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佛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中国佛教一、佛教概说佛教是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于古印度的宗教,强调通过一定的修行方式,使人圆满地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达到彻底解脱。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精密深邃的哲学体系。佛教从前三世纪开始向外传播,逐渐覆盖了中亚、南亚、东亚大部分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精神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代表东方文明精髓的世界宗性教。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6),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印度迦毗罗国皇室出身。后放弃王位,修道成佛,此后用近五十年时间弘扬佛法,使得佛教广布四方。他被佛教徒尊称为释尊或世尊,俗称佛祖,他创立的教也称为释教。佛教三大体系南传佛教:即巴利语系佛教,流传于东南亚、南亚,又称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即汉语系佛教,流传于中国汉地、朝鲜、日本、越南,以中国为中心。又称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流传于中国西藏、青海、蒙古等地,以及尼泊尔、锡金、蒙古、俄罗斯等地,又称密乘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四法印•五蕴•缘起法•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三学四法印诸行无常:任何事物不停地处于流动变化,绝无常住。诸法无我:一切现象都没有固定的本性,即没有常一主宰的实体。涅槃寂静:最高的智慧、圆满的德行、不受任何限制不受轮回的解脱境界。一切皆苦:因精神上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共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是佛佗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蕴,有积聚、类别的意思,五蕴就是对一切有为法的分类。有为法泛指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的现象。佛教认为,作为生命体的我,不过是五蕴的和合,并不是真正有个我在那里。而且蕴本身聚集起来才能成为生命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散去,就有生灭,我也就不存在了。色蕴。色,往往指形象色彩,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要素或相当于物质的现象。包括地、火、水、风四种元素,以及由他们组成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以及相对应的五境(色、声、香、味、触)。受蕴。受,有感受、领纳的意思,对外界感受引起的感觉就是受蕴。感受苦的叫苦受,能增长瞋心;感受快乐的叫乐受,能增长贪心;感觉不苦不乐的叫舍受,能增长痴心。贪、瞋、痴被佛教成为三毒,是毒害众生的三种烦恼。想蕴。相当于知觉或意像,属于精神方面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心中积聚了许多感受,进而增加了抽象的思考,如黑白方圆是非善恶等等。在佛教看来,世界乃是想的种种相,即心相。行蕴。相当于意志与行动,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人在感受客观事物后有所感受,形成意象后,便产生一种动机,而见诸行动,这就是行。想要为善就有善行,想要为恶救有恶行。佛教的解释就是造业,表现为身(行为)、口(语言表达)、意(思维活动)三方面,其中意业起决定作用。业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是支配生命轮回的动力和动因。识蕴。相当于认识或意识。即对事物或现象的千差万别能够加以区分和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认为万象的差别来自人的认识。佛教的识有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五识分别来自于色、声、香、味、触五种感受,意识则统辖前五识,对所有的识加以概括。缘起法又叫因缘论,被认为佛教教义的精髓和核心。缘起,指的是一切现象皆因为一定的因缘而生起,因缘指的是原因和条件。也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做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互为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过程。“此有则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则彼灭。”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一重因果一重因果三世二重因果四谛苦谛:精神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即八苦。集谛:造成苦的根源,即愚昧及其业报。灭谛:所要追求和达到的目标,即涅槃。道谛:通向解脱的修道方法,即八正道。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认识。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生活。正勤: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信念。正定:正确的禅思。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博士求法说:公元前2年,西汉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故将这一年定为佛教正式入华之始。明帝感梦说:公元64年,东汉明帝梦到头顶白光之金人入殿,大臣傅毅说此为西方佛陀。明帝遂于67年遣使请大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入洛阳,译《四十二章经》,佛教入中原。佛教传华的历史分期汉至魏晋南北朝:佛教初传和上升时期隋唐至宋代中期:佛教兴盛和发展时期宋中期至近现代:佛教衰微和转型时期汉至魏晋南北朝佛教初传中国并走向繁荣。此阶段印度和西域僧人来华,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佛教统治者的崇信和扶持,得到极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佛教信徒快速增长,高僧辈出,研究佛理之风盛行,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佛教的兴盛开始于东晋,当时中国战乱不断,民众有精神需求。西域高僧佛图澄在310年来到洛阳,受到尊崇。此后中原各族人民争相信佛,纷纷出家,很多人到佛图澄门下学习,培养出一批高僧。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在长安带领僧众数千人,讲习佛法,组织翻译经典,创编经录,注释佛经,对后世影响深远。后秦统治者也崇尚佛教,从西域请来高僧鸠摩罗什(344~413年),翻译出《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大品般若经》等重要经论74部,译文准确典雅、晓畅易诵,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四方信徒云集长安,长安僧尼上万人之多,培养出一笔著名高僧。