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李路路/李升2012-8-239:06:21来源:《社会学研究》(京)2007年6期第15~37页【作者简介】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社会的制度转型过程为背景来分析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作者根据“再分配→市场”转型的二元分析框架,按照“社会结构—阶级经历—阶级认同—阶级性格特征”的逻辑,对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做出“内源—外生”的类型化区分,并基于2003年CGSS调查数据,从“代际延续性”、“政治意识”和“消费意识”三个方面讨论了两类中产阶级不同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从而提供了一种分析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分化的类型学模式。【关键词】中产阶级/阶级性格/社会功能/类型化一、问题与理论背景众所周知,中产阶级最早为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产物。而后中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也出现在很多后发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国家。随着中国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体制变革和现代化高潮,中国的中产阶级问题(或者说中间阶层、中产阶层、中间等级、新中间层等)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普遍认为,中产阶级的发展及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将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与未来发展。本文希望通过一种“镜像”①式研究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②及其引发的社会功能③作一个探讨。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主流的中产阶级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当一个社会中产阶级达到一定规模时,其价值观成为社会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其文化也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它便在社会结构中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功能,缓和上下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简而言之,中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剂”、社会矛盾的“缓冲层”及社会行为的“指示器”。早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中产阶级的成长,不同取向的研究者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中产阶级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例如,马克思(1975)、莱德勒(参见李强,2004:284-286)、伯恩斯坦(1981)。以美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20世纪中期所发生的重大转型为基础,米尔斯在对美国中产阶级进行“旧—新”类型化区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的性格特征及在社会结构中所发挥的功能,即所谓“政治后卫”与“消费前卫”的概念(米尔斯,1987:6)。其他许多西方学者如约翰·戈德索普、L.科里以及大卫·洛克伍德、丹尼尔·贝尔等也都是以西方社会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所发生的经济和技术变革为背景,虽然在具体的关于中产阶级的论述中存在一些差异,但大多支持中产阶级具有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周晓虹,2005b)。上述关于中产阶级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的论述,支配着此后众多关于中产阶级理论的讨论。然而,随着后发—外源式现代化国家的兴起,其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明显不同于早发—内源型国家;关于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的讨论,引发了关于中产阶级理论的争论。典型的便是对韩国的研究。韩国作为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其中产阶级是在急剧的工业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突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而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也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有很大差别,尤其在80年代之后,韩国的中产阶级在政治参与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成为“一种新的民主力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激进的、改革的性格特征,成为领衔政治民主的前卫,在生活方式上也表现出一种传统文化延承的特征(Lett,1998;萧新煌,1994;王建平,2004;周晓虹,2005b)。类似的特征也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中产阶级身上。其实,当米尔斯在论及中产阶级关于政治层面的性格特征时提出的四种可能的中产阶级政治方向已经暗示了这种可能性。李友梅在对上海的中产阶级进行分析后,提出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和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受着很多因素的制约,不仅与宏观因素(社会结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传承、制度环境等)有关,还与微观因素(社会心态、社会情绪等)有关(李友梅,2005)。以上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或地区中产阶级的分析,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出了中产阶级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的差异性,预示了不同社会的社会结构特性和中产阶级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的过程性、路径依赖性以及时空性。由此可以看到,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们或面对“革命”前的纷乱,或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或是面对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结构转型期。因此,研究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就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结构背景下,关注中产阶级的形成路径。因此,本研究的理论前提是: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不断走向成熟的背景下中产阶级形成的二三百年历史,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产生和逐步发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④中国中产阶级是被一种急剧的社会结构变动“催生”出来的一个群体,这种时空条件下产生的中产阶级可能具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因此,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当代中国,由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会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性格特征和社会功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两类中产阶级:理论与研究假设从社会分层的观点来看,把一个群体作为一个阶级来分析,将其置于社会结构之中,探讨的核心问题是该阶级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而这样的结构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该阶级所发挥的社会功能。这种“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在本研究中将具体化为一种“社会结构→阶级性格→社会功能”的分析。