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文化琴棋书画艺术修养孔子倡导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便有两项在琴棋书画之中。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琴1.关于琴古琴,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琴也称瑶琴、“七弦琴”,有“绿绮”、“丝桐”的别称。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1、琴瑟:雅乐正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飞书白帝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杜甫)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曹植)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比喻朋友融洽情谊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记》能操琴的是文人雅士身份的象征,是高素质的体现修身之本自古琴为心声。心正,则琴心正;心清,则琴音清。善琴者,修心为上,技艺次之。故授琴艺之师,唯佳艺双馨为首要。学琴关乎道德情操,所以古人崇尚之。音乐品格清、和、淡、雅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陶渊明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不见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海浪汹涌澎湃,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先生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后来,伯牙终成鼓琴大师。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高山流水觅知音七弦、十三徽、岳山、龙池、凤沼……上善若水的审美2、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中国古琴在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中国第一)「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1]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参考资料有关琴的诗句《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宗炳:“抚琴动燥,欲令众山皆响!”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3.有关古人古曲1.伯牙、钟子期与《高山》《流水》;2.嵇康生命的绝唱《广陵散》;3.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司马相如与《凤求凰》4.《平沙落雁》、《十面埋伏》、《阳关三叠》;……4.关于雅琴之风范琴在文化传统中,外可体现礼乐文化,内可陶淑中和、和乐性情。“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中正平和、取律谨严,一室鼓琴、如在庙堂,泱泱大度,正乃儒者雅琴之风范。林黛玉抚琴空城计电影《赤壁》周瑜和诸葛亮斗琴《广陵散》的重组编和5.关于古琴艺术后世用“清、微、淡、远”来形容古琴的艺术特色。古琴的音质可以说是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虽含蓄却充满了表现力与感染力。6.古琴艺术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旨趣A.梧桐——品行高洁的象征,成为历代士人自我认同的标志。以琴比德,借以抒怀咏志。B.知音——心神相通武汉古琴台景区旷世知音雕塑二、棋围棋简史1.传说尧时代,围棋在中国就已诞生。2.春秋战国时,出现精粹的围棋理论,出现如弈秋那样的“通国之善弈者”。3.魏晋时期围棋作为文人人格和才能的展现方式之一。4.唐玄宗棋待诏制度建立,围棋得以广泛普及,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棋手。5.康乾盛世,一代棋圣范西屏、施定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古代弈棋图围棋围棋,也称“弈棋”、“坐隐”、“手谈”。又叫忘忧,还叫烂柯,木野狐。围棋的作用就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围棋在黑白之间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与无穷的遐思。围棋艺术棋,代表着智慧、谋略、心计等等,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够运筹帷幄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无穷乐趣。围棋艺术神秘莫测、博大精深。其构造的简单孕育着内涵的复杂,简单的棋盘和棋子却能上演一幕幕激烈争斗和勾心斗角。根据实际的情况临阵决机。围棋的棋子没有大小,但一旦落到棋盘上,变化就开始了,都在谋在杀,而且是阴谋阳谋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弃子战术,吃亏一点,是为了叫你上大当。围棋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珍珑棋局”(《天龙八部》)……棋局被虚竹闭着眼睛以“自添满(自杀一大块解放全局)”的手段胡乱撞开。棋局中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棋道东方传统棋道不仅蕴涵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和妙谛,而且贯穿着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和高雅情趣。围棋与自然吴清源认为棋盘象征着宇宙。天体由360之数组成,棋盘上的交叉点共有361个,多出来的一个是天元。即太极代表宇宙本原。而着261个交叉点正好代表一年农历的天数。从天元将其四分,分属四个角,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白子代表白昼,黑子代表黑夜。围棋巨匠吴清源围棋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辩棋盘和黑白棋子蕴含着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阴阳平衡、天干地支等元素,围棋思维中不可缺少的均衡大局观也能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围棋赢一目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辩证的思考围棋落第一手时,战场上空无一物,第一手下去,根据你的第二手才有第三手。棋手在布局上很下功夫,绝对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要能收缩,一定要先扩张;要想放弃,一定要先张扬;要想夺取,必定先要给予。人与围棋阮籍狂傲不羁是世人皆知的,可他对围棋却极为痴迷。当年阮籍正在下棋,棋正下到关键之时突然阮籍的家人慌慌张张地赶来了,原来阮籍的母亲病故了,他的对手欲停手不下,可阮籍却坚持要下完才肯罢休……谢安闻淝水大战捷报,不动声色,继续与人对弈;孔融的两个儿子听到父亲被捕的消息时,仍然“弈棋端坐不起”。《红楼梦》里十二钗除了吟诗作画就是下棋。围棋比赛在围棋对局时是由执黑者先下,围棋的术语很多,最基本的有:气、眼、子力、打吃、禁手、布局、征子、官子等等。围棋竞赛规则黑方贴给白方11/4子(五目半),即终局对黑方占得184点为胜3/4子,白方占得178点为胜1/4子。正式围棋比赛中还实行计时,对双方的时限是一致的,超时判负。一方用完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开始读秒,一般是每一步棋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世界围棋男子团体大赛共有四项,分别是中日围棋擂台赛、中韩围棋擂台赛、农心杯三国擂台赛以及CSK杯团体赛。陈祖德、聂卫平、曹薰铉、武宫正树、马晓春、李昌镐、大竹英雄、林海峰……三、书1.关于书法体会变化的过程是东方人的审美和哲学。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线条中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书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之一。1.汉字的起源汉字从图形、符号到创造、定型,由甲骨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书写应用逐渐完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融入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创造,逐渐形成了世界文字中唯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写艺术——书法。甲骨文是最古老汉字,已具备书法三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虽书写错综变化,大小不一,但每字都有均衡、对称、稳定的格局。构形本身孕育美的因素,为书法奠定艺术造型基础。甲骨文摹本金文是用毛笔写下来再铸或刻在铜器上,书法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大盂鼎、毛公鼎等铭文,就是金文书法艺术的典范。毛公鼎铭文(西周)篆书,有大篆小篆之分,风格古朴典雅。秦琅邪刻石摹本2.汉字书写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那个时期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但留下名字的书法家很少。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上承秦代小篆,下迄魏晋楷书,是草书的直接源头。后世治印者,都宗汉印;学书者,多从汉隶起。熹平石经(东汉蔡邕)楷书和草书到魏晋时期已成熟。到了两晋时,真、行、草三体具备。中国书法从此名家辈出,高潮迭起。柳公权(唐)玄秘塔碑东晋时书法进入空前繁荣时代,锺繇、王羲之是这个时期卓越代表,世称锺王。王羲之是当之无愧的书圣。他的行书号称天下第一。王羲之(东晋)唐朝书法不仅各种书体具备,而且法度谨严。特别是楷书,唐代才进入成熟期。初唐有虞、欧、褚、薛四家,都是楷书代表人物。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化度寺碑》和《皇甫诞碑》颜真卿(唐)颜真卿代表作《颜勤礼碑》。笔势开张,深厚刚健,方正庄严,雍容大度。柳公权《玄秘塔碑》怀素(唐)论书帖李邕、张旭、怀素在行草或狂草上有重要突破,使中国书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怀素书蕉图李邕《李思训碑》张旭《终年帖》宋、明、清书法家宋:苏轼、黄庭坚、米沛、蔡襄和徽宗赵佶。明:徐渭和晚明四大家(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