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讲课课件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夜吏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为反对玄宗不断开边所作,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是一篇封建时代进步诗人大胆揭露皇帝淫威,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血泪诗篇。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但《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题。杜甫草堂创作背景:《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着手叙述的?•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所见、所闻第一段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走”字,用的十分形象,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惨别图走·不见牵·顿·拦·哭战争的灾难人民的痛苦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研读二、三段,讨论思考:方法提示:抓关键字词修辞的角度、各种感觉描写方法(如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或其它表现手法)“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心理创伤(心理活动)田地荒芜(夸张手法)长期服役(对比手法)征兵逼租(反问手法)死伤无数(夸张手法)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歌结尾,诗人用“君不见”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描绘了青海古战场的情景。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苦难根源诗眼:点行频“君不闻”和“君不见”在这两幅画面中起着什么作用?•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主旨: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一、生动的场景描写艺术特色赏析二、构思巧妙,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拢。三、善用口语1、同学们下去背诵这首诗。2、思考课后练习二的2、3小题,体会本诗的结构艺术。课后作业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