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球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球菌——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因此又称为化脓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属和奈瑟菌属。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介绍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球菌——主要介绍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球菌(coccus)第一节葡萄球菌属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80%以上的化脓性炎症由其引起;•分布非常广泛(人体、空气、土壤、物体表面)•种类多(包括48个种和亚种)•多数不致病或为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直径约0.8μm,无鞭毛,无芽胞;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中等大小S型菌落,并因种不同出现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金萄菌溶血毒素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下为表皮葡萄球菌生化反应触酶阳性凝固酶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甘露糖分解试验抗原结构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具有抗吞噬等生物学活性。荚膜多糖多糖抗原分类1.按照有无凝固酶分为: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2.按照DNA相关性分为:32个种。3.按照核酸分析的遗传型分为:48个种抵抗力是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对热、干燥、消毒剂、UV等因素均有较强抵抗力耐盐,在10~15%NaCl培养基中生长(选择)对染料及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90%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包括:酶;毒素;细菌表面结构蛋白。主要有以下几种凝固酶(coagulase):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分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此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及其它杀菌作物质用,并决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时的感染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α溶素为主要致病因子,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血小板及多种其它组织细胞。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抗吞噬、增强病菌侵袭力。肠毒素(enterotoxin):部分金葡菌产生,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其特点:耐热,100℃30min;不受胃肠液中蛋白酶影响;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exfoliatin)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功能裂解表皮组织的棘状颗粒层,破坏细胞间连接,表皮与真皮脱落——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毒性休克综合征-1(toxicshoksyndrometoxin1,TSST-1)引起发热、休克、肾衰、皮疹等多个器官功能紊乱,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症)•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第二节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一、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单个菌体呈球形,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幼龄时有荚膜;与葡萄球菌比较,菌体略小,在其卵圆端连接;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菌体呈矛头状,成对排列,钝端相对,锐端相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加入血液、血清、葡萄糖等;-----血清肉汤——易形成长链,呈沉淀生长-----血平板——灰白色,半透明细小S型菌落,有溶血(α、β、γ)。根据血平板上溶血现象分类(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1-2mm宽草绿色不完全溶血环(α溶血),为条件致病菌。(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外2-3mm宽透明的完全溶血环(β溶血),致病力最强。(3)丙型链球菌:不溶血,不致病。肺炎链球菌形成α溶血,有自溶现象,48小时后菌落呈“脐”状。生化反应----触酶(—)与葡萄球菌鉴别----菊糖发酵(+)、胆汁溶解(+)、optochin敏感试验(+)与甲链鉴别抗原结构•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型特异性,主要为M抗原•多糖抗原(C抗原)——群特异性•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特异性第三节肺炎球菌抗原:----荚膜多糖抗原: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分为84个血清型和若干亚型----菌体多糖抗原(C多糖)存在于该菌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能被人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所沉淀,CRP正常人只含微量,急性炎症时剧增,故可用肺炎球菌多糖抗原测定CRP。抵抗力不强。青霉素首选,极少产生耐药性。肺炎球菌株抗干燥,干痰中可存活1~2个月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LTA)——增强细菌对细胞的黏附(表面受体)–M蛋白——抗吞噬;与人类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外毒素类–致热外毒素(pyrogenicexotoxin,红疹毒素)——发热、红色皮疹(猩红热)–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根据对O2的稳定性分为SLO和SLS。(1)SLO–——含有-SH蛋白质,对O2敏感,还原后具有溶血作用•——破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对心肌、神经细胞也有毒性作用•——抗原性强,2~3周出现抗“O”抗体,维持数月至1年,其效价>1:400可做为新近感染或风湿活动指标肺炎链球菌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pneumolysinO)–磷壁酸和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继发性胸膜炎、脓胸、中耳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四、防治原则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第四节奈瑟菌属(Neisseria)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形态染色:G—,呈肾型,成双排列(凹面相对,凸面相背),有荚膜及菌毛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或卵黄双抗平板,形成光滑透明“露滴样”菌落专性需氧,5-10%CO2,37℃(>40℃或<30℃均不生长)pH7.4~7.6易产生自溶酶生化反应:氧化酶及触酶(+),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抗原和分类:根据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可分为13个血清群,根据膜蛋白不同,各血清群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抵抗力:很弱生物学性状脑膜炎双球菌的致病特点是冬末春初好发,存在于鼻咽部,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发病率较高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增强侵袭力菌毛:有利于细菌黏附和侵入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毛细血管坏死、出血,导致皮肤淤斑、肾上腺出血、微循环障碍、中毒性休克等。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人是唯一宿主:5-15%正常人鼻咽带菌(流行期70-80%,传染源:带菌者、病人–传播途径: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潜伏期:2-3天–临床类型——普通型:高热、出血性皮疹、脑膜刺激症状——爆发型:内毒素休克,24h之内死亡——慢性败血症型:少数成人病程迁延数日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注意保温保湿,立即送检接种。直接涂片镜检: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G-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分离培养与鉴定防治原则预防为主。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注意耐药菌株。新生儿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眼,以预防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