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蓝色的地球象征着美好的自然环境,以绿叶的形态捧起地球寓意人类要细致呵护地球的生态安全。标识表达了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彰显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友好发展的理念。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和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巨手上托着插了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象征“地球在我们自己手中”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实施人道主义,不但对人,而且对人以外的生命,给予必要的关怀。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然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存在方式”统一起来。三、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1、人类的产生、主体和客体的分化为什么说劳动在由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根本性的作用?劳动需要有专门的器官;劳动所引起的手的变化又引起全身的相关变化;劳动是一种集约化的活动。2、人类存在的实践性是人类存在的全部矛盾性的根源人类实践活动的两极性世界二重性即:自在的世界、自为的世界人的二重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历史的二重性即人的创造性、历史的规律性人类实践二极性的表现实践主体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实践活动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实践活动中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3、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无疑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其主要表现为:(1)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2)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其面貌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人的受动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即: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并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对人所具有的能动性滥加发挥。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1、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作为依据。2、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四、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1、天然自然是指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1)在空间上目前尚未观测到的总星系之外的那个无限广袤的宇观世界以及基本粒子以下的求知的微观领域。(2)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世界中尚未被人了解的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及其尚未探明的规律和特性。2、人工自然即: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主要指(1)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部分自然界(主要是生态环境)(2)人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如各种新材料、新工具、人工建筑、可以模拟思维功能的人工智能机等)3、人化自然界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从对象性活动的角度来看,被理解为人通过实践(劳动)而改造自然的过程,于是人本身、主体、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成为改造自然过程的产物。同时,正是因为在人形成过程中对自然界的改造,使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自然界自从出现人以后,就再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它不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作为人的感性的对象,人与之作用实践印记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五、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全球问题其实质是人和人之间失调以及人和自然的冲突。(1)人口问题(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现象(4)臭氧层的破坏(5)土地荒漠化(6)酸雨现象(7)森林的破坏(8)物种的消失(9)垃圾泛滥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江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972年6月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1、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2、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既是各国人民的希望,也是各国政府的责任。3、如果人类能够有效地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可以带来福利;如果利用不当,就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人类环境宣言》的原则4、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与工业化、技术化发展有关。5、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起环境问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人口问题6、世界各国在作出行动计划时,必须审慎地考虑环境后果。7、每个公民、团体、机关、企业都有保护、改善人类环境的责任,要进行国际合作。《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由概念、理论推向行动。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1)代际公平(2)代内公平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基本原则: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认为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密切构成一个大的系统,并且从整体的高度,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得出:中国只能走一条花钱少、效果好的新途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之路。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三个方面,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六、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第一,人在生态系统中是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的。第二、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2、生态观念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多样性的观念。3,生态规律(1)“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2)“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3)“负载定额”规律。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4)“时空有宜”规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结束语、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曙光第一、生态文明的三重维度(1)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础的文明(2)生态文明是人与他人和谐共处为理念的文明(3)生态文明是人与自我和谐复归为根本的文明第二、发展三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指导下,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以及我国现代化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和如何判断发展的标准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辩证统一;又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理性化选择,必须选择一种新型的文明之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上走出来,转向新的绿色生态之路;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从只强调精神文明或道德规范上走出来,转向新的绿色制度之路;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要从只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中走出来,转向新的以人为本的绿色观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