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率领太平军,纵横十数年,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化之路。单元主线: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内忧和外患中挣扎内容要点:两次鸦片战争(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内忧)洋务运动在内忧与外患刺激下的反应近代中国:沉沦与进步第一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考纲要求: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2页1、2自然段)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3页1自然段)《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3页3自然段)《南京条约》的影响(C)(4页1、2、3自然段和5页1、2自然段)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Q1、战端因何而起Q1、战端因何而起1、为何侵略者是英国人?2、为何被侵略者是中国人?3、为何鸦片成为战争的焦点?4、为什么是林则徐?英国: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国内:地大物博,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原料;人口众多,是一个广阔的潜在销售市场中国成为侵略目标必然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Q1、战端因何而起Q1、战端因何而起1、为何侵略者是英国人?2、为何被侵略者是中国人?3、为何鸦片成为战争的焦点?4、为什么是林则徐?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单位:银两)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对英贸易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鸦片战争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也叫贸易顺差)的地位。年份贸易情况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密切尔报告书》(MitchellReport)1852年3月为什么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很难卖出去呢?闭关政策;一口通商自然经济;市场狭小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183918351830182518201799箱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50—100公斤/箱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年份英国输华(单位:银两)中国输英总值中对英贸易出入超情况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1837-1838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随着鸦片的输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到19世纪中叶,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开始处于入超地位.输出鸦片对于商务是有重大利益的,这就是把那个人口最多,资源最富的帝国的财富吸收出来。而用鸦片换来的白银,则使英属印度的大片土地喜气洋洋,人丁兴旺,也使得英国制造品对印度斯坦的输出大为扩展,更使得这方面的海上航运和一般商务大为兴盛,并且还给英属印度的国库带来一笔收入,其数超过整个孟买全省的田赋总额。”——格林堡(英国历史学家)《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Q1、战端因何而起1、为何侵略者是英国人?2、为何被侵略者是中国人?3、为何鸦片成为战争的矛头?4、为什么是林则徐?“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把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杂剧《招隐居》“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马克思鸦片危害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加剧了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减少其税收和财政收入削弱军队战斗力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严重摧残吸食者的身心健康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用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湖广总督林则徐振聋发聩之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虎门销烟(1839.6.3—6.25)虎门销烟广场“(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将中国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纠结的英国人在当时的世界(包括英国),鸦片贸易和今天的香烟买卖一样,是合法正常的,只不过吸食鸦片在英国没有市场。而直到1868年英国才制定《毒品药店法案》,对英国本土的鸦片贸易给予一般性限制,真正禁止鸦片则是在1914年。义律本身就是一个铁杆的鸦片贸易反对者。他认为鸦片贸易比较缺德,是大英帝国的耻辱。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对鸦片贸易的态度也比较明确:“中国政府完全有权禁止鸦片,如果它愿意的话,从事一项违禁品贸易的英国臣民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但是,鸦片贸易虽然不道德,却将英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变成巨额盈余,其数额足以支付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生产向印度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和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的大部分行政费用。因此,纵然鸦片贸易不光彩、不道德,也是支撑大英帝国利益的支柱,一定不能让它倒塌。1840年4月,议会通过辩论投票,最后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对华用兵军费案和要求中国赔偿的决议。一、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受到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沉重打击,为保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英国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全球范围内殖民扩张,蓄意打开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闭关自守、封建统治日趋衰落的中国大门。2、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保护鸦片贸易——直接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二、经过(1840——1842)1、爆发:1840年,广州2、中国军民英勇斗争3、结束: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Q2、战争因何而败小组交流汇报:每人1~3分钟,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鸦片战争前中英基本情况对比中国英(欧美)社会总体状况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自然经济占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英国1840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政治腐败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装备陈旧坚船利炮,成为海上霸主闭关锁国对外扩张弱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措施,他们认为很糟糕。“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其战争目的了吗?这场战争又对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Q3、战争结果三、《南京条约》与影响1、《南京条约》的内容⒈签订时间:1842年8月⒉主要内容①赔款2100万银元;②割让香港岛;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⑤附件内容:税率值百抽五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地点(1842)*三、《南京条约》与影响1、《南京条约》的内容2、《南京条约》的影响由独立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们大众的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学习西方、寻求真理;“师夷长技以制夷”;(林、魏)社会性质变化:主要矛盾变化:革命任务变化:历史分期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思潮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赔款割地通商关税司法从主权独立走向半殖半封从封闭贸易到卷入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学习新技术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这个告示主要的意思就是讲: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却是一次无声的呐喊。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地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麻木,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无声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