、塔楼的自然通风、实验室和工作间的管道通风五项环境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用于供热、制冷和通风方面的额外能源的需求。3.自然光和日照控制。大楼外表的几何特征和它的朝向被设置成使它的南墙在夏季日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阴影中。大楼仍然保持着接收日光的能力。大楼的南侧可以在冬季获得有益的日照,并利用这部分能量在建筑的双层外墙结构之内对通风的气体进行再加热。4.供热和制冷。使用HRHH-0182型地源热泵机组,SYBCTDH115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太阳能热水储罐、太阳能集热器等。在寒冷的季节,大楼中唯一需要额外加热的是新风,(当外界非常寒冷时)南侧幕墙对新风进行被动式预热后,会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将其输送到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5.通风。在春秋两季,大楼内的绝大部分空间通过通风孔开启装置进行自然通风。炎热潮湿的夏季,有必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和冷却,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系统正好可以提供所需电力。6.照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系统可提供人工照明和小功率办公设备,如电脑、传真机等所需电能。7.风力发电。在建筑物屋顶安装1台2kW风力发电机,实现风光互补,为建筑提供所需电能。8.绿色屋顶。大楼实验室屋顶采用绿色屋顶,包括六层:根阻层、排水层、滤水垫层、栽培基质层、植被层和混凝土层。9.雨水收集系统。在进入半地下室的建筑入口前,建造了约600m2的斜坡,用于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再利用。10.绿色建筑成效。首先是建筑本身的节能,主要通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宁波市季节变化特点(气温、日照、风向、空气湿度变化等),采用新型的自然通风技术、采光设计技术等减少建筑通风和照明的电力消耗。案例四: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秋水路以北,江汉路以东,闻涛路以南。科技馆用地面积16718m2,总建筑面积为33656m2,地上建筑面积为26392m2,地下建筑面积为7264m2,容积率1.58,绿化率20%,地下建筑为1层、地上建筑为4层,建筑高度为38.6m。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外围护结构主要为玻璃幕墙与金属幕墙,侧墙、平屋面及玻璃幕墙上的电动开启窗(通风散热)的开启角度均为30度,采用电动推杆式开窗器。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夜景照明由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主供电源,其发电量占总建筑用电量的比例约4.91%。太阳能发电系统分成屋顶区域和幕墙遮阳区域两个系统,采用用户侧低压并网系统形式。3.峰谷电价与冰蓄冷技术。采用井水、冰蓄冷综合利用方案。设置2台制冷量为1730kW三工况水源热泵机组,在22∶00至次日8∶00电力低谷期内三工况主机制冰,总蓄冷量为6120RTH,满足大楼夏季负荷要求。冬季开启两台水源热泵可以满足大楼冬季负荷要求,生活热水由机组热回收来提供。4.室内环境。中庭、走廊、与中庭相通的展厅等区域采用低速风道全空气系统,屋顶排风机在过渡季节开启,空调机组可全新风运行,直接引入室外新风。空气处理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过滤器压差、CO2浓度监测装置及风机监测等。5.建筑节水的设计。雨水采用重力流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收集后经悬吊管、立管接至室外雨水管。室外人行道、广场、庭院等地面铺装采用透水地面,采用就地入渗方式。对屋面雨水和道路、绿地内的多余雨水进行收集,经过初期雨水弃流池排入北侧景观湖蓄积。6.绿色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系统包括通风空调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电梯系统、电动窗控制系统、遮阳控制系统、各动力系统计量控制、生活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中水控制系统、雨水控制系统、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7.先进的运营管理团队。物业部门通过ISO14001认证,并建立节能、节水管理、耗材管理、绿化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建筑运行参数实时监测系统,对建筑内的空调通风系统冷热源、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有效监测,案例五: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物整体向南倾斜15度,具有很好的建筑自遮阳效果。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南向围护结构可阻挡过多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热量则可以进入室内,北向可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这种设计降低了夏季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改善了室内环境2.高能效的地源热泵系统。绿色建筑科技馆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3.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三层选用索乐图日光照明技术。阳光经采光罩聚集并直接折射到传输管道,光线沿着管道向下反射穿越房顶到达顶棚,最后经漫反射洒落在房间的每个角落。4.可再生能源利用。屋顶设置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多晶硅光伏板296m2,装机容量为40kW;采光顶光电玻璃57m2,装机容量为3kW;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并入园区2MW太阳能发电网。5.适宜的绿化技术。在地块内结合实际情况铺设景观绿化。6.建筑节水设计。屋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排至室外检查井。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封闭内河,作为雨水调节池,做中水的补水。7.最大限度的节约建材。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不但能够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减少材料损耗。8.室内环境优化。日照和采光、自然通风、主动通风装置、可调节外遮阳。9.节能管理模式。杭州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聘请其母公司浙江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获取ISO14001认证的物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