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11研究背景..........................................................31.1沙漠化的特点.................................................31.2沙漠化的危害.................................................42.国内外沙漠化研究进展..............................................42.1国外沙漠化研究................................................42.2国内沙漠化研究................................................53.研究区的概况......................................................54.毛乌素沙漠沙漠化的现状............................................64.1沙漠化的原因..................................................84.1.1自然因素..................................................84.1.2人为因素..................................................94.2沙漠化的程度..................................................94.3沙漠化带来的影响.............................................135研究区治理沙漠化措施.............................................145.1种树种草与提高农田产量同步进行...............................145.2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粮草间作................................145.3推进农业产业,引导农民致富....................................145.4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合理利用水资源........................155.5充分发挥政府在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15总结...............................................................15参考文献:.........................................................17谢辞...............................................................181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现状分析--以榆林为例杜倩指导老师:乃吉木丁摘要: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所以,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治理的问题必须提到日程上,毛乌素沙漠是我国著名的内陆大沙漠,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显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代化进程。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为土地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本文针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现状,分析了毛乌素沙漠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关键词:土地利用;沙漠化;成因;治理2MaowususandydesertificationareaspresentsituationanalysisDuQianTutor:NaiJimudingAbstract:Landdesertificationisnotonlyanimportant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isalsoanotfacedbyourcountry.Oftenthegrimproblemofsocialandecono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Chinesedesertanddesertificationlandareaofabout160.7squarekilometers,accountingfor16.7%ofthelandarea.ThecurrentdesertificationlandareainChinaisexpandingatanannualrateof2460squarekilometers,andthetrendofacceleratedexpansion.So,thestudyofthegovernanceofourcountrylanddesertificationproblemmustbementionedontheagenda,maowusudesertisfamousinourcountryinlanddesert,its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notonlyisthesocialandecono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innorthwestChinafacingthedisplayoftheproblem,andisrelatedtothemodernizationofChina'swesterndevelopment.Withthespeedingupofthewesterndevelopment,providedcertainconditionsforthebeginningoflanddesertification.Thisarticle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maowususandydesertificationareas,thecausesofthemaowusudesert,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Keywords:Landuse;Desertification;Genesis;Management3毛乌素沙漠是我国著名的内陆大沙漠,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显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代化进程。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使原有的脆弱植被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形成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土地沙化现象,并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为了了解该区沙漠化现状及土地利用,使沙漠化防治的实践更加科学有效,我们开展了对本区沙漠化的研究。1研究背景1.1沙漠化的特点第一,面积大、分布广。根据第一次全国沙漠化普查结果,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涉及18个省(市、区)的471个县(市、旗),其中99.6%分布于我国北方以及西藏12个省(市、区)的420个县(市、旗)。沙漠化土地中有44%分布于干旱区,35%分布于半干旱区,其余的21%位于亚湿润干旱区[1]。第二,类型多、程度重。中国沙漠化土地中,重度沙漠化土地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39.3%,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则分别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4.4%和36.3%,沙漠化土地占沙漠化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和重度沙漠化土地比重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第三,扩展快、态势忧。据调查,5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一直在加速扩展。以影响范围广、危害最为严重的风蚀沙漠化为例,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扩展速度为每年1560km2,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增至每年2100km2,而到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每年2460km2,约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5]。荒漠化面积扩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包括: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那里分布有四大沙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即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西部。众多研究表明,从70年代到80年代,沙质荒漠化在农牧交错带发展非常迅速。41.2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危害比其他任何灾害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它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能进一步诱发其他多种自然灾害。沙漠化危害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土地退化层面:生境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沙漠蔓延、吞噬绿洲,洪涝灾害引起土体搬运沉积,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第二个危害层面是生物群落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密度下降,恶性循环和逆向演替。第三个层面是引发气候灾害:沙尘暴次数增加,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气温回升[3]。2.国内外沙漠化研究进展2.1国外沙漠化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对由大规模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风蚀进行了系统研究,带动了沙漠化过程之风沙动力学的发展[3]。1949年,法国学者A.Aubreville在研究热带雨林沙漠化过程中提出“desertification”一词,认为荒漠化发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4]。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撒哈拉地区经历了持久的干旱,从北非经阿拉伯半岛、中亚一直到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进入新一轮的干旱时期,沙漠化问题成为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5]。197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动纲领,各国相继开展了荒漠化研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上,沙漠化被定义成“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地区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当前国际上沙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沙漠化地区环境背景及演变规律研究。欧美科学家研究发现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较脆弱,受不同时间尺度气象的变化而发生急剧变化,这些气象因子主要有降雨、大气辐射、地面反射率等[4]。第二:沙漠化的生物过程与沙漠地区植物恢复机理研究,大量学者从恢复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的角度研究沙漠化的生物过程与沙漠地区植物恢复机理。第三:沙漠化进程的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沙漠化的进程研究多通过RS、GIS的技术手段对沙漠化动态监测,从宏观尺度长时间序列研究沙漠化与植被等的互馈机制。第四:沙漠化治理实践技术研究。各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土地承载能力与环境承载能力,总结凝练了适合本国干旱土地生态系统功能、干旱沙漠区人类生存模式的大量治理范式和技5术[9]。此外,科学家还依据沙漠化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领域的相关问题,从多方位展开了对沙漠化的综合研究,立足点也从单纯强调治理和恢复自然转变到强调适度开发,提出了“适度干扰理论”。2.2国内沙漠化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结合铁路选线工作,我国开展了风沙地貌和风沙活动的初步观测、沙区农田防护林的试验研究和建设。60多年来中国在有关沙漠化的基础研究、动态监测与评价、植被演替、整治模式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对于沙漠化成因和特征进行综合性考察,编制了若干专题研究报告,如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规划和中国沙漠化土地整治纲要等。第二,在不同类型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范试验基地,开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第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了沙漠化科学的理论诓架和研究方法及部分研究成果,带动了不同生物气候区沙漠化的防治,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第四,21世纪,围绕我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完善了我国沙漠化学科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