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半日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颐和园半日游作者:李为游览路线•起点:东宫门•路线: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门——昆明湖——铜牛——西堤六桥——长廊——排云门——万寿山——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终点:北宫门仁寿殿的简介••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是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乾隆清漪园时期称“勤政殿”,建于1750年,意为不忘勤理政务;•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摺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维百日新”终归失败。德和园的简介••德和园在颐和园东宫门内。仁寿殿向北即是德和园,原为清乾隆时(1736-1795)恰春堂旧址。光绪时(1875-1908)改建,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是慈禧观戏的场所。大戏楼始建于一八九一年,一八九五年建成,舞台宽17米,高21米,上下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具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亦可从地而出,还可以引水上台。玉澜堂的简介•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是光绪帝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玉澜堂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三个殿堂原先均有后门,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该组建筑初建于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烧,1892年重建。戊戌变法失败后,曾于此处囚禁光绪。当时为防止光绪与外界接触,曾砌了多道墙壁,今虽大部分拆除,但仍能见到痕迹。正殿内陈设大都是乾隆时制品,御案后紫檀木屏风很有特色,画面立体感很强。宝座、御案、香几等均为浅色沉香木和深色紫檀木制成,极为珍贵。东暖阁是早膳室。西暖为寝宫,现在之陈设为原物。大殿内的陈设大多是乾隆时遗物。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宜芸馆的简介•宜芸馆在颐和园玉澜堂后。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时(1875-1908)重修。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院门为垂花门,上题宜芸门。殿内家具均系珍品,用宝石、竹丝镶嵌,拼出图。东配房称道存斋,西配房名近西轩。宜芸门内侧廊壁上嵌有10块石刻,是乾隆帝摹写的各家法帖,原藏于惠山园内,重建时移此。•位于光绪皇帝居住的玉澜堂北侧,东临德和园,西边靠近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在清朝末期,这里是光绪的妻子隆裕皇后的寝宫。这座大院落的正殿由前五间和后三间组成,共有八间房,前后有门,室内宽敞,有精美的落地雕花隔扇,布局典雅富丽。东西配殿各有五间,也都有前后门,院内的南墙上,镶有十几块乾隆摹写的“三希堂”书法石刻。乐寿堂的简介•乐寿堂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庆七年(1802)修葺,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周围廊。通面阔36.15米,通进深23.20米,建筑面积839平方米。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网结构为减柱造,即明间与东、西次间减杀了前檐4根金柱。为装修和支撑二层楼板的需要,在室内6根金柱南1.82米处增柱6根,东、西稍间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处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观与构造柱相同,但上方没有承重的梁枋构架,至天花梁底皮止。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步锦槅扇4扇,余各间均为槛窗,槛窗分三层,下为玻璃窗,上二层步步锦支窗。室内明、次间以东西向阁道分隔成南北两厅。东西稍间南部和靠北墙通道为单层,余为两层,第二层面积达341平方米。大厅仙楼和东西稍间南部、北廊以及夹层、阁道的装修式样风格统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间饰玉石、珐琅等饰件。乐寿堂仙楼为乾隆时期建筑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为木雕,与整个室内装修相衬托,雍容华贵。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图玉山琢成后,一直陈设在北部大厅。“乐寿堂”匾悬于室内北部大厅北檐。长廊的简介•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颐和园长廊•(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排云门的故事•排云门前“放生”慈禧每年四月十五,都要•在排云门前搞一次“放生”的把戏。每次放生,她总是预先准备下一些金银财物,赏赐给跟班的人,一则讨个吉利,二则收买人心。