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_我固有之》公开课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孟子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的内涵。3.进一步学习孟子运用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讨论①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②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不忍人之心”应如何理解?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中的两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④“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⑤“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应如何理解?⑥第4段中“乐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我,泛指我们每个人。固,本来。)(怜恤同情之心)(第一个所以,的原因。第二个所以,用来的方式)(要,通“徼”,求取。乡党,家乡,乡里。)(莫,没有。焉,兼词“于之”,于,比。之,代词。)(所有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了就会扩充它们。扩而充之,发扬,努力去做)1、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阅读文段,思考:“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你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的理解。3、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探究1.四端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仁怜恤、同情羞耻、憎恶义推让、谦让礼指明辨是非智——朱熹《孟子集注》3、如何完善仁义礼智•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思考一: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一)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二)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思考二:总结: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课后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课堂练习•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非由外铄我也(自外而内熔化)•B万物皆备于我矣(准备)•C强恕而行(竭力,尽力)•D舍正路而不由(走)B•2.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1)万物皆备于我矣()•(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4)仁,人之安宅也。()•【答案】(1)介宾短语后置•(2)判断句(3)省略句(4)判断句•3.填空。•(1)“五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谷物。•(2)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端。•【答案】(1)稻黍稷麦豆(2)仁义礼智•4.翻译句子。•(1)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2)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2)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舍弃正确道路而不走,可悲啊!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