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翻译的原则皮方於1。等译原则。2。直译、意译原则。3。等译比直译意译优越。4。Exercises。等译原则一、等值原则(theprinciplesofequal-valuetranslation)等值翻译的立体语言普遍语法模式的等值翻译模式引出的翻译学的三大基本公式,为实现等值标准提供比较科学的翻译原则。由此,也为定相定量定性评析译文提供了逻辑方法。等值翻译模式按照普遍要求提出如下原则:(一)根据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dialecticalunification)的观点翻译首先要从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转换着眼(haveitinmind),从言语的等值转换着手(startwithit)。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转换是言语等值转换的动力和基础,只有当译者具有与原作者相同的思想、相同的意象、相同的激情(intenseemotion),才可能反馈出具有相同的节奏,相同的风格,相同的韵味的言语信息。同时,只有通过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才能实现思想艺术内容的等值转换。(二)根据系统论整体优化原则(optimizationprinciple),翻译要以篇章为单位,从宏观篇章着眼,从微观词句着手,以句子为轴心(语言微观系统[词、词组、句]的最高单位是句,语言宏观系统[句、超句体、篇章]的最低单位也是句;句子是语言微观系统和语言宏观系统的交集Intersection);尽可能在原作与译作篇章言语各级各层次之间找到最大的等值转换关系,最终争取全篇章的最大等值。(三)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Ⅰ(语言系统的等值转换不等于语言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等值转换的总和),局部语言因素要服从篇章的全局。词的等值要服从词组的等值,词组的等值要服从句子,句子要服从于超句体,超句体要服从于篇章。一般说来,翻译单位可以上升,在某一级缺乏等值成分,就要转移到较高一级确立等值成分。(四)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Ⅱ(各级语言子系统的语义集的等值转换,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集的等值转换,再从语用集的等值转换映射到语符集的等值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要兼顾有关语言语符表层,语用修辞层和语义深层的等值转换。如果三个层次不能全等,那么表层服从于修辞层,修辞层服从于深层。深层等值是等值的最低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不等值了。(五)根据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Ⅲ(翻译的本质是通过出发语言的言语系统和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参数对比和转换,达到两种语言的言语系统的翻译转换),在最大限度保存原文表层结构逻辑式(logicform句法结构意义)和语音式(phoneticform)中带共性的因素(音韵节奏)的条件下,运用翻译转换规则(翻译技巧)进行有关语言的参数对比和转换翻译成规范地道的译文。译文的规范地道是表层等值的最低限度。总之,翻译要从宏观篇章着眼,以句子为轴心,从微观词、词组、句着手,最终完成宏观篇章的等值转换。这个信息反馈运动要服从多变量(多参数)、高阶、非线性的函数关系。翻译中对原用的分析,以及以句为轴心的微观转换,一刻也离不开篇章系统的整体性,离不开系统综合。等值翻译的逻辑方法是定相、定量、定性方法,也就是系统论的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这就是说翻译的程序是从定相着眼,定量着手,定性完成,也就是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再分析基础上的再综合。等值论从输入信息系统和输出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通过立体语言学普遍方法模式,协调整体功能与局部功能的关系,运用立体综合的定相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实现最大信息的反馈,实现翻译的最大等值,实现翻译的最佳功效。为了在翻译中取得输出信息的最大信息量和最佳功效,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信息降低冗余度,并且减少遗缺信息,降低误差度。从信息转换的观点看,大多数文体一般情况原文的语义信息是主要信息,语用信息是次要信息(包括冗余的信息)。对于文学体裁(特别是诗歌)语用信息常常转化为主要信息。语义语用信息是必要信息。在翻译中,必须把这两种转换到译文中来,否则,就会增加遗缺信息,增加误差度。但是,原文的语符信息,由于与译文语言的参数不同,有许多从归宿语言看来是不必要的语符冗余信息。如对汉语来说,英语符号系统中有些语言符号有时表现为不传达语用语义,不传达思想感情的不必要的冗余信息(如冠词、名词性数变化、动词时态、代词性数格、引导词it和there等)。在英汉翻译时,可以用省译技巧(omission)不搞赵元任提出的超额强制范畴(obligatoryCategories)翻译。如:Heputonhishatandleft.译成:“他戴上帽子走了”。而不应译成:“他戴上他的帽子走了”。此外,原文本身无论语义层次、语用层次或语符层次,还可能存在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所有这些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是翻译活动自由灵活的天地,因此要善于分析原作的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必要的冗余信息和不必要的冗余信息。这对文学翻译,特别是对诗歌翻译尤为重要。协调整体信息与部分信息的关系,调整语义信息、语用信息和语符信息的关系,降低信息的冗余度和误差度,是翻译中达到最大信息量和最佳功效的根本原则。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等值翻译五大原则完全体现了信息论的根本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等值翻译五大原则也完全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三大原则。所以,立体语言学模式、等值翻译模式和等值翻译原则则有可能为信息处理机(计算机、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提供先进语言模型。Back直译、意译原则二、直译意译原则(一)直译意译的语言学基础直译意译原则,不管倡导者自觉或不自觉,实质上是建立在把语言分成两个层次(语义和语符层,即深层和表层)的基础上。强调深层语义等值是意译;强调表层语符等值是直译。但语言的客观实际是在语义层和语符层之间,还有语用(pragmatics)层存在,即在表层深层之间有广义的修辞层存在。修辞层是在深层表层之间。根据情境和语言意图的要求,输入言语个性特征(包括文体和风格),达到实际最佳效果的层次。