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时期概况原因规律战后初期至70年代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1)欧洲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2)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1)通过相当激烈的竞争,甚至是十分尖锐和复杂的矛盾、摩擦与冲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规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变。(1)“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2)日本和西欧崛起,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2)世界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经济格局变化的规律。(3)地区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1.经济全球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中国与世界多极化(1)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中国积极倡导国际格局多极化,反对建立单极世界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之路,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阶段时间原因主要表现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和拓展基本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电话、电报等新式通讯技术发展;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曲折发展阶段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战、货币战盛行体系化、制度化、“半球化”阶段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与推动;美苏冷战对峙;经济区域集团与全球化既统一又对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成立;苏联被排斥;东盟、欧共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成立发展法制化、全方位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发展;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普遍实行;两极格局的解体;国际协调机制加强商品、劳动力、技术、资本等全球流通更为便捷、迅速;世贸组织的成立【典例1】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析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选B项。A项和C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信息;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答案B【方法技巧】结论型选择题1.题型特点:(1)推断结论型:题干中给出几个素材,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可以得出的结论。(2)深化考查型:对历史观点、结论等进行深化分析、判断和评价,不考查“是什么”而突出考查“为什么”。2.解答技巧:(1)推断结论型: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分析题干提供的素材,审清题干给出结论的“前提”信息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推敲备选项,选出合乎题意的答案。(2)深化考查型:审清题干所述结论、观点→依据指示词、限定词展开进一步的逻辑推理→联系所学知识,推敲备选项,选出合乎题意的答案。【变式训练1】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作者意在强调()A.文明的冲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B.文明冲突是全球化的结果C.文明冲突已取代政治冲突D.不同文明应相互理解与合作解析由材料中的“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种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可知A、B、C均不是作者的本意,故选D。答案D【典例2】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故C项与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答案C【方法技巧】否定型(或逆向型)选择题1.题型特点: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2.解题技巧:解答否定型选择题时要重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找出与题干史实相符的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顺向思维直接找出答案。【变式训练2】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解析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项任务是各国现在及今后将要努力解决的问题,A项符合题意。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