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本讲内容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3-11)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12-14)观看视频《科学择壤而栖》(上、下)“科学家”一词的产生19世纪中叶以前,英语中还没有“scientist”这个词。首次使用这一词汇的是英国哲学家惠威尔。惠威尔在1834年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立大会上使用“scientist”一词来区别“philosopher”这个传统的词汇。这个新创的词汇很快被人们所接受。至此,作为社会角色的科学家群体,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科学家的社会群体:科学共同体共同体(community)这个概念在普通社会学中译为“社区”,通常指在某一个地区范围内生活并相互联系的人群。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这个概念首先由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米切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提出,意指全社会不同地域内从事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组成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科学家们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库恩与科学共同体托马斯·库恩(1922——1996)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后,科学共同体成了科学界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在这本书中,库恩把科学共同体概念与范式概念融为一体,成功地解释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他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循环往复的过程。什么是范式?所谓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理论框架以及共同的研究方法等等。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不仅仅是全体科学从业者的集合,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拥有相同范式的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的集合。科学共同体中的“无形学院”无形学院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D.Price)在研究现代科学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时发现的。普赖斯指出,现代科学即使是最小的分支也有成千上万的同行,在这些同行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少数,他们站在学科的前沿。为了尽快地获得最新的信息,他们之间大多通过直接交谈、通讯等个人联系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于是在无形之中形成了非正式的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就是无形学院。一般来说,在每门学科的前沿,往往是由“无形学院”通过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大范围的正式交流系统来评价、承认、推广和传播。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公有主义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普遍主义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无私利性要求从事科学活动而创造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独创性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强调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由于社会成员对各种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财富、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声誉等)的拥有状况不同,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这种等级差别就是社会分层。在科学共同体中也存在特殊的社会分层现象,它主要是由科学家对科学贡献的大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科学家的学术地位与科学声望的高低来决定的。分层的依据学术声望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分层的一个最重要依据,其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用“知名度”来反映。首先,科技人员所在机构的知名度会影响其学术声望。其次,根据一位科学家获得的奖励的声望,可以间接地显示出他的知名度。最后,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被引证的次数是学术声望的主要依据。分层的结构特点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呈金字塔结构。高居塔尖的是少数科学家精英,越往塔底,人数越多。美国学者朱克曼提供过一个数字:相对于美国的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3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400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2600名小有成就的科学家,4300名国家科学基金会认定的科学家和6800名在人口普查时自称的科学家。科学技术社会化: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小科学近代以前,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个人的兴趣活动,科学家自己解决研究经费,自己制造仪器设备,自己自由选题。这样的科学被称为小科学。例如,法拉第、波义尔时代的科学。大科学依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科学。例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世界各国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都是典型的大科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不平衡性在科学技术史上,有的学科历史悠久,有的学科则是新兴学科。有的学科发展迅速,有的学科发展缓慢。古希腊发展最快的是天文学、数学和静力学;中国古代发展较快的是农学、天文学、医学和数学。近代西方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带动了力学、数学、物理学迅速发展。现代自然科学门类越来越多,但依然存在着不平衡。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可以归结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最先发现了这一现象。汤浅光朝指出,从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大约沿着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的路径转移。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汤浅现象”。世界科技中心的四次转移观看视频《科学择壤而栖》(上、下)思考题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范式”这两个概念及其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