著名高僧慧远(344~416年)主持庐山东林寺和建康道场寺,翻译出很多经典。著名僧人法显游历印度30余国,历时11年,携带多部佛经回国,所撰的《佛游天竺记》是研究古印度的重要资料。安世高鸠摩罗什道安慧远南朝各皇帝和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喜欢研究佛理。宋孝武帝任用僧人慧琳参政,被人称为黑衣宰相。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精通佛学,撰有宣扬佛教著述数百卷。梁武帝萧衍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佛著称,他曾四次到寺院为奴,亲自穿布衣吃素菜,在佛教节日禁止屠宰,规定僧尼必须戒断肉食。在他的提倡和保护下,南朝佛教日趋繁盛,全境佛寺达2846所,僧尼8万人。北朝时期佛教重视造像和坐禅,留下了云冈、龙门、麦积山、天龙山、响堂山等大批石窟文物。由于战乱等原因,北朝僧尼队伍膨胀,北齐僧尼近300万,为中国历史上僧尼数的巅峰。民间也非常盛行佛教活动。佛教的过度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引起佛道教之争,最终导致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这一时期印度流行的佛经基本都被翻译出来,中国僧尼对佛法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开始形成讲习某类佛典的宗派,为后世佛教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梁武帝萧衍隋唐至宋代中期佛教兴盛和发展时期。此阶段佛教进一步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发展迅速,中外佛教交流广泛而频繁。许多高僧对佛教义理多有发展,先后出现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律宗、密宗、三阶教九大宗派。隋唐佛教主要宗派(1)天台宗由陈隋时期高僧智顗发扬光大,以浙江天台山为传播中心,主要宗奉《法华经》,因此也称为法华宗。该宗以诸法实相义理为核心。(2)三论宗,源于南北朝时期三论师法郎,由僧人吉藏创立于隋朝。该宗以破邪和显正为主旨。该派在天台宗盛行后逐渐衰绝,但在日本朝鲜较兴盛。(3)华严宗由法顺创立于唐初,宗奉《华严经》,将该经宗旨归纳为法界总摄、六相等学说。(4)禅宗又称佛心宗,创立者达摩,该宗注重参禅,不立文字,用棒喝、拳打脚踢等方式使人顿悟。(5)净土宗又称莲宗,源于东晋慧远、法旷等人,认为只要坚持戒律,常常口念阿弥陀佛号,就可以被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永脱轮回。隋唐佛教主要宗派(6)法相宗,也称唯识宗,创立者玄奘,因他常住长安慈恩寺,所以又称慈恩宗。玄奘著《成唯识论》,推崇唯识理论。(7)律宗,开始于北魏慧光,专门研究传习传到中国的佛教戒律,以《四分律》为宗,所以又称四分律宗。(8)密宗,又称真言宗,专修印度流行的真言密教,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印度僧人善无畏,传承《大日经》。(9)三阶教。又称三阶宗,创立者隋朝僧人信行,曾编撰《三阶教法》40余卷。主张众生都可成佛,所以逢人要礼拜,又须忏悔自己过错,常念地藏菩萨名号。禅宗禅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禅宗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禅宗初祖拈花微笑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金婆罗花献给佛祖。佛祖拈起一朵花,意态安详,一言不发。众人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初祖达摩(?~535)又称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西天第28祖。南天竺香至国国王之第三子,从般若多罗学道,40年之后受衣钵。公元520年达摩至广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梁武帝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乐。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收弟子慧可。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谥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638-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於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慧能对禅宗的贡献第一,他大胆破除佛祖的权威,不承认有所谓外在的佛,认为佛就在本心中。第二,他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与儒家“人皆可为尧舜”的性善论相通。慧能之后,禅宗更进一步向儒家靠拢,竭力与儒家的以教悌为人之本的伦理学说相调和,写了大量论教的著作,从而促使了佛教的进一步儒学化。第三,他不但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张不用背诵佛经,不需累世修行,只要认识本心,就能成佛,即所谓“顿悟成佛”,从而不但迎合了上层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为下层人民信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四,他在宣传“顿悟成佛”的同时,还提及自由任运的生活方式,促使禅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传弟子怀海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从而对后世禅寺的建设及其劳动自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禅宗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广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宋代中期至近现代两宋时期统治者限制佛教,佛教发展发展受阻;元朝流民入教,佛教素质低下;明代及清初佛教略有起色,清中后期则日渐衰微;尤其是晚清,佛教江河日下,内部组织陈腐,社会地位尽失。二十世纪上半叶佛教复兴运动兴起,佛教重光并开始向现代转型,然抗战爆发阻碍了这一历史进程。明末四大高僧莲池祩宏(1535-1615年),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故常被称为莲池大师,又因常在云栖寺居住而被称为云栖和尚,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他提倡禅宗净土宗两者兼修的理论。紫柏真可〈1543-1603年〉,明代江苏人,俗姓沈,法名达观,中年后改名为真可,号紫柏老人,后世尊称他为紫柏尊者,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1546-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谥号弘觉禅师,明朝安徽全椒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藕益智旭(1599-1655年),俗姓钟,字智旭,号藕益,又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1]。江苏省木渎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被尊为净土宗九祖。晚年住于浙江杭县的灵峰,因此又被尊称为灵峰藕益大师清末民国

1 / 1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