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黄帝像老子一、西汉初的统治思想——黄老之学什么是黄老之学?举出其基本内容及主张。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派中的两派,即黄帝的学说和老子的学说。它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秦代时,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到西汉初年,即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的约70年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想一想:秦代为什么要以法治国?你如何看待其影响?西汉初年,为什么黄老之学会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又如何看待它的影响?为什么要以法治国?思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历史上,以法家思想治国取得成功的例子;从现实的角度看,当时秦朝所面对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如何看待其影响?思路:一方面,要看到以法治国促使秦朝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因为用法过度导致秦朝阶级矛盾激化而最终导致秦朝短命而亡。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上面这则材料反映出汉初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统治政策?其指导思想是什么?经济状况: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政策:休养生息政策指导思想: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这是根本原因。B、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这是其直接原因。黄老之学在西汉产生的影响:A、黄老之学指导下的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为后来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B、黄老政治的实施也使文化环境相对宽松,促使儒学等逐渐复兴。C、但同样在黄老之学的影响之下,西汉的中央集权和皇权受到严重威胁。想一想:黄老之学与早期道家思想的区别是什么?①黄老之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②黄老之学吸收了法、儒、墨、阴阳等家的思想,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汉高祖以后的约70年时间里,黄老之学都居于支配地位。但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却丧失了统治地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客观方面:A、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B、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匈奴威胁等问题促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C、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主观方面:黄老之学宣扬无为而治,无法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的标志)(一)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二、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的标志何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中的“儒术”指的是什么?(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思想来源:2、主要内容:3、主要著作:A、春秋大一统;B、天人感应;C、三纲五常:董仲舒的新儒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反映了儒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新儒学有何作用?背景:客观方面:A、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奠定了基础;B、在黄老统治之下,国家存在土地兼并、王国势力膨胀、边境不宁等问题,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主观方面:适应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了改造。理论基础:天人感应(两层含义?)反映的趋势:儒家思想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神秘化的趋势。作用:巩固国家统一;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确立儒学主流地位;……类别先秦之儒董仲舒之儒著作理论基础思想来源与统治者关系先秦之儒与董仲舒之儒的区别《论语》《春秋繁露》仁、礼天人感应儒学阴阳、黄老、法家批判时政维护统治(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路:可以从客观原因和主观目的两方面来分析客观原因:A、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奠定了基础;B、在黄老统治之下,国家存在土地兼并、王国势力膨胀、边境不宁等问题,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需要加强中央集权。C、董仲舒的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和“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主观目的: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是怎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何意义?举措:A、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B、政治上:任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C、教育上: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意义: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B、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C、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总结一下:从秦朝到西汉初再到西汉中期,我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再到汉代,儒学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从这种变化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儒学的内容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