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一诸多说法二异说之因三初步认识《红楼梦》主题思想诸多说法诸多说法1《红》主题思想异说纷纭,莫衷一是。第1回题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寄寓著书不易被人理解的感叹。——预见。脂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年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殆尽……诸多说法2200多年人们对《红》作出种种不同解释,不仅未能真正“解”出“其中味”,甚至连《红》是什么样的书也看法多异。鲁迅:《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家学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诸多说法3(1)经学家看见《易》。清丁嘉林:“《红楼梦》一书为小说之祖,久已不胫而走,家置一编,然细绎其文,皆可通乎经义,毋宁以家常琐事忽之乎?夫《易》言吉凶消长之道,《书》言福善祸淫之理,《诗》以辩邪正,《礼》以别等威,《春秋》寓褒贬,经天纬地,亘绝古今,而不谓《石头记》一编,竟能包举无遗也。”(2)道家学看见淫。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淫书以《红楼梦》为最,处处描摹男女性情,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戈也。”(3)才子看见缠绵。《庸闲斋笔记》:“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zhai)疾。当绵惙(chuo)时,父母以是书贻祸,投之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杭州人传以为笑。”诸多说法4(4)革命家看见排满。蔡元培:《红》“吊明之亡,揭清之失”,“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景梅九《石头记真谛》:“黛玉代表明亡,故写得极瘦弱,风吹欲倒。宝钗代表满清,故写得极丰满,气吹欲化。”“黛玉号潇湘妃子,写亡国哀痛,如亡君。宝钗号蘅芜君,指满人兴于荒芜水草地,而入主中国。”(5)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孙静庵《栖霞阁野乘》论证《红》是影射“国朝第一大事”,即指康熙之子争夺皇帝事:“林、薛二人之争宝玉,当是康熙末,允禩诸人夺嫡事,宝玉非人,寓言玉玺尔。”见龙协涛《艺苑趣谈录》北大84版。诸多说法5关于《红》之本事和立意的重要说法:1.明珠家事说明珠:姓纳兰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宰相。此说出现最早、影响最大。首倡为乾隆帝,认为《红》“盖为明珠家作”。后来许多人信奉并宣扬此说,如梁恭辰、陈康祺等人。①“以宝玉隐明珠之名”。清许叶芬《红楼梦辨》:“《红楼梦》一书,为故学士明珠故事”。②以宝玉影射纳兰容若。清俞樾、姚鹏图、钱静方、孙桐生、叶德辉、张维屏、杨恩寿等主此说。胡适《红楼梦考证》对此说予以力驳。诸多说法62.张侯家事说张侯,即张勇,金庸《鹿鼎记》叙过其人其事。周春《阅红楼梦随笔》最先提出:“余细观之,乃知非纳兰太傅,而序金陵张侯家事也。”此说纯属臆测。3.和珅家事说无名氏《谭瀛室笔记》:《红》为“刺和珅之家庭”。和珅,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宠臣,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贪官。此说大谬,曹雪芹去世于1763年左右,和珅则生于1750年。即使和珅“自妻以下,内嬖如夫人者二十四人”,雪芹不可能未卜先知。诸多说法74.傅恒家事说庚辰本第16回“大小姐”旁脂批:“文忠公之嬷”。文忠公即傅恒。舒敦《批本随园诗话》认为“指忠勇公家为近是”。傅恒(?—1770),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孝贤皇后弟,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封一等公。在军机处二十余年,为乾隆倚重。5.宫闱秘事说即“雍正夺嫡”说,索隐派红学观点之一。认为《红》写清初宫廷秘事。孙静庵《西霞阁里乘》:“林、薛二人之争宝玉,当是康熙末允禩诸人夺嫡事。”他用“化雌为雄”的索解法,认为“盖顺、康两朝八十年之历史皆在其中。”海外女子乃影射郑成功占据台湾,“焦大盖指洪承畴”,“妙玉必系吴梅村”,“王熙凤当即指宛平相国王文靖熙”。诸多说法86.顺治董小宛爱情故事说索隐派红学观点之一。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小宛书名,每去玉旁专书宛,故黛玉命名,特去宛旁专书玉”,以此判定林黛玉是董小宛。而董小宛被掠至京师,入宫,被赐姓董鄂氏,董入宫不久,不寿而卒。顺治忽忽不乐,不数月,遁入五台山,皈依净土。7.谶纬说清汪堃《寄蜗残赘》卷九“曾闻一旗下友人云:‘《红楼梦》为谶纬之书。’”诸多说法98.民族主义说即“排满说”,或“反清复明”说。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朱者,红也,汉也。”“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林黛玉影朱竹垞也。”“薛宝钗,高江村也”“探春影徐健庵也。”“王熙凤影余国柱也。”“史湘云,陈其年也。”“妙玉,姜西溟也。”“惜春,严荪友也。”“宝琴,冒辟疆也。”此说实是配合政治宣传,但牵强附会。鲁迅批为“革命家看见排满”,胡适斥为“大笨伯”、“笨谜”。诸多说法109.无政府主义说索隐派红学家景梅九观点。“无政府主义”指无富无贵的境界,近乎极乐园无政府地步,人们平等自由,与通常所说“无政府主义”有异。10.家庭感化说季新(汪精卫)《红楼梦新评》:《红》是中国家庭小说。11.欲念解脱说王国维在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首创的红学观点,是其红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诸多说法1112.自传说由来已久。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红楼梦》,悟书也。其所遇之人,皆阅历之人;其所叙之事,皆阅历之事;其所写之情与景,皆阅历之情与景:正如白发宫人涕泣而谈天宝,不知者徒艳其纷华靡丽,有心人视之皆缕缕血痕也。”“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乎他人哉?”诸多说法12俞平伯赞赏:“在红学家里,实在是最近情理的。”俞说得更明确:“我们有一个最主要的观念,《红楼梦》是作者底自传。”作者态度,“总不过是身世之感,牢骚之语。即后来底忏悔了悟,以我从楔子里推想,亦并不能脱去东方思想的窠臼;不过因为旧欢难拾,身世飘零,悔恨无从,付诸一哭,于是发而为文章,以自怨自解。”