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第一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建设的内容,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笋弓人民群众的一般道德水准出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一代特色。一、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指的是爱国主义和守法遵纪。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立志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守法遵纪,就是要求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所属组织的纪律,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起码要求。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公民遵守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因此,一个有道德的公民,不应当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提高遵守法律纪律的自觉性,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积极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和护法。毛泽东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也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这就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必须要有严格的铁的纪律。每个公民要自觉遵守所属组织的纪律,主动接受纪律的约束和监督。二、明礼诚信明礼诚信,指的是文明礼貌和诚实守信。讲究礼仪礼节礼貌,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讲究礼仪礼节礼貌,就是要求人们待人谦让有礼,落落大方,友爱互尊,文雅守纪等。这是社会的外在文明,是一种美好心灵的外化。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it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人们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有信无欺,信守诺言,取信一于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尊重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把实事求是、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为自己的准则。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诚实守信既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又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对诚信品质的需要更加突出。当前,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建立诚信规范,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三、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与人为善等。当今社会既分工越来越细,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岗位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于与其他岗位和工作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有着与人相处的需要,都需要别人、社会的关心和帮助,都需要团结友善。离开了群体、集体、组织,人是无法正常生活的。因此,应当树立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杜绝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现象的发生,坚信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才能干好各白的本职工作,成就我们共同的事业。应当学会与他人配合和协作,不但“敬业”而且“乐群”。要正确对待自已,处理好与其他同志的关系,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虚心向同-2-事学习,取长补短,友好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要与人为善,应当顾全大局,虚怀若谷,宽容大度,胸襟开阔,不总是纠缠个人恩怨。尤其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也能共同合作。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矛盾,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气氛,形成凝聚力。四、勤俭自强勤俭自强,指的是勤劳节俭和自主自强、自尊自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当今时代之所以要提倡勤劳节俭、艰苦奋斗,首先是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仍然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进行艰苦创业。其次,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综合国力还不强,人民仍不富裕,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必然要求艰苦奋斗。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奋斗意志。当然,提倡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并不是反对提高生活水平,也不是要求人们都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而反对的是奢侈享乐之风。每个社会成员,必须有正当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如果失去这种享受,就会失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也必然失去或减少为祖国现代化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泉。但是,人要追求正当享受,就必须付出巨大努力,进行艰苦创业。况且享受如果不以高尚精神生活为支柱,单纯地无节制地追求物欲享乐,就会消磨斗志,腐化堕落,使本来属于正当的享受走向反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自主自强的精神。市场主体不仅要具有自主权,而且要具备自立、自力、自强、自尊的德性。不仅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且要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具有勇敢的品格和务实的作风,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热爱知识,尊重科学,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五、敬业奉献敬业奉献,指的是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即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克己为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就是要求人们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崇敬,是一种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和愿为本职工作奉献青春和才华的强烈的责任感。不论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对我们事业的积极意义:不论现在的岗位是自己选择的还是组织安排的,都要有达观敬业的精神,充满对自己的岗位和职业的感激和敬意,培养自己对工作岗位的深厚感情,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也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调整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爱国守法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是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诚信主要是规范公民在公共场合、公共关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友善更加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基础的东西。把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才能建立起来。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以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节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人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必须遵守的礼节。是人际交往中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文明礼貌是道德对人们行为举止的一种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基础,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文明礼貌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有时甚至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是关系到人格、国格的大事。文明礼貌应该做到:1.卫生整洁,仪表文明。整洁、卫生的仪表、仪容,是文明礼貌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面容洁净,头发齐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洗澡、勤换衣物等。-3-2.仪态优美,举止文明。古人讲,“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对仪态优美的形象概括。除此而外,还应注意神态,与人接触要面带微笑,自然大方,并杜绝在大庭广众之下剔牙缝、掏耳朵、挖鼻孔、搔痒等有损形象的行为。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举止,无论多么美好的仪容和时髦的打扮,都会遭到破坏。3.谈吐礼貌,语言文明。要习惯于运用礼貌语言,如“谢谢”、“劳驾”、“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请别人帮忙要说“请问’,、“请帮忙”、“请关照”。与人交谈应诚恳、亲切、简洁、得体,还要学会专心倾听,切忌高声说话、喋喋不休或者旁若无人。4.遵守礼仪,行为文明。生活中问路、乘车、购物、做客、称呼、交往等都有约定俗成的文明准则,如走路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上车要给行动不便的人让座,进影院不应迟到,探访朋友应当提前预约,逢年过节看望长辈应带礼物,等等。文明礼貌的要求很多很细,需要认真细致地去把握,只要处处留意,时时约束,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有教养的人。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都应当把讲文明礼貌当做获取成功的素质去培养,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有责任督促自己讲究文明礼貌。二、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就是把帮助别人当做快乐,就是关爱人、关心人,就是成人之美、济人之难、解人之困。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反映,是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的标志。要做到助人为乐,需从以下几点入手。1.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帮助别人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和关心,是尽己所能,解除他人困难,使他人获得快乐和幸福。出于个人私心杂念,或仅仅为了获得报偿而去帮助人,都不能算助人为乐。2.助人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确实是帮助别人脱离了困境,或确实方便了他人,使别人感到快乐、幸福。只有助人的良好愿望,却没有在实际中使人得到有效帮助,也不能算助人为乐。3.助人要长期积累,不断去做,要靠长期修养,形成内心自觉的习惯。所以也不能把助人为乐理解成一时一刻的群众运动。4.助人为乐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在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人、主动关心人、热心帮助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帮助别人,如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等;也可以是经常参与公益事业,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例如,可以参加“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救助失学儿童;可以为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的人民捐助衣物;可以为需要医疗、救护、看守的贫弱者提供帮助;可以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参加志愿者行动;等等。5.特别要关注、关爱弱势群体,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关心和帮助关鳏寡孤独和残疾人。每个人都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美德,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当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惠者也要受思不忘,知恩图报,像别人关心帮助自己一样去关心帮助他人,为营造温馨的社会环境而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三、爱护公物爱护公物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尊重。要牢固树立公共财产不可侵犯的道德观念,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爱护公物。公共财物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爱护公共财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一个公民在工作、劳动和生活中必须承担不侵犯公共财物的义务,必须承担爱护和不挥霍公共财物的义务,必须同侵犯公共财产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首先要爱护国家财产,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国家的工厂、矿山、银行、车站、一飞机场、铁路、公路、商店、文化馆以及各类院校等等,都是全体人民长年累月、辛勤劳动创造的财产,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条件,关心、保护和珍惜这些国家财产,不让它们流失和破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其次,爱护公物就要爱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群。还有生产、生活设施,如草坪、绿地等。因为这些财产都是人民安居乐业、有序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第三,爱护公物还要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占迹。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无可替代、难以估量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作为公民必须努力保护好文物古迹。四、保护环境-4-保护环境是指保护自然环境,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保护环境这一公德规范,要求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子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