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摘要)——2011年1月10日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贺州市市长白希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一五”是我市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难攻坚、团结拼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战胜了严重冰冻、旱涝等自然灾害,克服了土地、资金制约严重等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统计,从2005年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41.07亿元增至285亿元,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由6717元提高到13400元左右;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14.4%;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三次产业比例由36.3:34.4:29.3优化为20.3:48.8:30.9,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实现质的飞跃。培育壮大了电力、林产、矿业、电子和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食品、制药、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特别是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推动了贺州工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发展基础有效夯实。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是“十五”的5.7倍。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从2005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拓展到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0%提升至35%。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58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4.5%。现代服务业快速扩张。预计“十一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4亿元,是“十五”的3.2倍。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十一五”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0亿元,是“十五”的3.2倍。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外贸新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年均增长35%。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农村沼气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减至1.35吨标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自2治区下达任务范围内,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民生领域建设资金投入达到87.48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5.2%、12.2%和17%。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学普及不断加强;实现“两基”达标目标,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和素质教育取得新发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提高到91.2%,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竞技水平保持在全区前列;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3.8%和97%;人口与计生工作在全区率先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五五”普法扎实有效,“平安贺州”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较好;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政策法律大宣讲”活动,解决了一批多年积累的信访疑难案件;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活动,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人事、统计、库区移民、食品药品安全、住房公积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供销、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地震、人防、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政府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增长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172元,增长10.5%。2010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三年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推动贺州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我们不仅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也积累了加快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科学发展思路,有效破解发展难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举措赢得新突破;二是必须坚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必须坚持把扩大投资需求和加强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四是必须坚持优先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后发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必须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树立和弘扬真干、实干、苦干和巧干的优良作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二、“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3“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把我市建设成为“广西新兴工业城市、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华南生态旅游名城、全国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实现贺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后发崛起的新路子。根据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精神,《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GDP与全区、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累计达到650亿元以上。——循环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进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建成在全区具有重要地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1%、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氨氮均下降7%,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2%以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实现新提升。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实现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超百亿元目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创业创新环境开创新局面。各类园区优化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50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万人;适龄儿童少年毛入学率达100%,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救助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区域合作交流的层次、领域进一步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围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注重推动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持续扩大投资规模。重点加大在交通、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以及工业产业、特色农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引导和银行信贷支持4的作用,利用既有投融资平台,引进战略性投资伙伴,采取银行贷款、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投融资方式,优化项目投资结构,解决融资难题。发挥重大项目拉动作用。切实把谋划、引进和实施大项目建设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位,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在我市布局建设,大力引进知名大企业进驻贺州,谋划建设一批民间资金参与建设的中小项目,实施一批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项目,形成“大中小”项目同步推进的局面。(二)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新兴工业城市着力打造五大超百亿元产业。深入实施“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重点培育电力、林产、矿业、电子、新材料五大产业成为超百亿元产业,形成循环工业体系。以华润贺州电厂为龙头,做大电力产业;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加强矿山综合治理,做大做强矿业;启动实施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加快形成循环林业发展链;努力在电子、新材料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把稀土功能材料、纳米粉体新材料和钨、钛新材料产业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和中药材资源,依托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强优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培育食品药品工业集群,促进农业和工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强化功能定位,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重点打造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培育形成以华润贺州电厂、华润水泥、华润雪花啤酒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建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典范、地方政府与央企互动合作的典范、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典范。开发精铝、铝光箔产品,加快电子铝箔技改扩能工程建设,集群引进电容器生产企业和其他电子信息、新材料企业,努力把贺州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建成自治区级特色科技产业园,把新型材料园区建成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把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建成桂台旅游合作的窗口与广西接待台湾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并加强与台湾方面在工业上的合作,在示范区内建设台湾工业园。进一步扩大旺高工业区经济规模,规划建设好旺高工业区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园,钨、钛新材料产业园和旺高物流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建设模式,整合建好信都经济区,推动承接产业转移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各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建设平桂至富川百里工业长廊,形成大通道经济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培育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强做优,培育扶持平桂飞碟、桂东电子、嘉宝食品、金源稀土等一批强优企业上市,努力发展一批产值、销售收入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的企业,在三至五年间实现工业总产值翻番,再造一个“工业贺州”。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一批规模效益型、科技创新型、外向接轨型、持续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积极实施企业家成长和产业工人成才促进计划,提升企业管理队伍和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三)注重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功能日益完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全面实施贺州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加快“贺八平钟一体化”进程。重点推进市区“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尤其要抓好城东新区建设,把城东新区打造成我市新区建设的样板。将黄田、沙田、鹅塘、莲塘纳入贺州城区建设管理框架,逐5步实现与主城区“同城化”,力争2015年市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37平方公里。同时,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完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合理划分市与城区政府职责,健全“两级政府、分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系。全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