没有这个层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言语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就无法得到翻译,等值原则就是建立在把语言分成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的。此外,直译与意译的原则是建立在有关语言相应的语言单位等级之间的对等关系基础上的,例如:词级对等或句级对等。一般说来,直译强调词级对等,意译强调词组或句级对等,但都缺乏语言单位等级之间的动态转换观点,更缺乏语言单位内容的层次转换观点。(二)逻辑式和表层等值把管约论(OnGovernmentandBinding)中逻辑式概念引入翻译模式的表层结构,对表层结构等值转换的认识是有重大意义的。长期以来,直译派主张尽可能保存原文句级的表层结构的特征,意译派主张尽可能摆脱原文句级表层结构的束缚。但是,原文的表层结构应该保存到什么程度,摆脱到什么程度,双方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逻辑式”概念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逻辑式表明互译语言之间句级表层结构中语言成分之间的普遍语法关系(UG),即管辖关系、主题关系、格关系、制约关系、控制关系,传统语法所说的修饰关系属于管辖关系,这是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之间句级表层结构的共性。在翻译中表层等值转化需要保存的就是这个共性,而需要摆脱扬弃转换的则是有关语言表层结构的个性,即有关语言句法参数(a)。在翻译过程中从出发语言到归宿语言,可以而且必须尽量保存的就是原文句子中的逻辑式。保存原文句子的逻辑式是保存原文表层结构或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尺度。在翻译中所说的表达原文的思路,在语言学上就是保持原文的逻辑式。创导“传神”翻译的傅雷也主张“我并不说原文的句子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这一点当然不是容易做得到的,而且要译者的taste极高才有这种判断力。老舍在国内是唯一采用西洋长句而仍不失为中文的唯一作家。我以上的主张不光为传达原文的神韵,而是为创造中国语言,加多句法变化等等,必要在这一方面去试验。”(《致林以亮论翻译书》)其实这里说的就是保持原文句子表层的逻辑式问题。这里再次证明“传神”论和等值论不但不是矛盾对立的理论,而且其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传神”论所要争取的目标也是要尽可能达到深层,语用修辞层和语符表层的最大等值。把“传神”论理解为只要深层语义相等不管其它,或理解为只要深层语义和修辞层语用相等不管表层等值,这是对“传神”的误解。直译意译的原则把复杂的语言现象简化了,因此从隋唐以来,争论双方对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至今还是众说不一。例如:有的直译派把凡是通过翻译技巧(增益、省略、转换、移位等)处理翻译的活动,都算作意译,实际上是认为对译语言的句法参数是等同的,这样的结果是把直译等同于逐词译;有的提出在语言形式转换的同时保存言语特征(有的提倡保存原文风格)的是直译,不保存言语特征的是意译;有直译派(如瞿秋白)主张在保存原文的语义和风格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原文的句法。这种争论双方对争论对象没有统一的概念的现象,是很自然的,因为争论的概念本身是不科学的。语言作为思想内容的形式本来有三个层次:内在形式──语义深层(或称D──结构);外部表现形式──语用修辞层(或称R──结构)和外在形式──语符表层(或称S──结构)。但直译意译派却偏偏要把语言三个层次纳入直译(强调表层)和意译(强调深层)两个层次来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必然的结果。早在1932年,林语堂先生就提出过“直译意译名称之不妥”的意见;“我觉得这两个名词虽然使用,而实于译文者所持的态度只可说是不中肯的名称,不但不能表示译法的程序,而且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直译者以为须一味守株,意译者以为不妨自由,而于译文者实际上的程序问题无人问到,这就是用这两个名词的流弊。”(《论翻译》),后来朱光潜和巴金分别发表了类似的见解。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文中谈到:“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忠实的翻译必定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的,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不完全相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巴金先生在《一点感想》一文中说:“我觉得翻译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并没有‘直译’和‘意译’的分别。好的翻译应该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那些改变原文风格,改变了原文语气,改变了原文意义的翻译并不是‘意译’。”等值翻译五大原则实际上正是比较科学地揭示出林语堂先生所反复强调的“译法程序”。而这种“译法程序”本质上就是朱光潜和巴金两位先生所强调的“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的翻译方法”。如果等值翻译标准概括了傅雷的“传神”论,那么等值翻译原则又具体揭示了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译法程序。这就是从思想艺术内容着眼,从言语形式着手;从篇章着眼,从词句入手;局部因素服从篇章全局,翻译单位可以上升;翻译层次可以转换,表层服从修辞层,修辞层服从深层;在表层等值的上限(最大限度保存逻辑式和语音式特征)和下限(译文的规范地道)之间争取远离下限接近上限的努力;调整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全部等级层次的功能,达到最佳功效的最大等值。从等值翻译的十五个语言平面等值转换的观点看,极端的直译派强调逐字直译,极端的意译派强调篇章意译(如诗的翻译,有人主张根据篇章的语义(意象、意境和顿语进行重新创作)。实际上,前者强调的是第一语言平面上的词级表层等值,而后者强调的是第十五语言平面上的篇章深层等值罢了。殊不知纯粹的直译和纯粹的意译只是十五个等值面中的两个极端而已;而其间还有许多中间项。换句话说,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有十三个语言平面上的等值转换关系。如果一定要说直译意译,那么在两种极端的直译和意译之间,还存在有十三种程度不同的直译和意译。“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就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过是面对着语言翻译复杂情况的一种笼统的处理原则而已。由此可见,等值翻译原则比起直译意译原则来是更加科学的原则,根据等值翻译原则提出的等值翻译方法是更加科学的方法。语言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又是人类认识的局限。在科学发展史上,各科学术名词的新陈代谢反映人类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深化。在化学史上,用“氧”代替“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