慈禧身边的那些亲信大臣、宫女太监,有的把这天看作是逢迎拍马、邀信争宠的好机会,有的就是为了讨点施舍,捞笔外块。•有一年四月十五,迎春花开了,柳条泛绿了,昆明湖水象面镜子,照出了蓝蓝的天空。慈禧高高兴兴地带着一帮随从,又来到排云门前。大太监李莲英的手里提着一个鸟笼子,迈着方步跟在慈禧后边。还没等慈禧在龙头宝座上坐稳,笼子里的黄雀就“唧唧喳喳”唱起来了。李莲英凑上去对慈禧说:“老佛爷,这是我从鸟市上花了二十两银子,买的一只黄雀。它不光是叫得好听,还能通人性、会算卦哩!”慈禧一听李莲英又玩出了新花样,很开心,就说:“鸟儿能算卦,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先给我算一卦,看看灵不灵。”•李莲英取出一叠纸牌,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吉利话,什么大地春回、百鸟朝风、万寿无疆、三阳开泰呀,还有的写着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十二属相。他问:“老佛爷,您想算什么?”慈禧想了想,说:“让它先算算今年的年景好不好?”李莲英把纸牌摊开,招呼黄雀来叼纸牌。只见那黄雀蹦过来,叼起一张纸牌,送到李莲英手里。他接过来让慈禧一看,上面写的是“五谷丰登”。慈禧太后喜笑颜开,说:“好兆头,好兆头!”李莲英忙说:“如今是天下太平,国势兴旺,全托老佛爷的福啊!”•慈禧听了这些话,更高兴了,让黄雀算一算她的属相。那小鸟儿又从纸牌中叼出一张,蹦到李莲英手里。翻开一看,写的是“未羊”二字。慈禧看得发愣了,满心欢喜地说:“小李子,事不过三,这第三次要是再算准了,我重重有赏!让它算算我这属羊的命好不好?”只见李莲英打了个手势,黄雀就叼出了一张“三阳开泰”。他让慈禧看了看这张纸牌后,对她说:“前明宣德皇帝登基时,岁数很小,由属羊的太后和两个属羊的大臣辅佐朝政,使宣德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就叫做‘三阳(羊)开泰’。今天黄雀叼出这张纸牌,是说老佛爷垂帘听政,万民归顺,五谷丰登,老佛爷的命是好得没法再好啦!”慈禧听完,乐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当下就重赏了李莲英;对那些跟随放生的人,也都奖赏给一份金银绸缎。••未完……排云门的故事•当随从大臣和宫女太监跪在排云门前谢恩的时候,慈禧下令放生。小太监打开鸟笼,那黄雀扑楞楞飞起来,在半空转了一圈,又飞回鸟笼里。慈禧问:“黄雀为什么又飞回来了?”李莲英说:“它感戴老佛爷的恩德,舍不得飞走。不光黄雀舍不得离开老佛爷,那金鱼也愿意供老佛爷观赏,不肯离开哩!”•小太监捧出一个鱼缸,慈禧下令放鱼。李莲英捞出一尾金鱼,放到昆明湖里了。那条金鱼连湖岸也不离开,总在湖边游来游去。慈禧从头上摘下一枚祖母绿耳环,吩咐戴在金鱼的头上,又把鱼放回昆明湖去了。•据说,这条金鱼后来长到一尺多长,头上还戴着那枚祖母绿耳环呢!•见过慈禧太后那次放生的太监说:李总管最会揣摩老佛爷的心思,想方设法讨她的好,哄得她乐颠颠的。李莲英为了训练那只黄雀,可没少下功夫!他把需要的纸牌上粘住几颗米粒,那鸟儿就能按他的意思叼出那张纸牌来。放生的时候,那条金鱼为什么不走?因为李莲英在湖岸上拴了几个细丝纱袋,袋里装了好多鱼虫,那饿呆了的金鱼看到鱼虫,自然就不肯离开湖边了。••昆明湖的简介•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后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元代定都北京后,为兴漕运,经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清乾隆建清漪园时,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演操。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铜牛的简介••清代高宗皇帝弘历,好大喜功,袭古人而又标新立异,于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全身镀金,金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牛铭》,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音驮,一种爬行动物)鼋(音元,俗儿鼋)。(音湾)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铸造镀金铜牛,放置昆明湖岸,能起到考查昆明湖水位的作用。1860年,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侵占颐和园。镀金铜牛身上的金箔,也成为他们抢的目标。后听说这伙魔鬼还打算将铜牛运出颐和园化铜卖钱。民众们趁天黑夜静,潜入颐和园,将铜牛沉入湖底。由于人民的保护,铜牛才得以在昆明湖东岸,向游人展示。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西堤六桥的简介•名称:西堤六桥••所属景区: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西堤•景点介绍•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在柳桥和练桥之间为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万寿山的简介•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约60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排云殿的简介•排云殿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时期,曾以大报恩延寿寺为主体建筑,是清末慈禧太后举行万寿庆典的地方。整个景区占地约8000平方米,以排云殿为中心,由排云门、玉华殿、云锦殿、二宫门、芳辉殿、紫霄殿、排云殿、德辉殿及连通各座殿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