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时,一方面需要将其定位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只有在社会结构分析视角下,才能正确认清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这就像米尔斯所说的那样,“要想知道怎样才能把握它们的问题,白领人必须在运转的结构中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和对他们利害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虑”(米尔斯,1987:13)。另一方面,应该从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角度,关注中产阶级形成的过程和由此形成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并以此为中介说明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我们将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社会结构→阶级性格”的研究逻辑。一个层面是采用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从社会结构到阶级性格特征是沿着两条路线进行的,即阶级经历与阶级认同;另一个层面是在分析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的时候,需要做一种类型化的处理,这个类型化处理不是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旧—新”中产阶级的替代式区分,而是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视角下的一种特定的类型化。如果说前一个层面可作为本文基本的研究逻辑框架的话,后一个层面则是以这样一种逻辑框架进行分析时的研究策略。(一)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客观与主观的共同作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使用的阶级概念指的是具有利益一致性的共同体,就像汤普森定义的那样:“作为共同经历的结果(不管这种经历是从前辈那里得来的还是亲身参与的),当一些人感到并明确表示彼此之间具有与他人不同(甚至往往对立)的共同利益时,阶级就产生了”(汤普森,2001:2)。该定义包含了阶级经历和阶级认同(阶级意识)这两个关键要素。阶级经历主要指共同经历客观的社会经济实际,强调一种经历的延续或是自主的形成;而阶级认同主要指的是阶级的意识层面,是对该阶级利益有相对“正确”和“一致”的理解,主要体现为一个阶级产生统一的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赖特,2006:244-246)。汤普森对阶级经历和阶级意识作了对比的分析:阶级经历强调阶级认同是社会经济实际的反映,来自于长时间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而阶级意识强调阶级认同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包括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的具体历史进程的产物(汤普森,2001)。正如约翰·斯梅尔所指出的,一个阶级的阶级经历建构着该阶级的阶级认同,由此来建构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指引阶级的行为特征,而这样的阶级经历则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实际,通过阶级认同反映着社会经济实际。正是基于此,他提出了“关于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斯梅尔,2006)。这一理论是在试图消解马克思主义与现代阶级理论在阶级形成问题上的分歧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客观的社会经济实际建构阶级本身(赖特,2006),而现代阶级理论更强调文化对阶级的建构作用(布迪厄,1998),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则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客观的社会经济实际和文化是相互联系地、共同地作用于建构阶级本身,也就是说,“阶级经历和阶级意识产生于同一个过程,一个集团在此过程中同时理解和建构它的社会经济实际”,只有在客观与主观因素共同分析的基础上,阶级分析才更具有实际的意义(斯梅尔,2006:10)。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也是一个实践理论,也就是说关于阶级的文化理论探究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经历在哪些方面构成了对人们自身有利的世界,以及这种构成的世界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个人的行为——这些个人行为接着又构成了他们经历的实际”(斯梅尔,2006:前言3)。斯梅尔认为应当把阶级形成理解为一种文化的建构,“只有当阶级被当作一种文化看待时,它的含义才能得到理解。在这种文化中,通过自觉认识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深嵌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的生产关系),一个集团形成了(但不是被认识决定)自己的态度、习惯和对自身世界的独特观念”(斯梅尔,2006:262)。由此,阶级分析的重心集中在了一个集团立足于自身经历所建立的特定世界的结构(斯梅尔,2006)。中产阶级的利益认同感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同样将表现出来。客观的社会经济实际建构阶级的阶级经历、阶级认同,同时,阶级经历、阶级认同也建构着阶级的客观社会经济实际。经过这样一个实践的过程,阶级的文化和性格特征被建构起来。由于阶级的客观经济实际取决于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阶级性格”的逻辑框架就可以具体化为“社会结构—阶级经历—阶级认同—阶级性格特征(文化建构)”。经过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之后,一个阶级产生社会行为以及发挥社会功能便具有了可能性。由此可以推论,社会结构的差异性特征,会导致不同的阶级经历,从而导致不同的阶级性格,以及不同的社会功能。从上述有关中产阶级理论的讨论以及阶级形成的文化理论的讨论,不难得出,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结构的特征,并在一定的实践过程中被建构出来。不同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过程,不同的实践过程,会形成不同的中产阶级性格特征,进而发挥不同的社会功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背景,中产阶级形成的经历和意识也不同,其具体的性格及其社会功能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斯梅尔,2006;石井晃弘等,1982)。“社会结构→阶级性格”的差异性结果,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在那些正在经历巨大结构变迁的社会中,例如中国社会,具有更为重要的分析性意义。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巨大的制度变迁,使得中国中产阶级的阶级经历与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中产阶级不同,它自身经历的颇为不同的形成路径,导致了其异类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功能。我们在下面将从有关中产阶级的界定开始讨论,通过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按照上述的逻辑框架对中产阶级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二)中产阶级的界定与构成顾名思义,中产阶级是指在社会属性或者社会资源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的中间位置的分层群体。然而,由于社会属性或社会资源在类型上的多样性,⑤使得学界对中产阶级的界定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在同一社会中,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中产阶级群体。而正是由于中产阶级界定的多元性,对于这一群体究竟是一个同质的群体还是分裂的群体,即只有一个统一的中产阶级还是有着多个面向的中产阶级,理论界一直有着很大的分歧。事实上,从近代以来中产阶级出现并引起社会理论家们的关注开始,有关中产阶级的类型学分析就一直是中产阶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种分析中,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是将中产阶级分为旧(或老)中产阶级(oldmiddleclass)和新中产阶级(newmiddleclass)两大类型,而主要的理论争论又常常集中在新中产阶级的属性及其社会功能上(米尔斯,1987)。而来自东亚的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