俞进一步提出《红》感叹身世说,情场忏悔说和为十二钗作本传说。诸多说法1313.自叙传说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指出《红》只是老老实实地描写了曹家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自然趋势,“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诸多说法1414.农民说刘大杰提出。根据毛泽东“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认为《红》揭示了这样的矛盾。15.市民说代表人物是李希凡、蓝翎。认为《红》写的虽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落,却可以看作是封建社会的缩影。书中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平等观念、要求婚姻自主和反对束缚人的个性的思想,是明中叶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一种反映。诸多说法1516.阶级斗争说:毛泽东1964年8月18日北戴河谈话:《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四大家族,阶级斗争很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诸多说法16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就讲不通。《红楼梦》写出二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有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何其芳也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这是新红学,老的还不算。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与此相近,有四大家族说、政治历史小说说等。17.文化小说18.彻悟说19.宝黛钗爱情婚姻说诸多说法1720.封建社会年轻女性普遍悲剧说舒芜、邓遂夫。舒《谁解其中味》:(1)对“四大家族兴衰,反映封建社会的必然没落”提出异议,认为只写一个贾府的兴衰,不能反映出清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2)小说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为主线,但它主要表现的却不是爱情主题。从而提出了封建社会年轻女性普遍悲剧说。邓《红楼梦主题辩》:《红》主题是“悲金悼玉”,即“悲悼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的所有那些生性纯洁美好,却被封建社会的道德礼教所毒害、所蒙骗、所摧残、所扼杀的青年女子,这便是《红楼梦》主题的真正内涵。”诸多说法1821.封建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朱彤《论红楼梦的主题》:“作为《红楼梦》主题的核心问题,是封建阶级子孙不肖、后继无人的问题。这个问题贯串主宰全书。”22.影射曹家破败,反对皇权说见郝炘《石头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3.补天说脂砚斋在《红》第1回石上偈语“无才可去补苍天”旁批道:“书之本旨。”毛泽东:曹雪芹写《红》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之“天”。诸多说法1924.唯人主义说胡风《文汇》月刊撰文:“曹雪芹毕生用了整个身心追求一个理想,我把那叫做‘唯人主义’(或崇人主义)。”他“正是梦想在这种他认为人类历史‘末世’的旧社会里替他所肯定的珍爱的人们找到出路。求得一个人与人之间过合理的幸福生活的新社会”“曹雪芹的唯人主义是人类思想的骄傲。”“他是为殉爱(“革命之爱在大众”的“爱”)而哭死的!”附录:“两个半”1“两个半”的贡献(梁归智)真正从精神实质上理解了曹雪芹,读懂了《红楼梦》的,老一代红学家中只有两个半人:胡风和周汝昌,鲁迅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也只读懂了一半,但鲁迅的思想实质是与曹雪芹相通的,那就是对伦理本位文化产生的国民劣根性的深恶痛绝,对传统文化负面的深刻绝望。这两个半里只有一个可以称作专业红学家,其他的两位都只能算红学的票友。但这两位中一位是思想家兼小说家,一位是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而他们又都是革命家。附录:“两个半”2只有具有思想家、艺术家和革命家质素的人才有可能把红学或《红楼梦》的“意义”研究引向真正的学术领域。这“两个半”,都不约而同地看出了曹著和高续的“绝异”,都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境界和文明高度的“中华大文化”的根本问题,都把《红楼梦》看成“一部小说”,但又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尽管他们的出发点和立足地并不太相同,鲁基本是从直觉生发,胡基本是从境遇激发,周则是从专业研究感发。诸多说法2025.女性崇拜说方克强:“女性崇拜是作品的现实性创作动因和主旨”,“女性崇拜则是象征的原型母题”,“女神是女性的象征,女神崇拜是女性崇拜的极致与升华。”26.女性、人性、人说见贺信民《红楼拾翠》。诸多说法2127.多层、多重、多义说(1)张锦池:三个层次:①情爱的颂歌;②童心的赞歌;③青春的悲歌。(2)孙逊:三重主题:①文学审美:美的生命和生命的美及其毁灭。②政治历史:封建制度的批判。③哲学:“变”的思想、色空、禅宗等。(3)刘敬圻:三重悲剧:①精神悲剧;②人生悲剧;③历史悲剧。《红楼梦》主题思想异说之因异说之因11.来自于《红》无比丰富的思想意蕴。2.《红》在描绘现实生活图景时候,忠实于作家的主观命意,更忠实于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使进入作品的种种生活现象,世态人情不为主观命意所囿,以极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真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3.形象大于思想,作者未必然,读者何为不然,人们对小说,是通过形象来体味命意的。异说之因24.作者世界观矛盾性。既大胆批判现实社会,又不免对旧制度有一丝留恋,又找不到真正出路,也使人对作品的主题难以把握。5.创作方法:假语村言,真事隐去,神话色彩,梦幻描写等,也让人难以准确摸到作品的真正命意。5.成书过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