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及左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编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及其他外国文学史第一节概述发生时间:十九世纪下半叶发生地点:术语:60年代,左拉称泰纳为”自然主义哲学家”(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说——《艺术哲学》)外国文学史法国一、自然主义的历史误区外国文学史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倒退(80年代之前)建立在资产阶级反动理论实证主义哲学之上,有其反动性从生理学而不是社会学观点去剖析人,是非科学的创作方法是照相式的,只能放映表面肤浅的现实热中于不健康的淫秽描写,有其颓废性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80年代后)错源:用现实主义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自然主义以及左拉在何种程度上投合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趣味和文化模式外国文学史二、自然主义理论的科学成因重视分析,忽视完整的人的存在重视实证,忽视了人的内在体验过于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强调决定论,忽视了偶然影响左拉的自然科学著作——吕卡斯《自然遗传论》;达尔文《物种起源》;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自然主义理论论著——〈我的仇恨〉(1866);〈戴蕾斯·拉甘〉序言(1867);〈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左拉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对“人”的研究误区外国文学史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本质论上的真实性原则认识论上的科学主义追求方法论上的实验主张左拉:“当今时代,小说家最好的品质就是真实感”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都追求客观的真,都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特别是细节的展示;现实主义执着于典型意义上的真实,执着于社会生活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自然主义的独特诉求在于科学意义上的真实,即真理性的认识左拉:“我的目的首先是科学方面的”;“我仅仅怀着科学家的好奇心”左拉:“对思想和感情的规律进行阐述”;“找出人类和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左拉:“科学的文学道路”实验小说的创作过程:观察——实验——观察——记录外国文学史三、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要点①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运用类似科学和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对客观事物做无遗漏的观察摹写,反对虚构、想象和取舍。②倡导超党派、超政治的纯客观态度,反对在作品中表现思想倾向和道德评价,主张作家应是“单纯的事实记录者”③主张用生理学、遗传学观点解释性格成因。外国文学史…我们同样看到小说家既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他照观察到的那样提供事件,确定出发点,建立使人物活动和展开现象的坚实场地。然后,他作为实验者出现并进行实验,我的意思是说,使人物在具体的情节中行动,通过情节指出,事件连续的发展过程完全如研究对象的决定因素所要求的那样。…实验小说,例如〈贝姨〉,仅仅是所做实验的一字不差的记录,小说家将它重现在公众眼前。”——左拉〈实验小说论〉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莎乐美〉;〈快乐王子集〉;〈谎言的衰朽〉“诗歌应像一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突出代表艺术特点席勒:美是自足的独立体,“美的显现”泰奥菲尔·戈蒂埃:反对艺术的功利目的,追求形式的纯粹巴纳斯派:艺术的最高任务是实现美,艺术独立于真理、功利和道德佩特: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而归结为无关现实的纯美形成历程唯美主义理论基础康德哲学——审美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美感是纯主观的自由的愉快,不夹杂任何利害感,在纯粹的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外国文学史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超于现世,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突出代表艺术特点黑格尔:“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它要使人意识到的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事物”唯美主义:倡导诗歌对形式的注重;寻求表现能力的扩大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仑:“通感”论,诗歌的音乐性莫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形成历程前期象征派理论基础康德“先验论”;叔本华“唯意志论”外国文学史大量描述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化丑为美,丑中见美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以具体意象反映抽象事物;通感和象征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歌是神秘的,应晦涩难懂,读者要从表面形式下寻找本质的东西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私人日记〉、〈人造天堂〉魏尔仑:〈泪撒在我的心头〉、〈天空在屋顶上面〉兰波:〈元音字母〉、〈醉船〉、散文诗集〈地狱的一季〉马拉美:〈牧神的午后〉第二节左拉外国文学史一、生平与创作1840-1902EmileZola,19世纪后半期法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自然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伟大的实践者,其创始的自然主义及其宏论影响了半个世纪的法国文学,并辐射到整个欧洲.