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先秦散文卜辞(殷商、巫师)《尚书》(商周、史官)诸子散文(说理)历史散文(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左传》〈国语》《春秋》编年体国别体(记事)《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时间、内容、结果验证中国散文开始儒家经典。殷朝到西周官方文献甲骨卜辞1、甲骨卜辞散文的最早源头把占卜日期、占卜人,占卜的事情,甚至日后应验的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就是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二、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与《春秋》历史散文的成熟之作:《左传》与《国语》先秦历史散文发展高峰:《战国策》一、历史散文发展概况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老子1老子2、《庄子》;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杂家有《吕氏春秋》等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墨子》讲究逻辑《孟子》言辞雄辩《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韩非子》犀利峻峭诸子散文体裁时代特点代表著作语录体春秋至战国初简单的言行记录,无完整篇章《论语》《墨子》论辩体战国中期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仍以对话为主。但篇幅扩大,论题集中,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专题论文初步形成。《孟子》《庄子》专题论文战国后期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荀子》《韩非子》一、诸子散文的产生与发展汉代散文政论文:贾谊、晁错史传文:司马迁、班固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229年的断代历史。汉赋的发展大赋京都赋小赋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大赋京都赋小赋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大赋京都赋小赋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子虚赋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魏晋南北朝散文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代表作家:魏曹氏父子魏晋阮籍、嵇康东晋王羲之、陶渊明南朝鲍照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繫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唐宋八大家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柳宗元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卒后追谥文忠,后人也称为苏文忠公。王安石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後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古文运动背景:一文学因素:魏晉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內容空洞,远离实际。二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勢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想与先秦两汉散文。古文: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明代的散文取材较为广泛,后期散文的表现手法也较为多样,尤其是晚明小品文。清代散文,包括古文和骈文。小品文具体指篇幅短小精悍,格调清新自然,抒写性灵,情趣盎然的散文。袁中郎《满井游记》,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元明清散文宋濂、刘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前七子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方苞、姚鼐注重“义理”和“考据”等。在“桐城派”极盛时期,文学主张和写作倾向与“桐城派”不同的有袁枚、沈复等人袁枚提倡“性灵”,反对模古。明清图一图二图三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老子》学说的影响以柔克刚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不敢为天下先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像,宋代石雕,高约6米,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词曰:“老子天下第一”注:请留意老子的大耳朵,聃,圣,耳顺;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比老子晚大约100年,而且老子的思想多创新之处,故“第一”;唐代的皇帝姓李,他们就尊崇老子为祖师爷、为“圣祖”。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尊崇老子的王朝,可以说,在唐朝三百年统治中,老子和老子思想始终得到唐王朝的扶植和崇奉。道教尊崇为国教,其地位在儒、佛之上,居三教之首。唐玄宗已经70岁,此时他又写下了《道德真经疏》一书。唐代皇家老子造像老子塑像返回老子图,法常,南宋作,(日)冈山县立美术馆藏,图中的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虽“丑”,却又奇绝脱俗。孔子问礼于老子:据《史记》和其他古代典籍记载,孔子曾从山东到洛阳向老子请教过,人家问他对老子的印象怎么样?孔子讲: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这就是说他对老子的评价很高,对老子非常敬佩。老子虽然官不大,学问却非常好,是盛名远播的大学者,是很有智慧的老人。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区别:A、对历史文化的不同观点。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发扬夏商周的礼治文明)老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传统文化已经是历史,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B、对人生的价值取向不同。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力图改变社会。(救世思想)老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人生不容易,不能理想化)C、老子哲学玄虚,孔子哲学平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chuāng),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除了留下一篇五千言的《道德经》外,其他见之于正式的资料极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姓李,名耳,谥老聃。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曾任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官吏。“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汉刘向《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骑牛而行紫气东来徐悲鸿《紫气东来》图从函谷关继续往西走就到了秦,就是到了现在的陕西这一带。到了秦以后,他就隐居起来了老子死后埋在什么地方?历史上有争论,学术界大体认定埋在陕西省周至县大陵山,那个地方景色很好,有一条河谷,青山绿水。现在有一个陵,叫老子陵,在周至县大陵山。史记》记载:长寿之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方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史记》中提到的老子有三位:一是李耳,也就是老聃;二是老莱子;三是周太史儋。老子长寿而终。因为他是一个大学者,他给当地人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当地人非常怀念他,在他死了以后,有很多人去吊唁,吊唁的时候,很多人都痛哭流涕,非常伤心,唯独他的老朋友叫做秦佚的前往吊唁,既不痛哭也没有任何悲哀的感觉,大吼了三声走了。有人问他,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吗?为什么这样表现呢?怎么不痛哭呢?秦佚就解释,他说,我为什么要哭呢?人呀,适时而生,适时而走,这个完全合乎自然之道。我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道德经》五千言,在1973年前传世的主要的是魏王弼整理本,《老子》分为两部分,即《道经》和《德经》,且《道经》在前,而《德经》在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两种写本,内容与传世本大致相同,只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竹简《老子》残卷,有甲乙丙三种,在文字、内容、编排次序上都和帛书本、王弼本有较大的区别。帛书《道德经》(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道德经》石刻书法唐.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老子其书:“万能智慧”1.《老子》一书的诞生:函谷关令尹喜促成老子著书2.《老子》一书的命名:按作者命名:《老子》按内容命名:《道德经》按字数命名:《五千言》《老子》的体例。共5000多字。所谓五千言道尽天地玄机、人生智慧、治国权谋。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所做的哲学表达。《道德经》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老子曾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在中国众多古典名著中,《道德经》一书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万能智慧之书”之称。评价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性的.德.法.英.美.日等国家今天都兴起了”老子热”德国大小商店都有《老子》的翻译本。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述政策。尼采说:《老子》一书,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许多诺贝尔获奖者把发明发现归公于老子。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遇见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他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作者逸事作者逸事老子将砖头和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