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①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弱”和“积贫”局面;②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起义频繁,阶级矛盾激化;③“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㈠必然性: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③王安石丰富的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㈡可能性:①宋神宗为了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任命王安石为宰相进行变法。②部分士大夫的推动。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根本目的: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3、时间和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王安石变法包括:富国、强兵、育才,以富国为中心。1、理财(富国)措施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三、变法的内容—、作用—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A.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B.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A.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力政府收入B.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理财(富国)措施二、变法的内容—、作用—1、“变法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2、但也存在局限,具有较大争议。新法实施中出现危害百姓现象。评价:材料一(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宋史·司马光传》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固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如何?最能体现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的措施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中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参考答案:⑴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反对,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⑵青苗法;免役(募役)法;市易法。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保证农时;政府收入增加。2、强兵措施:整顿军队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二、变法的内容—、作用—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作用(目的):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地方治安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2、强兵措施:整顿军队二、变法的内容—、作用—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作用:减少政府支出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D、设军器监:作用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3.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3)改革“恩荫”制,惟才用人---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科举考试得到很大的改进;为王安石变法选择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关键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变法的结果: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2.失败原因(局限):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主要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④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太皇太后皇太后宋神宗司马光(1019—1086)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司马光说:“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材料: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四、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失败原因1、结果: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最终失败。2、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主要原因)②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急进。③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摇摆不定。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直接原因)⑤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五、变法的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2.作用: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局限:(1)北宋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故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根因)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论思路提示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六、王安石变法的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复杂性和艰巨性。③改革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④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⑤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⑥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富国(理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历史地位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要大相同点背景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联系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王:失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