外国文学史贫穷童年的冷漠与酸楚充满诗意的南方原野培养的浪漫激情理科生所特有的对科学与精确的追求为温饱而挣扎的青年时期的巴黎生活造就的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像建筑师按图纸施工一样的创作方式控诉者左拉——德雷福斯事件一个诗人将干什么呢?他将做无情的鞭挞时代的罪过,对上帝和魔鬼都同样嘲笑的16世纪的小说家么?他将做戴着假法、写两行一韵的亚历山大体诗的17世纪的悲剧作家么?他将做否定一切,连帝王们引为靠山的神权也加以否认,推倒旧社会以便在那废墟上建立新社会的18世纪哲学家么?外国文学史左拉的“巴尔扎克情结”相似的境遇:青年左拉与巴尔扎克当年相类似的处境——欲以文学征服世界;囊空如洗,饱尝赤贫生活的辛酸,忍受世人的冷眼与嘲笑相似的社会批判意识巴尔扎克的大红大紫——“精神上的父亲”寻找属于自己的话语方式,逃离巴尔扎克:“他的那种力求创新的个人意志时时警告着他:要超越巴尔扎克,而‘不能像巴尔扎克那样’。为此,左拉努力寻找一种能足以向巴尔扎克挑战并击败巴尔扎克的办法”(蒋承勇:《论左拉小说的文化超越与现代性》)——《戴蕾斯·拉甘》式的科学实证小说巴尔扎克式的小说构思方式——追求体系性结构《卢贡——马卡尔家族》外国文学史作品系列《给尼侬的故事》(1864)《克洛德的忏悔》(1865)《卢贡马卡尔家族》(1870-1893)《三名城》(《卢尔德)、〈罗马〉、〈巴黎〉,(1894-1898)〈四福音书〉(〈繁殖〉、〈劳动〉、〈真理〉、〈正义〉1899-1903)外国文学史《卢贡马卡尔家族》主要作品《小酒店》(工人生活)《萌芽》(工人罢工)《妇女乐园》(妇女生活、商业)《金钱》(金融界和资本家的生活)《崩溃》(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溃败)《娜娜》(交际界)资产阶级的向上发展第二帝国的腐化堕落无产者的起义拿破仑第三在军事上的惨败第一代:精神病患者和酒鬼;第二代酒精中毒和肺结核;第三代宗教狂和纵火狂;第四代痴呆、宗教狂、歇斯底里;第五代夭折、患重病。第二帝国的存在时间是1851-1870,即从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起至色当战役全军覆没,第二帝国崩溃止第一代:卢贡-花匠;马卡尔-走私者第二代:皮埃尔·卢贡,资产阶级第三代:小资产者、小商人、工人第四代:社会各阶层第二帝国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外国文学史关于《卢贡马卡尔家族》以说明其自然主义的遗传说外国文学史左拉创作的艺术特色善于描写群体擅长精细入微的描画富有诗意的行文文学题材的敏感和即时性外国文学史二、《萌芽》“特别具有政治意义的工人小说”——左拉《萌芽》的创作过程“由于在《小酒店》中未能表现工人的社会政治作用,我决定在另一部小说里加以表现,此后,当我了解到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整个欧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作用时,我的这个计划就明确下来了。”搜集有关煤矿的文献以及罢工和社会问题的资料罗朗·西摩南有关采矿的技术著作查阅过《法院公报》所载奥班·里卡马里等地连续发生的惨剧到矿区对工人罢工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在巴黎听取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在工人党会议上的讲话外国文学史二、《萌芽》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从正面描写煤矿工人罢工的作品“我的小说描写工资劳动者的暴动,这是对社会的冲击,使它为之震动;一句话,是描写资本和劳动的斗争。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就在于:我希望它预告未来,它提出的问题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问题。”“黑色的复仇大军正在田野里慢慢地成长,要在未来的世纪获得丰收。这支队伍的萌芽就要破土而出,活跃于世界之上。”外国文学史二、《萌芽》思想内容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的小说。1、小说深刻展示了工人罢工的根本原因2、写出了工人的觉悟和力量外国文学史三、《戴蕾丝·拉甘》非洲部落女子的私生女,有着强烈的本能欲望“保持着恬淡的面貌和温柔的气质,始终像一个病床上长大的孩子。可她内心,却过着一种热烈兴奋的生活。倘若单独在河边的草地上,她就像动物似的腹部向下匍伏着,睁大眼睛,曲起身体,仿佛准备着跳跃。在几个小时里,她就这样什么也不想,身上晒着太阳,手指插入土里。她挑战似地注视着汹涌澎湃的河水,心中有疯狂的梦想,她臆想河水已向自己奔来,而且开始向她攻击,于是她挺直躯体准备防御,并愤怒地自问怎样才能战胜波涛”从小体弱多病,没上过什么学,一直在母亲身边享受着令他厌烦的溺爱戴蕾斯格弥尔罗朗农夫之子,体格健壮,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懒惰,贪婪,心中没有什么道德规范外国文学史三、《戴蕾丝·拉甘》“生理-心理-行为”之间往返的性悲剧生活的厌恶内心的渴望与罗朗通奸情欲得到满足实施杀人计划溺死格弥尔恐惧中说实情遭毒打而流产为安宁而结婚罪恶与恐惧感情欲再次碰撞出现死人幻影逃避对方互相猜疑想杀死对方服毒自杀外国文学史三、《戴蕾丝·拉甘》通奸和谋杀题材——“本能满足所具有的破坏力量及其与现有社会准则和社会关系的冲突”欲望和懊悔的主题没有外界干预的特殊环境某种隐含的对抗力量的客观存在戴蕾斯外国文学史精神分析人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文化不仅压制了人的社会生存,还压制了人的生物生存;不仅压制了人的一般方面,还压制了人的本能结构负罪感与惩罚需要三、《戴蕾丝·拉甘》罗朗通奸前“温柔的冷漠和沉默的可怕的克制态度”通奸初,“肉体仿佛射出一团团火焰”,“恢复了活力”通奸后,知道自己在做不好的事杀人后的心理变态与精神失常先天的道德意识的苏醒通奸前嗜欲成性,但“缺少钱,只好让肉体忍受着”通奸初“便宜的肉欲生活而暗自庆幸不已”,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通奸后,时而谨慎,时而恐惧杀人后,“好像大难就要临头似的”外国文学史三、《戴蕾丝·拉甘》人的动物性与道德训诫主题“左拉是第一个把人类当作动物(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来对待的现代作家。”——罗丝·希德勒左拉的“文学宇宙的框架来自于构成法国知识和文化的那一代——孔德、思纳斯特·热南、泰纳、克洛德·伯纳德。左拉也把自己看作这个传统的组成部分,试图把当代科学融进文学。达尔文的生物中心主义和机能主义渗透在左拉的小说中”——同上“左拉在小说中镶嵌了一个具有道德视角的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在左拉所描绘的一个元神的、动物主义的世界中,社会秩序——曾经由一个不在场的保护者(上帝)所统治——现在必须通过某些内在的道德观来维持。人内在的良心以被谋杀者的肖像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左拉又表明罪恶感的生物前提,于是学和道德把小说结合起来”——同上“为着要让自己幸福,人们往往做不可告人的坏事,而结果却并不幸福。当男女把。人之间的障碍清除后,人却再也不能坦然相对,而是互相逃避,人是对方罪恶的见证人,使彼此的灵魂无法平息。”——左拉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