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田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要点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一节•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在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资本的原始积累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剖析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什么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W)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具有的三个特征:(1)商品首先是一个产品,是一个物,这个物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商品必须是一个通过劳动得到的产品,是劳动产品;(3)商品最终是用来交换的。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性),是一个历史范畴。照明燃料润滑修路…石油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交换两把斧子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劳动产品交换体力脑力耗费共同的质凝结着人类劳动价值一只羊=两把斧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实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反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历史范畴。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为剩余价值奠定了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①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②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③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成正比;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实现---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概念: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表示方法: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价值总量不变。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区别:社会分工、科技发展的差别及在生产中应用程度决定。换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价格•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同时又揭示了价值同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10把等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被动主动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1只=10把1件50kg1克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羊的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一般价值形式1只10把1件50kg1克∶=等式羊成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比较,价值形式发生质变??货币形式等式∶金银成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1克=1只10把50kg1件货币演变史绵羊贝壳一般等价物黄金铸币金币银币铜币纸币电子货币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不足值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阶段。货币演变历史(1)实物货币阶段即商品货币,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布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中国夏朝贝币)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西班牙古金币)(金条)贵金属货币阶段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咸丰元宝)(北宋交子)(咸丰银票)代用货币阶段纸币是一种法定货币(fiatmoney),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所确定。每张美元上都标有:“Thisnoteislegaltenderforalldebts,publicandprivate”(这张纸币在法律上可以偿还公共与私人的一切债务。)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招商银行信用卡信用货币阶段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有五大职能基本职能•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决定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用Q表示)②商品的价格(用P表示)③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用V表示)公式:PQM=V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M与PQ成正比、与V成反比当支付手段出现时,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要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M=PQ-PQ1(赊销金额)+PQ2(到期支付金额)-PQ3(抵消金额)V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1937年可买黄牛二头;1938年可买黄牛一头;1939年可买猪一口;1941年可买面粉一袋;1943年可买鸡一只;1945年可买鸡蛋二个;1946年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1947年可买煤球一个;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0.002416两(每斤十六两算);1949年5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1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资料: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的货币不均衡。•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通货膨胀的衡量•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生产资料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GDP平减指数: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

1 / 2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