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历史精讲精练精析全集(九)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复习指要]1.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史实。2.准确把握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过程及原因。3.深刻分析国际关系各个时期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4.掌握主要大国之间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5.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史实,如列强之间的争霸战争、世界大战、重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条约等。6.认识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角色及其关系概况。[知识归纳分析]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三、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本专题主要指前两种基本类型的国际关系,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殖民霸权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内容。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652年-1674年,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②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纪晚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断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超过英国,且将“大陆政策”改为“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到20世纪初,最终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一战的爆发。④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1919年-1945年的总体特征先是从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势发展。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a.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特征为: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b.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国际关系围绕着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展开。英俄普奥四国先后进行了多次战争,欧洲大陆的霸权几易其主。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进行,使法国建立起绝对的欧洲大陆的霸权。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宪兵”,一度成为霸主。随着俄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英法与俄国的矛盾日益加剧,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法国重新夺回欧洲大陆的霸权。为了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国竭力阻挠德、意统一,但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打败,实力严重受损,只能将霸主地位让给完成统一大业的德国。c.19世纪晚期至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愈演愈烈的斗争,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②两次大战期间,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20年代的相对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又打破了这一相对和平,使世界重新走向战争。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二战中,传统的欧洲强国英、法、德或削弱或战敷;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3.世界格局的变化①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国际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是欧洲所有国家的代表(土耳其除外),由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四个战胜国代表操纵会议的运行。法国作为战败国处于无权地位。四个战胜国各怀鬼胎。维也纳格局的特点是根据英、俄、普、奥力量对比,在恢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旧封建秩序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稳定的均势协调关系。但是这种四边均势关系并不持久。法国的七月革命、比利时的独立、欧洲1848年革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强烈地震撼着这一体系,而普法战争的爆发最终摧毁了维也纳体系。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1~6月巴黎和会,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中东地区的统治秩序。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由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又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标志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完成。该体系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加深了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该体系建立在“火山口上”。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斗争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而加剧,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而使凡一华体系瓦解。进入30年代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尽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已开始了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但由于力量薄弱孤立,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③雅尔塔体系。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达成《克里米亚公报》和《雅尔塔协定》,这次会议和此前德黑兰会议以及披茨坦会议所达成的协议,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对战后欧洲关系格局作出了安排。据此大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东西德形成。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了北约,民主德国则加入了华约。于是以“美苏分治欧洲、两个德国和两大军事集团对立”为标志,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格局形成。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1989年以来东欧剧变,1990年两个德国实现统一,1991年华约解散和前苏联解体,雅尔塔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旧的格局崩溃了,世界再也不可能由一、二个超级大国所控制,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4.主要大国间的关系①英法关系。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一战后,英法在西线对德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20年代,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英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法国而有利于德国的行动。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②法德关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助世纪初,法国同德国均加强了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法英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法国成为严格限制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维护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战初期,法国沦亡。后来法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③英德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军在亚、非、欧同德国作战。60年代中期,与西德共同加入欧共体。④英美关系。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在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等方面态度相近。二战爆发后,英美协调行动。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排斥英国势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⑤美日关系。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20世纪初,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比较突出。一战期间,日美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一度达到妥协。一战后初期,美国加紧在东亚和太平洋的争夺,美日矛盾尖锐起来。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后又极力扶植日本。在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后,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增强。⑥美苏关系。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则以华约组织相对抗。60年代初,苏联企图同美国争霸。70年代,美国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和苏美争霸的局面结束。5.主要战争及相关的外交关系战争是调节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战前、战中和战后都伴之以频繁的外交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外交活动在调节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反法同盟与法国之间的长期战争,主要是欧洲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之间的较量。此后,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际关系进入了大国之间以开会的方式加以调节的新时代。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国之间形成了对立的军事集团。由于利益上的不可调和等原因,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此,美国先是以“中立”政策维持同战争双方的贸易关系,后来直接参加协约集团捞取战利品;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但遭到协约国集团的武装干涉。“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③20世纪30、4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先是于1937年结成三国轴心政治同盟,在全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结成三国轴心军事同盟,相约建立国际新秩序。受法西斯势力威胁的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奉行中立政策,苏联在同英法结盟的集体安全政策受挫后转而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随着法西斯威胁的加重,1942年英中美苏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协调行动,最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