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作者简介•柳宗元是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柳宗元的诗文具佳,就散文来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题材与背景•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时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基本解读•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思考•“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坦然面对生活,体现一种“顺其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基本解读•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卖果营利的,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羡慕,没有能赶得上的。•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正面描写:“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侧面描写:“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基本解读•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来使它的本性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基本解读•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那)种植(小心得)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得到发展了。所以我不妨害它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硕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基本解读•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的)根拳曲而土常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假使有能不这样的,则又爱它太情深,为它担忧太多了。早晨察看,晚上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晃树干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而树木的本性一天天地远去。基本解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忧虑它,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基本解读•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移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说:“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最终却给他们造成了灾祸。基本解读•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在早上和晚上都有官吏来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敲鼓聚集百姓,(一会儿)击梆子召集乡民。基本解读•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我们小百姓顾不上吃饭来应酬慰劳官吏,尚且都没有空暇,又靠什么来使我们繁衍生息并且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那么和我所从事的行业大概也类似吧?”基本解读•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问的人说:“咦,不是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记载这件事来作为官吏的鉴戒。思考•“问者”问“养树”后,说“吾问养树,得养人术”,那么“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提示:第四段重点讲的是什么?与第二段的哪个部分阐述了一致的道理?)思考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促尔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勤虑害树治民繁政扰民•无论种树还是治理百姓,都要“顺天致性”。•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苛捐杂税繁重,“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烦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拓展·《捕蛇者说》•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教育、人才(溺爱)•坏境、生态保护(过度保护)•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高考链接•2008年全国卷2作文题:•南太平洋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再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讨论•本文提出“顺天致性”的道理,那是否等同于放任自流?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