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湖南省统计局发布时间:2011-03-0709:35]2010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活动,启动“工业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民生事业显著进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全面和超额完成。一、综合综合实力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20.34亿元,增长15.1%。分产业看,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4.42亿元,增长4.4%;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5.73亿元,增长21.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2.74亿元,增长21.8%;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0.19亿元,增长13.1%。一、二、三产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62.1%、32.8%,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7、9.34、4.9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一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首次下降到20%以下,全市三次产业比为18.6:45.5:35.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6%。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2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7.9%。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9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1%,城镇零就业家庭431户,失业再就业人数4.22万人。物价指数稳中趋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9%,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10%(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4%(全省)。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项目)呈现“七升一降”的格局,上涨的七类为:食品类价格上涨6.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8%,衣着类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交通通信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5.6%;下降的一类为: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80起,上升18.7%;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54起,上升3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7,下降0.09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14,下降2.77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8,下降1.44个百分点;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1.26,下降2.50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民生问题薄弱环节较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节能减排任务重;就业压力较大等。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429.63亿元,增长4.4%。其中,种植业产值181.44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19.7亿元,增长14.0%;牧业产值194.82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25.7亿元,增长5.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9.57千公顷,增长2.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1.15千公顷,增长1.6%;油料种植面积149.72千公顷,增长9.7%;蔬菜种植面积93.31千公顷,增长3.4%。粮食总产量333.63万吨,增长0.5%;出栏肉猪963.81万头,增长2.1%;出栏牛11.96万头,增长12.9%;出栏羊54.86万头,增长10%;出笼家禽10212万羽,增长7.8%;水产品产量24.96万吨,增长5.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3969家。24家国家及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及利润分别增长28.5%、18.5%、17.8%。农民专业合作社512个,增长55.6%,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4.8万人,增长37%。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1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0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2.37亿千瓦时,增长8.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7.72万千瓦,增长8.3%。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2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增通电话的自然村50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40个,新增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的行政村250个。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快速增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62.74亿元,增长21.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8.63亿元,增长23.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29.09亿元,增长31.2%;重工业增加值409.54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的六大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71.19亿元,增长1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37.69亿元,增长1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52.31亿元,增长3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增加值23.86亿元,增长1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71.04亿元,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27.81亿元,增长28.9%。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10家,净增139家。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煤产量1503.83万吨,增长5.5%;发电量80.70亿千瓦时,增长13.7%;混合饲料34.83万吨,增长30.3%;水泥741.81万吨,增长31.6%;钢材127.32万吨,增长13.9%,变压器9408.79万千伏安,增长31.9%;十种有色金属40.03万吨,增长20.2%。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91.2%,比上年提高51.3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12.73亿元,增长40.8%;利税119.74亿元,增长48.7%;利润62.81亿元,增长64.5%。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64.83亿元,增长32.2%;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2.99亿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7.91万平方米,增长2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0.74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15亿元(含跨区项目投资43.02亿元,不计增速),增长36.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4.5亿元,增长32.6%。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4.32亿元,增长18.3%。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1423个,增长61.5%。工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81.89亿元,增长54.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9.44亿元,增长57.3%;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6%。其中,采掘业投资50.57亿元,增长36.3%;制造业投资257.2亿元,增长30.2%。基础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17.2亿元,增长38.7%;基础产业投资31.76亿元,增长62.6%。其中,交通运输、城建设施、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8.3%、29.6%、6.5%。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200个在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1亿元,增长28%,为年计划投资的103.7%。按行业分,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22.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76.2亿元(含国省重点工程),社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全年共有63个重点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65.31亿元,增长58.3%。商品房施工面积1110.72万平方米,增长29.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4.37万平方米,增长25.9%。五、内外贸易和旅游社会消费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12亿元,增长19.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13.08亿元,增长37.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21.4%,化妆品类增长24.1%,家具类增长43.8%,通信器材类增长50.5%,汽车类增长80.4%。对外贸易有所回升。全市进出口总额7.88亿美元,增长0.3%。其中,出口7.05亿美元,增长19.7%;进口0.82亿美元,下降60.2%。一般贸易出口额6.39亿美元,增长12.3%;加工贸易出口额0.65亿美元,增长230.0%;来料加工0.26亿美元,增长2081.0%;进料加工0.39亿美元,增长111.9%。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6亿美元,增长12.4%。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50万美元,增长16.0%,占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5%。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8亿美元。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2.74亿元,增长37.7%;接待国内外游客1959.22万人次,增长30.2%。接待国内游客1948.69万人次,增长30.3%;国内旅游收入100.1亿元,增长37.7%。接待入境游客10.53万人次,增长29.8%;旅游外汇收入0.43亿美元,增长34.6%。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13个。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市货物周转量195.00亿吨公里,增长25.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77.62亿吨公里,增长25.8%;水运货物周转量17.38亿吨公里,增长21.6%;客运周转量80.03亿人公里,增长16%。全市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7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9公里。邮电通信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83.88亿元,增长1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80.27亿元,分别增长15.4%、16.4%。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56.4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3.51万户,增长7.2%。移动电话用户299.47万户,增长30.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2.52万户,增长26.2%,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5.34户/百人,每百人增加1.0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0.48户/百人,每百人增加9.64户。七、财政、金融与保险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13.33亿元,增长51.0%;一般预算收入75.89亿元,增长68.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9.34亿元,增长39.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81亿元,增长28.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8.0%。金融存贷业务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6.13亿元,增长17.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08.11亿元,增长25.8%,居民储蓄存款945.68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2.10亿元,增长16.2%。其中,短期贷款为221.91亿元,增长14.3%;中长期贷款275.33亿元,增长23.0%。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保费收入达37.31亿元,增长21.4%。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8.16亿元,增长23.5%;人身险收入29.15亿元,增长20.9%。全年各项赔款支出6.42亿元,下降14.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74亿元,下降3.0%;人身险赔款支出2.68亿元,下降27.0%。八、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一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全年投资152万元提质改造76所社区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拥有量达到1993所,在园幼儿达12.49万余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0.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6.1%。二是义务教育全面发展。小学在校学生61.78万人,增长2.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6%。初中在校学生25.84万人,增长0.0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巩固率98.6%。三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97万人,增长0.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89.9%。四是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全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2014人,增长16.3%;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32万人,增长7.1%。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产值533.18亿元,增长33.8%;实现增加值146.23亿元,增长14.5%。获得了“衡阳国家输变电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