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出生于哈尔科夫,是俄罗斯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1863年进入圣彼得堡绘画学校学习;1864年转入圣彼得堡美术学院;1873年至18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回国后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19世纪80年代以后其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用画作展示了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列宾简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意外归来》《托尔斯泰》《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代表作返回《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履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意外归来》这是俄国写实主义大师列宾在19世纪后期用了4年时间创作的油画《意外归来》。这幅画生动地表现了在俄国沙皇统治下受压迫的知识分子的遭遇及其悲欢离合的情景。这幅画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把流放者大半生的坎坷经历,全家悲欢离合的复杂情感,集中地凝固在人物表情、动作的变化上。《意外归来》细节赏析画面上,一个面容瘦削、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房里,身上还穿着囚衣。女佣把门打开,以疑惑的目光看着这穿着破衣、身材瘦削、形容枯槁但却神情坚毅的“不速之客”,他的出现使全家处于一片惊愕之中。近景一位躬腰、手扶沙发的老年妇女,这是他的母亲。她似乎不相信这位进来的“客人”真的是她的儿子。妻子惊愕地坐在钢琴旁,右边书桌上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位来历不明的“客人”,大一点的男孩似有所悟,而小女孩自她出世后,从未见到这位“客人”,因此满脸疑惑。俄罗斯大画家列宾(1844-1930)与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亲密交往,从1880年起到1910年托翁逝世,持续了30年,列宾为他画过七十多件写生作品。他们彼此相访,互通书信,交流思想,同时也进行艺术创作方面的积极探讨。列夫·托尔斯泰像一株橡树,扎在大地上,列宾的画笔,忠实地记录了文学大师,没一点虚饰,这一刻是两个大师心灵的接近,在大自然中清除了一切浮躁和杂念。列宾笔下的托尔斯泰生动,既有犁田耕地的素描和油画,也有写作中托尔斯泰,还有长椅上、病榻上的托尔斯泰。列宾与托尔斯泰的渊源《托尔斯泰》此画作于1887年,是其所有肖像画中最出色的一幅。画上的托尔斯泰目光避过观众,直视远方。这是一个带着贵族风度的伯爵,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那文雅的姿态,高傲而锐利的目光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托尔斯泰》系列作品《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下一页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画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于画中人物地位、出身、个性不同,笑的姿态和神情也各不相同,可以说是一幅人类笑的百科全书。列宾其他作品《宣传者被捕》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民主主义青年运动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民主主义知识分子,自称为“民粹主义者”。他们试图用自己的知识接近并服务民众,并真诚地相信通过宣传社会公正的思想达到教育农民的目的。列宾在构图和色彩安排上特意突出了主要人物,将他安置在画面正中,穿着红色衬衣,为整件作品增添了象征革命的色彩;警察忙着搜查,研究各种材料,罗织罪名;在隔壁房间,一个妇人忧心忡忡的面孔;在房间的深处,几个农民被叫来见证搜查和逮捕的过程,从表情上看,他们对这件事漠不关心。《伊万雷帝和他的儿子伊万》这幅画面讲述的是暴戾的伊万雷帝用其权杖击中了儿子伊万的太阳穴使其致死的历史事件。首先整幅画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腥红的色调,充斥着死亡的气息。静静欣赏画作,我们可以看见伊万雷帝一手紧紧按住儿子的太阳穴,企图阻止喷涌而出的鲜血,另一只手死死的抱住儿子的身体,希望能够拽住儿子渐渐逝去的生命。一霎那,我真真的看见了一位父亲面对儿子将死时的无助、惊恐,他仿佛卸下了身上所有的戾气或是骄傲,我相信在这一刻,伊万雷帝是真的醒悟了,他是真心想要挽回儿子的,可是一切都太迟了。《拒绝忏悔》在《拒绝忏悔》(1879—1885)一画中,列宾集中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精神面貌。拒绝临刑前的忏悔是当时革命者对沙皇暴政有力的抗议,也表示革命者对无神论信仰的忠贞和视死如归的气节。在创作过程中,列宾抹掉了一切多余的景物,画面上只留下两个人:革命者与神父。昏暗而潮湿的牢房中,革命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神态自若,鄙夷而轻蔑地对待前来接受最后一次忏悔的神父。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