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鹅池的左旁,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碑上镌刻“鹅池”两字,气势磅震荡礡。王羲之,书法家。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早年苦练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美谈。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世誉为“”。王羲之东晋王右军书圣1、王羲之其人其书天下第一行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时太尉郗chī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东床快婿)2、羲之其事(1)袒腹东床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问题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又尝在蕺jí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序”也写做“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文体知识重点字词癸丑guǐ会稽山kuàijī稽qǐ首修禊xìchóng(崇)山峻岭清流急湍tuān嗟悼jiēdào流觞shāng曲水游目骋怀chěng聘请pìn形骸hái言简意赅gāi若合一契qì楔子xiē锲而不舍qiè嗟悼彭殇jiēshāng揆度kuíduó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乐痛悲‖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课文鉴赏哪些东西可“乐”呢?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感慨人生文中第二段作者情感有何变化?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其原因是什么?这种痛是痛什么?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为什么悲?悲什么?东晋时代的名士崇尚老庄、思想虚无,认为死生一样。而作者认为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作者悲的是“一死生”、“齐彭殇”。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作者悲的是人类对于死生的认识上的局限,对社会文人士族借老庄思想来逃避现实,寄情山水,麻醉自己,漠视生命的态度,而且这种无法摆脱的认识上的局限古今一同。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虚灵、旷达内心:沉郁、悲凉(寄情山水)(反思生命)感性之中的理性思维明确:表面上看来作者是有点颓废悲观且消极,然而它的反面却深藏着对生命、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是通过对生的关注来逃避死的面临,从而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王羲之一方面坦承生命的脆弱、短暂;一方面敏锐地体悟了生和死的本质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的活着,如行尸走肉。人应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空间充实,,正因如此,他的笔下涌动着热爱生命的激流,启示着后人不断书写瑰丽的生命篇章!课堂小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作业布置1、整理总结有关文言词语:与、次、期或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